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
駐泰美鎮幫鎮扶村工作隊創新幫扶模式助力鄉村振興
村民“米袋”滿“錢袋”鼓
低保家庭子女領到了專項幫扶補助金順利進入大學校園;簽訂農產品采購幫扶協議,線上線下拓寬農產品銷售渠道;繼車村村、樓下村成功安裝光伏光電樁后,光伏光電樁進一步擴大到新塘村、雷公村等地;盤沱村“蝦稻共作”小龍蝦經濟效益喜人……
在博羅縣泰美鎮,駐泰美鎮幫鎮扶村工作隊通過創新組團經費共籌、幫扶互助和消費幫扶模式,以實際行動書寫鄉村振興精彩篇章,助力泰美鎮經濟社會發展。
線上線下拓寬銷路
惠州市機關事務管理局日前與車村村供銷農場現場簽訂農產品采購幫扶協議,采購應季甜玉米、豆角、苦瓜等食材。采購協議的簽訂是市機關事務管理局作為駐泰美鎮幫鎮扶村工作隊成員單位以實際行動助力鄉村振興推出的有力舉措。
“一方面可以讓我們的干部職工吃到地頭新鮮安全的食材,另一方面通過采購幫扶可以提高農民收入,同時提高供銷農場食材產品知名度、美譽度,多向得利。”市機關事務局駐泰美鎮駐鎮幫鎮扶村工作隊隊員陳秀峰說。
結對幫扶單位干部職工選購泰美鎮車村村供銷農場新鮮食材。
泰美鎮位于象頭山腳下,毗鄰東江,作為三產融合示范鎮,物產豐富,一年四季瓜果飄香。針對泰美在農業方面的優勢,工作隊結合實際創新消費幫扶模式,創新推出特色消費幫扶方案,計劃在各組團單位微信公眾號開辟“鄉村振興消費幫扶”板塊,將泰美的土特產品放在線上,干部職工線上掃碼即可下單,工作隊隊員配送上門,從而達到聯農帶農、互利共贏的經濟效果,該方案于近期掛網施行。接下來,該工作隊計劃在此基礎上,進一步擴大與其他駐鎮幫扶工作隊的橫向聯系,通過開辟“鄉村振興消費幫扶”板塊,連點成片、連片成網,全力助推鄉村振興。
共籌經費專項幫扶
在實際工作中,工作隊從產業項目、資源鏈接、綠美鄉村、扶貧助困等方面對泰美鎮進行幫扶。
良田村一低保戶子女今年高考考入韓山師范學院,一家人卻為學費發愁。當獲悉有駐鎮幫鎮扶村專項助學金時,他們喜笑顏開。“有了這筆每年5000元的專項幫扶補助金,我對順利讀完大學和走向社會充滿了信心!”
據了解,工作隊創新工作經費共籌模式,從一千萬元幫扶經費按0.5%政策比例提取辦公經費,并從各組團單位辦公經費中每年抽取5萬元,八個組團單位共籌集40萬元,以此作為專項助學金。凡是從義務教育階段升入高中(含技職校)或經高考被高校錄取的泰美鎮原建檔立卡戶、低保戶子女,就讀期間每年給予3000~5000元不等的專項補貼。該項資金自2022年開始實施,已連續發放專項助學金34.8萬余元,惠及全鎮98名學生。
雷公村一村民突發腦梗,醫治后生活不能自理,家庭收入低,生活困難。工作隊了解情況后,為其送上5000元救助慰問金,力所能及進行幫扶。
合作共建助農增收
工作隊不局限于劃片包村幫扶,而是與其他包村隊員合作共建,從而激發各隊員和幫扶單位的幫扶活力。工作隊主動與鎮、村一起規劃共建,繼推動車村村、樓下村建成光伏充電樁后,今年該項目將進一步擴大到新塘村和雷公村,以分紅補貼等形式助力當地村民增收。
此外,工作隊還組織開展集體或結對入村調研走訪,及時發現問題,有效推動跨村牽線。工作隊了解到夏青村一合作社負責人韋金會有意進一步擴大種植面積,但困于土地資源不足的問題后,主動與附近新塘、岑坑等村對接,推動實現農業項目資源共享共建。盤沱村228畝清尚小龍蝦、有機米—“蝦稻共作”生態種養模式試驗取得畝產1.8萬元的可觀經濟效益,工作隊在實際調研中注重引導,計劃通過“公司+農戶+合作社+基地”的聯農帶農模式,擴大推廣“蝦稻共作”及樓下村淡澳小龍蝦養殖等項目,進一步裝滿村民的“米袋子”、鼓起村民的“錢袋子”。
文/圖 惠州日報記者黃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