兒童多參加體育活動,有助于改善代謝,預防糖尿病發生。 東江時報記者周楠 攝
提起糖尿病患者,更多人首先聯想到的是中老年人。的確,作為一種以高血糖為主要特征的慢性代謝性疾病,糖尿病在中老年群體中相當常見。但糖尿病并不是中老年人的專屬,在糖尿病的患病人群中,兒童也占了很大比例。一些孩子小小年紀就患上了糖尿病,甚至有一部分患兒需要終身依靠注射胰島素治療。
兒童糖尿病發病率呈上升趨勢
今年4月,深圳一名3歲娃因重度糖尿病酮癥酸中毒進ICU搶救,近期在紹興地區短短時間內相繼出現了兩例兒童糖尿病患兒。這使“小糖人”引起了社會廣泛關注:糖尿病并非成年人的“專利”。
記者查閱相關資料發現,近年來,兒童糖尿病發病率在全國各地呈現上升趨勢,兒童糖尿病已經成為廣大家長需要特別警惕的“甜蜜負擔”。在惠州各大醫院,近年來接診了不少兒童糖尿病患者。其中一些專科門診平均每月都會接診1~2例這樣的患兒。2018年,市第一人民醫院就接診了一位年僅1歲的糖尿病患兒,該患兒因為得了糖尿病,入院時已出現了嚴重的急性并發癥——酮癥酸中毒。
市第二婦幼保健院江北院區兒科主治醫師田靜莉表示,兒童糖尿病正威脅著越來越多孩子的健康。尤其需要注意的是,3歲以下患兒發病急,以糖尿病酮癥酸中毒為首發癥狀,很多患兒因氣喘、呼吸困難、嘔吐、腹痛、昏迷、脫水等癥狀就診,情況十分危急。她建議家長日常中多觀察孩子的健康狀況,并重視早期篩查。
兒童糖尿病發病率快速升高,已成為中國不可忽視的社會和醫療問題。中國1型糖尿病診治指南(2021版)指出,過去20年間,中國15歲以下1型糖尿病發病率增加了近4倍,目前1型糖尿病在兒童糖尿病中占比高達90%以上。
從全球角度分析,2021年國際糖尿病聯盟(IDF)全球糖尿病地圖(第10版)顯示,盡管中國仍然是全球1型糖尿病發病率較低的國家之一,但我國人口基數大,兒童和青少年1型糖尿病患病人數居全球第4,疾病負擔不容小覷。
肥胖兒童須特別警惕糖尿病
據惠州市第二婦幼保健院公眾號發布內容,2022年初,該院兒科搶救了一名8歲糖尿病酮癥酸中毒的男孩,患兒入院時精神疲倦,呼吸急促,伴深大呼吸,入院前三天里還出現腹痛、頭痛、躁動不安、喝水多、尿多等癥狀,情況危急。經住院治療9天后才出院。
糖尿病是一種多病因所致的代謝性疾病,因胰島素分泌缺陷或胰島素作用下降引起的糖、脂肪和蛋白質代謝紊亂。田靜莉表示,糖尿病的主要特點為慢性高血糖,這種疾病可以分為1型糖尿病和2型糖尿病。其中1型糖尿病屬于自身免疫性疾病,多發生在兒童和青少年,也可發生于各種年齡。病因比較復雜,可能由遺傳、感染、飲食、環境等因素引起。2型糖尿病發病較隱匿,主要因胰島素抵抗、胰島素分泌相對不足導致的血糖升高,往往合并其他代謝異常,多發生于成年人,但肥胖兒童患者也較常見。
記者查閱權威資料了解到,1型糖尿病是由于體內胰島素分泌絕對不足所致,患者需要終身使用胰島素治療。
田靜莉表示,兒童糖尿病多以1型糖尿病為主,而成人則以2型糖尿病為主。但隨著肥胖兒童的增多,兒童2型糖尿病的發病率也在逐年增加。因此,一些人把兒童肥胖和兒童糖尿病戲稱為威脅健康的“難兄難弟”。
記者查閱相關資料發現,國家衛生健康委等部門聯合印發的《兒童青少年肥胖防控實施方案》顯示,兒童青少年期肥胖會增加成年期肥胖、心腦血管疾病和糖尿病等慢性病過早發生的風險,對健康造成威脅。
很多兒童對糖的喜愛與生俱來,愛吃糖果和甜品,許多家長認為兒童糖尿病是吃糖導致的,其實這是一個常見誤區。糖尿病主要是因為患者合并代謝異常,患有糖尿病的人需要嚴格控制糖的攝入。
兒童糖尿病起病更隱匿
記者關注我市多個兒童糖尿病患兒案例了解到,兒童糖尿病患者起病時癥狀比較隱匿,而且由于家長缺乏相關的認識,患兒的癥狀往往容易被忽略。惠州女童萱萱(化名)在6歲多時,曾連續幾個月總是頻繁要上廁所小便,偶爾晚上還會尿床,家長帶她到就近的醫療機構驗了尿,沒有發現異常,開藥吃了以后癥狀還是沒有改善。后到惠州某醫院進行詳細全面的檢查,才發現萱萱患的是1型糖尿病。
田靜莉表示,臨床中,兒童糖尿病典型癥狀是“三多一少”,即吃得多、喝得多、尿得多、體重減少,其中多尿常為首發癥狀,此外,糖尿病還有一些不典型的癥狀,如皮膚瘙癢、皮膚干燥、饑餓、視物模糊、疲倦等。當孩子出現相關不適表現時,家長除了想到常見的呼吸道疾病、消化道疾病等疾病外,還應警惕孩子是否可能患了糖尿病。
對于糖尿病的診斷,2019年世界衛生組織(WHO)頒布了新分型標準,符合下述4條中之一可診斷糖尿病:空腹血糖≥7.0mmol/L;口服糖耐量負荷后2h血糖≥11.1mmol/L;HbA1c≥6.5%(HbA1c測定方法需美國糖化血紅蛋白標準化計劃認證);隨機血糖≥11.1mmol/L且伴糖尿病癥狀體征。家長可通過觀察孩子化驗檢查的數值結果進行初步判斷,提早監測,并到正規醫療機構接受進一步診斷和治療。
相關鏈接
預防兒童糖尿病
家長可以這樣做
田靜莉告訴記者,1型糖尿病的發病機制很復雜,比較難預防,其主要發病原因是肥胖的2型糖尿病,家長可以從以下方面進行干預。
1.提倡平衡膳食,避免能量過多攝入。讓孩子從小保持理想體重,富含纖維素的天然食品如谷類、水果、蔬菜等應作為飲食首選,其次減少飽和脂肪酸的攝入,少吃甜食、油炸食品,尤其是存在糖尿病家族史或已經肥胖或超重的兒童,更要自覺“戒口”。
2.督促兒童積極進行運動鍛煉。肥胖是導致2型糖尿病的高危因素,應鼓勵孩子經常參加體育活動,這樣可以改善兒童的代謝,減輕體重,增強心血管功能,預防糖尿病發生。
3.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教育兒童不挑食、不偏食、不進食垃圾食品,多飲白開水,少飲用或不飲用高糖飲料,積極鍛煉身體,按時作息。同時家長更應以身作則,用實際行動引導孩子養成良好生活習慣。
4.定期體檢。定期帶孩子進行血壓、血脂、血糖等健康檢查,尤其是有糖尿病家族史的“小胖墩”們更要做好定期體檢。
東江時報記者李春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