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
惠州水務集團持續深化水務各領域改革
整合盤活涉水資源資產 賦能國資國企高質量發展
從流進千家萬戶的自來水,到收集處理居民生活污水;從河涌水環境治理,到市政排水管網改造;從修建防洪排澇工程,再到挖掘非水源性水庫文旅潛力……成立10年來,惠州水務集團從單純的供水、施工企業,發展成從事水庫原水資源、水庫發電站、供水、排水、污水處理、水環境治理等水務環保項目投資、融資、建設及運營的區域性水務環境綜合服務商,并負責統籌惠州市供排污一體化改革。
國有企業作為國民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承擔著促進經濟發展、服務社會需求的重要職能。近日,“學習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高質量發展國企行”主題采訪活動走進惠州水務集團,了解這家市屬重點國有企業如何持續深化水務各領域改革,賦能國資國企高質量發展。
2012年6月,惠州市水務投資集團有限公司掛牌成立,開啟惠州水務事業新的篇章。2019年3月,惠州市水務投資集團有限公司重組并更名為惠州市水務集團有限公司,在原業務基礎上,承接涉水行政部門依法轉移的事務性水務工作,實行市政府直管管理體制,負責實施水環境綜合整治和供排污一體化運營管理。
金山河整治后實現“河暢、水清、岸綠、景美”。
新擔當
促進全市水生態環境質量持續改善
嶄新的石欄桿、整潔平整的道路、清澈的水體……晚飯后,大湖溪瀝碧道成為附近居民的休閑“打卡點”。大湖溪瀝位于惠城中心區東部,在文頭嶺一帶與新開河交匯,河道兩岸曾雜草叢生,河水黑臭,2016年上榜《惠州市城市建成區黑臭水體清單》。而今,經過整治后的大湖溪瀝,實現了“水清、岸綠、景美、人歡”的目標。
2018年,我市在全國率先實施供排污一體化改革,并以此為突破口,從根源上、體制上系統推進水污染防治,用惠州智慧破解“九龍治水”困局。剛完成重組掛牌的惠州水務集團,開始統籌實施市區河涌水環境綜合整治、污水處理提質增效、河涌長效管護等工作。
“水務,你們真是辛苦。為了方便群眾行走,你們冒著狂風暴雨,頂著似火的太陽,不分白天、黑夜,加緊施工,進展速度飛快。”家住黃塘路的90歲市民黃福祥在給惠州西湖周邊老舊小區雨污分流改造示范工程項目部的一封感謝信中寫道。一直以來,黃塘片區的雨污分流改造備受市民關注。2021年,惠州西湖周邊老舊小區雨污分流改造示范工程項目黃塘片區改造攻堅順利完成,可從源頭上實現雨污分流,改變雨污水混流入西湖的現狀,有利于西湖水質改善,減少城市內澇現象。
當前,惠州水務集團除繼續在老舊小區開展改造之外,還按照市政府相關工作部署,全面完成望江瀝、大湖溪瀝、河橋水和冷水坑河等城市建成區黑臭水體“初見成效”和“長制久清”整治,堅持系統觀念,強化流域治理和建后管理,持續鞏固提升14條市區主要河涌水環境質量,其中金山湖流域“一湖四河”(金山湖、金山河、蓮塘布河、河橋水、冷水坑河)水質已達到地表Ⅳ類水標準,全面打造市區河涌“河暢、水清、堤固、岸綠、景美”的靚麗風景。
惠州水務集團積極參與排水管網投建管一體化改革,全市雨(污)水管網投資建設漸入佳境;旗下污水處理廠由1座增至11座,污水處理能力由改革之初的1萬噸/日增加至當前的42.2萬噸/日;收購污泥處理廠,正式進軍污泥處理領域……惠州水務集團以治理環境污染為己任,以技術力量為支撐,促進全市水生態環境質量持續改善,為惠州的碧水藍天貢獻力量。
值得關注的是,城市供水是城市的生命線工程,供水安全關系到人民群眾的身心健康。“我們將堅持保障民生的初心使命,以安全優質供水為首要任務,持續加大供水保障措施實施力度,為惠州高質量發展貢獻力量。”惠州水務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張國偉介紹,為適應惠州經濟、社會、生態發展,滿足市民對安全優質飲用水的需求,水務集團持續推進“供水一體化”工作,供水能力由2018年的130萬噸/日增加至目前的190.07萬噸/日,服務區域由惠城中心區擴展為惠城區全域,并拓展至惠陽區、惠東縣、大亞灣開發區和仲愷高新區,促進全市城鎮供水安全保障能力穩步提升,為當地經濟發展和民生提供更加安全優質的供水服務。
惠州江北水廠。
