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夢 三農情 供銷行

        走上供銷戰線即將第10個年頭了,在這些年頭,我用心感受著供銷社的昨天、今天和明天。

        小的時候常聽長輩們提起供銷社,說起來,情不自禁就把思緒拉回到那個物資匱乏、統購統銷的年代。

        八十年代,是一個貨真價實的年代。在曾經的歲月中,我們生活中用到很多物件,一針一線一塊糖,都是需要去供銷社去購買?粗W上那些老照片,仿佛可以嗅到供銷社里的味道:布匹、糖、醬油、雪花膏…各種票,生活中基本物資都需要憑票購買,例如糧票,布票,油票。供銷社靠統購統銷包攬了中國幾億農民的買與賣,“金字招牌”無人不曉。

        在建設初期,供銷社統購統銷,統計需求然后計劃生產,在保證物資供應、平衡地區間物資流通、穩定物價等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

        九十年代,在國家經濟發展起來、供需慢慢不平衡之后,計劃經濟固有的缺陷也暴露出來。處于鄉鎮一級的供銷社經營就出現了比較嚴重的困難,基層供銷社的經營門店已經淹沒在多種所有制經濟海洋之中,供銷社職工下崗的現象開始出現。即使如此,供銷社職工并沒有聽之任之,而是采取了各種手段參與市場競爭。最早,煙草經營從供銷社分離,隨后,廢舊物資經營放開,接著農資經營、棉花放開,至此供銷社所有的經營項目與其他所有制經濟成分一樣參與市場競爭。同時供銷社受股金風波、小城鎮建設等多種原因影響,更是受自身經營體制落后的影響,走過了一段比較困難的日子,經營下滑,職工下崗,風光不再,供銷社漸漸淡出了百姓視線,大家一度以為供銷社就此不存在了。

        但實際上供銷社一直存在,從未消失。從中央到省、市、縣、鄉村分為不同的級別。最開始的供銷社是大多數人印象里的掛著綠色牌子、側重農村商貿流通的小賣部,后來在國家政策的指導下建設新農村網絡工程,打造了農業生產資料、日用消費品現代經營網絡、農副產品現代購銷網絡和再生資源回收利用四大體系,再后來又增加了農業社會化服務,即在農民外出打工的同時,供銷社為農民打工,開展農業社會化服務,提供耕種、倉儲烘干、銷售、土地流轉等服務。

        經過了一系列的改革前行后,全國各地供銷社在深化改革中不斷調整定位,正在成為服務農民生產生活的生力軍和綜合平臺,“金字招牌”正在重新擦亮。從參加工作開始,我就進入惠州市供銷社的戰斗隊伍,一系列的改革,讓我深有體會。

        剛到單位那會,接手了機關的財務崗位,接觸到都是供銷社的財務帳,通過財務賬我都能感受到以前的供銷社的輝煌,有各種各樣的公司發揮不同的職能。但現在剩余的幾乎就是一盤“爛賬”,在領導的帶領下,經過多方的共同努力,我們終于解決了大部分的歷史債務問題,減輕了企業的負擔,讓企業甩掉沉重的包袱輕裝上陣。

        近年來,我市供銷社更是牢記為農服務宗旨,持續深化供銷社綜合改革,主動服務鄉村振興戰略,在構建新農村現代流通網絡、打造為農服務綜合平臺、助農服務示范體系建設等方面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例如:切實發揮農資供應主力軍作用,近幾年每年年春耕期間,全市供銷系統儲備化肥至少儲備15000噸,推動我市農資保供穩價工作;完善了基層組織體系,2022年我們市全系統共組建專業合作社297家,農民合作社聯合社18家,其中34家被評為省級示范專業合作社,入社農戶共6800戶,輻射帶動農戶6萬多戶;開啟了“數字供銷”的時代,2022年以來,我社緊抓數字化、信息化機遇,加快推進“數字供銷”試點建設,積極與省供銷社及有關企業對接,以“數字供銷”主動融入“數字廣東”戰略,依托省數字供銷云平臺,加快打造涵蓋市縣鎮村四級的數字公共型農業社會化服務系統。目前引進建行投資近300萬元打造了“惠州供銷綜合數字平臺”;拓展了農村合作金融服務。為助力解決農戶融資難、融資貴問題,我社聯合金融機構開展“粵供易貸”試點,與建設銀行、惠州農商行等3家銀行簽訂了戰略框架協議,向我市供銷系統社員單位、農民專業合作社、涉農企業、種養大戶等提供金融支持。

        太多太多的例子,不勝枚舉,這些都是我市供銷社在黨的領導下,持續綜合改革所取得的成就。供銷合作社作為黨領導下為農服務的綜合性合作經濟組織,是黨和政府做好“三農”工作的重要載體。履行主責主業,發揮好供銷合作社在農業產業化中的引領作用、在農村現代流通中的骨干作用、在農業社會化服務中的中堅作用、在發展壯大農村集體經濟中的樞紐作用、在改善農村人居環境中的獨特作用,服務鄉村振興,這既是供銷合作社義不容辭的歷史使命,是加快供銷合作社發展、彰顯供銷合作社價值的重大機遇,也是供銷合作社持續深化改革的現實需要。

        古有夸父逐日,是追求光明的夢;今有中國夢,是尋求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夢。 一代代供銷人為了供銷合作社事業的發展,在艱苦的工作環境中克服重重困難,砥礪奮進。作為新時代供銷人,我們都有著服務三農的情懷,我們希望繼續發揚供銷人的“扁擔精神”和“背簍精神”,去打造一個“為農服務”的好舞臺,始終做到為農、務農、姓農,在不斷增強農民群眾獲得感中筑牢供銷社事業發展的根基,成為黨和政府密切聯系農民群眾的橋梁紐帶。  (作者:賴曉莉)

      編輯:小麗
      下一篇: 惠州新供銷風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