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春過后,萬物復蘇。在佛山市南海區丹灶鎮東聯渡口,生態綠地種上了樹木植株,綠意盎然。一年前,這里還是荒蕪廢棄的舊廠房和村級工業園,如今生機勃勃。
土地全域綜合整治是廣東推進“百縣千鎮萬村高質量發展工程”要啃下的一大“硬骨頭”。此前,南海區被列為廣東唯一以縣域為實施單元的全域土地綜合整治省級試點。丹灶鎮自然資源所所長鄧展恒告訴南方農村報記者,去年12月,東聯渡口完成土地綜合整治,騰退廢舊的村級工業園,并開展復墾復綠。“通過整體生態修復,打造高質量的生態環境和人居環境,提升村民的幸福感。”鄧展恒說。
丹灶鎮東聯渡口地段改造前后對比
改造廢舊村級工業園實現“騰籠換鳥”
“村村點火、戶戶冒煙”,上世紀八九十年代,南海村級工業園繁盛一時。彼時,南海敢為人先,在農村集體土地上建工廠,奠定了民營資本雄厚的工業強區地位。
隨著時間推移,村級工業園和小型加工廠因高污染、高能耗,生產粗放、經濟效益較低,不適應經濟發展和生態保護。此外,土地碎片化導致城鄉空間格局不成型、產業不連片,成為制約高質量發展的阻礙。
開展全域土地整治,對低效用地騰挪歸并,實現“騰籠換鳥”,是大勢所趨。南海在2021年底打響了全域土地綜合整治的“發令槍”。鄧展恒說,經丹灶鎮自然資源所統計,全鎮共有產能落后、布局分散、污染較大的村級工業園和舊廠房100多處,多是小型五金生產作坊。“這些小作坊產能粗放,分布不合理,對丹灶的高質量發展造成隱患,不利于打造優質的營商環境,吸引企業投產和采購。”
丹灶鎮從水源保護區做起,對周邊廠房進行關停清理以及征拆。征拆后的工業用地,由政府出資開展復墾復綠工作。“東聯渡口段復墾復綠面積107畝,提升了空氣質量,凸顯生態效益,得到了村民的肯定和支持。”
丹灶鎮征拆舊廠房、騰退舊產能、保護生態環境,是南海全域推進土地綜合整治的縮影。公開數據顯示,截至去年底,南海完成村級工業園拆除改造9276畝,并復墾復綠2373.9畝、新增耕地及墾造水田2148畝。
南海首個社會資本參與耕地保護的項目
南海區華穗耘谷現代農業產業園(以下簡稱“產業園”)是南海土地全域綜合整治的項目成果。在政府完成整治后,土地由企業流轉建設現代農業產業園。
廣東華穗農業發展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公司”)是產業園的實施主體之一,由政府引進參與投產。公司總經理陳嘉浩和團隊的合作伙伴多是南海本地人,長期租用里水鎮小布村、湯村村等地的農用地。他說,能參與推動家鄉高質量發展的項目,是本土創業者的光榮和責任。
在南海及各鎮街開展全域土地綜合治理后,華穗農業流轉土地并復墾復綠。陳嘉浩介紹,項目第一期施工的面積約746畝,目前已處于驗收階段,今年2月起種植油菜花、水稻,其中油菜花預計4月可供游客采摘和觀賞。“項目第二期已完成場清地平,計劃2月墾造施工,預計3月完成。”他補充。
值得一提的是,該產業園是目前南海區首個以社會資本角色投資參與耕地保護和耕地恢復建設項目。南方農村報記者留意到,過往耕地保護、墾造水田等項目,多由財政支持。社會資本參與耕地保護,有何優勢?
陳嘉浩說,在政府監管下,由社會資本投資、建設和管理,可以縮短設計與施工的銜接間距,減少采購與施工的中間環節;項目實施前期減少鎮政府規劃方案及投資預算、立項審批、招投標等行政審批成本、時間成本,通過簡易模式進行耕地恢復建設,加快了流轉。“民間資本相對雄厚,以專項債資金撬動民間社會資本參與耕地保護,有效規避因施工周期、工程質量、驗收審批等問題導致項目失敗帶來的財政損失風險。”他補充。
以種糧為核心打造現代都市農業產業園
根據陳嘉浩提供的項目規劃,產業園項目承租面積約1600畝,其中擬新增恢復耕地及墾造水田約1000畝,設施農用地約332畝,農業加工、科普教育、農旅相關建設用地73.06畝。
另外,該項目規劃立足永久基本農田建設和以“糧食種植為核心”的功能特點,以水稻、大豆、小麥、玉米等糧食作物種植為主,形成3片上千畝的特色糧食種植區;與周邊產業聯動,建設特色花卉種植區,并打造以農業科學研究、農業科普和農業旅游服務功能為主的特色功能區。
“長期來看,項目將打造為現代都市農業產業園。”陳嘉浩表示,國家對現代農業日益關注,珠三角居民的消費水平和都市人渴望短暫回歸田園生活的愿望,“天時、地利、人和”,讓產業園的市場前景非常可期。
不過,陳嘉浩談到,珠三角發展都市農業,面臨城市聚集帶來的用地難和用地貴問題,制度保障配套建設用地和設施農用地問題。此外,還有農民、村集體與企業利益連結問題,現時農業產業園經營結構單一,制度保障社會資本融入國土空間規劃建設和監管機制問題,仍需進一步共同探索解決方案。“廣東實施‘百縣千鎮萬村高質量發展工程’,公司和產業園將借此契機,借助建設用地和設施農用地的政策利好,加強產學研合作、科普教育、農業旅游、糧食供給等方面建設,推動家鄉振興。”他說。
【記者】袁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