新作為
堅定“長短結合、主新兼顧”投資理念
青山延綿,湖水清澈,熒光碧道環繞,美如詩畫……行走在市區“桃花源”,半城山色半城湖的畫卷躍然入目。桃花源項目在激流坑水庫基礎上建設而成,因地處清代地圖所示“桃花源”,據此得名“惠州桃花源休閑運動生態公園”。
項目一期由惠州水務集團綠水投資有限公司建設落地,建設內容包括露天泳場、環湖碧道提升、環庫綠化提升、生態停車場等,預計今年5月全面完工。項目二期正在進行前期規劃設計工作,旨在將桃花源建設成集生態觀光、休閑游樂、會務接待于一體的高品質城市生態休閑公園,打造親水環湖生態休閑區。
除了投資水務文旅外,惠州水務集團還將投資拓展到光伏發電,并啟動“白朦珠·蓮花山泉”瓶裝水項目,結合“水務”“環保”主責主業,將投資之“新”字貫徹到底。
近年來,惠州水務集團想方設法在水生態、水環境上發力,加快打造環保板塊,在促進供排污一體化發展的同時,以市場化手段整合盤活涉水資源資產。記者了解到,惠州水務集團按照“節水優先、空間均衡、系統治理、兩手發力”的治水思路,為從根本上解決我市南部區域(東江以南)資源型缺水和水質型缺水問題,研究投資“水網”項目,積極回應惠陽區人大代表多次反映“希望盡快喝上東江水”的群眾訴求。此外,惠州水務集團還將積極參與“十四五”期間惠城中心區排水管網的投資、建設、運維、移交,包括新建排水管網355公里、運營存量管網4084公里。
“2023年,集團將搶抓機遇,著力推動水務環保‘五篇文章’投資成效穩步提升,推動我市供排污一體化改革取得新成績,‘水務+環保’主責主業實現延鏈強鏈補鏈。”張國偉介紹,近年來,集團不斷延伸水務產業鏈,尤其近兩年圍繞“水務+環保”兩條主線,統籌供排污主營業務、輔營業務,構建全面聯動、上下協調、產業多元的“涉水”業務鏈條,多元化產業布局基本成型。
如加大供水、污水、環保等主責主業的投資力度,鞏固發展根基;加大供水、污水等重點領域收并購力度,進一步擴大市場份額,助力打造有較高品牌知名度和影響力的區域性一流水務環境綜合服務商;多措并舉延鏈補鏈,利用水環境整治的生態效益,拓展水務文旅品牌,打造綠色水經濟新業態;打造水務互聯網信息平臺,深入挖掘和運用供水信息資源,大力推動涉水增值服務,提升供水業務及增值服務的交叉聯動能力,激活“流量經濟”……
潼湖紅崗新河整治后水景相映,令人心曠神怡。
新征程
2025年實現總資產超600億元,培育一家上市公司
《惠州市水務集團有限公司五年發展戰略規劃(2021年~2025年)》聚焦深化改革、機制創新、做強做優做大國企,適應水務和環保產業快速發展的新情況,牢牢把握“高質量發展”主題。通過實施“1-2-2-3-3-5-5”戰略方針,即立足1個發展總目標;打造水務、環保2條核心產業鏈;以產業運營與資本運營2輪驅動;培育投融資、技術整合、市場運作3種能力;通過改革調整期、專業蓄勢期、整合擴張期3個時期;通過水務環保5篇“文章”,快速壯大集團資產總量;構建5個業務板塊,形成主輔業共同發展格局,實現基礎夯實、技術能力升級、產業運營能力提升等目標。
當前,惠州水務集團正堅持以可持續發展為目標,以轉型升級、開源節流、降本控費、提質增效為抓手,奮勇拼搏,堅定落實“全布局、全鏈條”理念,打造水務投、融、建、管、養一體的業務生態鏈;持續推進市、縣(區)供排污一體化改革進程,深化與縣(區)供排污合作;加大供水、排水、污水等重點領域、重點企業收并購力度,進一步擴大市場份額。據悉,去年惠州水務集團獲得建設銀行等23家金融機構授信額度合計220億元,為接下來推進重點項目建設提供了堅實保障和充足底氣。
作為國有企業,惠州水務集團將發揮國企擔當精神,履行水務社會公共服務職責,持續做好排水設施建設和管養、供水保障、水污染防治、河道管護及水環境綜合治理等工作。通過改變投資模式,推動實現生態效益、社會效益、經濟效益有機統一。
張國偉表示,惠州水務集團將繼續深入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和全國兩會精神,緊扣高質量發展首要任務,圍繞“2025年實現總資產超600億元,打造一家上市公司”總體目標,聚焦提高國有企業核心競爭力和增強核心功能,深入實施新一輪國企改革深化提升行動,做強做優做大水務集團,努力成為資產優良、技術先進、有較高品牌知名度和影響力的區域性一流水務環境綜合服務商,為惠州奮力打造廣東高質量發展新增長極貢獻水務力量!
新氣象
國企改革措施多,成績單亮眼
2020年啟動實施的國企改革三年行動,吹響了惠州水務集團新一輪改革的號角。“惠州水務集團黨委堅持黨建統領國企市場化改革,堅決去行政化,打破行政層級觀念,著力把改革‘難點’變成‘亮點’。”張國偉介紹,在集團黨委統籌謀劃下,國企“三項制度”改革實現破冰破局,取得了國企改革十二項成效:黨建引領國企改革旗幟更鮮明;中國特色現代企業治理體系更健全;經營效益更好;融資能力更強;投資水平更高;資本布局更優化;戰略目標更清晰;發展活力更充沛;制度基礎更牢固;市場化氛圍更濃厚;管理模式更完善;科技創新能力更突出。接下來,將用好用實國企改革三年行動成果,持續深化國企改革,不斷優化完善體制機制,構建新發展格局,向改革要紅利要動力,實現改革和發展兩不誤、兩促進。
記者采訪了解到,國企改革三年行動實施以來,惠州水務集團打出了一套國企“去行政化”的組合拳,其中,全力推動戰略性重組和專業化整合,通過吸收合并、股權轉讓、注銷等多種方式,將二級企業由原有的23家整合至8家,深刻改變了所屬企業量多力弱的舊格局,成為惠州水務集團“攥緊拳頭”,向市場打出力道的關鍵一招。
據介紹,惠州水務集團還大力推動“黨建進章程”100%全覆蓋各級企業,明確“雙向進入、交叉任職”的領導體制,統領推進國企改革發展。全力打造精簡高效機構,推動總部職能部門由10個整合至8個,部門職數壓減至6人,并嚴格控制二、三級企業人數。中層管理人員全體起立“重新找座”,實現新聘任中層管理人員競爭上崗比率達100%,實現末等調整和不勝任退出比率不低于3%。率先實行人才“揭榜掛帥”制度,近三年員工市場化退出共111人,全面推行全員績效考核,績效工資占年度工資比重達70%。推進“6個30”人才培養計劃,公開招聘30名應屆大學畢業生,優選30名年輕干部參加“水務中青班”,實現30名干部輪崗交流,評選30名先進個人、30名金牌工匠、30名優秀黨員,不斷創新人才引進、培養、選拔機制。完成各級企業共81名經理層成員任期制與契約化管理,推動傳統的“身份管理”向市場化的“崗位管理”轉變。對8家二級企業下達年度目標責任書,以末等調整、不勝任退出剛性運用,促進經理層不斷提升經營管理能力和業績。
實施國企改革三年行動期間,惠州水務集團亮出成績單:總資產從87億元快速增長至216億元,成功再造一個“惠州水務集團”;成功取得AA+主體信用評級;國企改革十二項改革成效亮眼,企業保持了穩健發展的良好態勢,高質量發展底蘊凸顯。
記者觀察
勇于破局才能闖出高質量發展新路
從惠州市水務投資集團有限公司掛牌,到完成惠州市水務集團有限公司重組,兩字之差,背后是職能的轉變,更是在探索形成具有惠州特色的水務高質量發展新格局。
“一塊果皮垃圾,留在岸上歸環衛部門管,一腳踢到河里歸水務部門管”。河涌污染現象在河,根源在岸,水污染治理是區域性、系統性工程。水污染治理工作涉及多個部門,這就是“九龍治水”窘境。
2018年,惠州在全國率先探索供排污一體化改革,從根源上、體制上系統推進水污染防治,用惠州智慧破解“九龍治水”困局。
“九龍治水”轉向“一龍治水”,一張藍圖繪到底。惠州建立集供排污于一體的水務基礎設施投資、建設、運營閉合鏈條,逐步推進市、縣(區)供排污基礎設施一體化,實現全市域全流域水環境一體化治理。通過供排污一體化改革,惠州水務集團“堅持公益性與增強市場競爭力相結合原則”,強化市屬國有企業水務社會公共服務職責,保障城市用水安全和水環境可持續發展。
破局,關鍵不是方法而是方向。惠州水務集團堅定“長短結合、主新兼顧”的投資理念,不斷延伸水務產業鏈,經營業務多點開花,這正是該集團推動國有企業與市場經濟深度融合的生動實踐,為惠州建設更加幸福國內一流城市體現水務擔當、作出水務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