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住建局黨組書記、局長嚴戈科:聚焦經濟發展民生保障 推動住建事業高質量發展

      原標題:

        市住建局黨組書記、局長嚴戈科談學習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

        聚焦經濟發展民生保障 推動住建事業高質量發展

        “建筑業產值增速連續7個季度位列全省首位,工程建設項目審批進一步壓縮,今年新開工改造老舊小區146個、籌建保障性租賃住房4338套,化解歷史遺留問題樓盤23個,全市城鎮新增綠色建筑面積1772.61萬平方米……”近日,惠州市學習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一把手訪談活動走進惠州市住房和城鄉建設局,市住建局黨組書記、局長嚴戈科表示,該局堅持學在前、做在先,切實將黨的二十大精神落實到每一項具體工作中,聚焦經濟發展、民生保障、黨的建設,著力打造住建領域經濟高質量發展重要引擎,解決好人民群眾急難愁盼問題,全力推動惠州住建事業高質量發展再上新臺階。

        支撐經濟發展

        建筑業產值增速連續7個季度列全省首位

        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高質量發展是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首要任務。

        “作為重要的經濟部門、重要的民生部門和重要的安全部門,市住建局堅持學在前、做在先,切實將黨的二十大精神落實到每一項具體工作中。”嚴戈科表示,該局錨定“建設更加幸福國內一流城市”總目標,堅定不移推動惠建事業高質量發展,努力讓我市人民群眾的獲得感成色更足、幸福感更可持續、安全感更有保障。

        嚴戈科介紹,結合我市住建工作實際,該局正全力打造住建領域經濟高質量發展重要引擎:一是穩控房地產基本面,推動實現“三穩”目標,為實體經濟轉型贏得時間和空間。二是把建筑業培育成為新的經濟增長點,在保持建筑業產值領先的基礎上,培育高資質企業,打造成熟的政策環境,穩步提升產業品質和規模。三是為工業項目建設落地提供更加有力的要素支撐,通過工程建設項目審批制度改革釋放政策活力,通過預拌混凝土保供穩價和無資質攪拌站整治提供更加充足的生產要素。

        當前,惠州正處于經濟高質量跨越發展的黃金期,產業項目、城市基建等建設項目為惠州建筑業高質量發展帶來機遇。越來越多優質外地企業落戶惠州,本土企業得到茁壯發展。

        據介紹,今年1~9月份,全市建筑業產值331.2億元,同比增長26%,增速連續7個季度位列全省首位。

        

      經過治理改造,市區金山河從昔日臭水溝變成河暢、水清、岸綠、景美的“生態長廊”。 惠州日報記者鐘暢新 通訊員羅杰

        提速改革創新

        壓縮項目審批時限,推動項目更快落地

        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深化簡政放權、放管結合、優化服務改革。

        近年來,央企、外企、民企匯聚惠州,搶灘布局產業發展,惠州也以一流的政務服務為目標,大力推進工程建設項目審批制度改革,推動項目更快落地。

        嚴戈科介紹,市住建局通過創新制度體系、再造審批流程、深化關鍵環節改革等措施,建成統一審批管理平臺,不斷擴大承諾制范圍,出臺分類改革實施方案,進一步壓縮審批時限,加速了項目落地。系列改革措施對惠州市建設項目提速有顯著推進作用。目前社會投資帶方案出讓土地工業項目審批時限從40個工作日壓縮至25個工作日。

        今年,為進一步提速增質,提高疫情形勢下建設單位辦理工程項目審批手續的效率,我市進一步壓縮社會投資簡易低風險型項目審批時限,由15個工作日壓縮至13個工作日,審批更加高效快捷。

        同時,進一步推動工程建設項目審批制度分類改革,明確了四個類型工程建設項目共32項采取告知承諾制的事項清單,進一步擴大了項目容缺受理范疇,提升了審批效能。截至目前,共有4443個事項實行告知承諾制辦理。

        聚焦民生保障

        今年開工改造老舊小區146個

        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堅持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為人民,提高城市規劃、建設、治理水平,加快轉變超大特大城市發展方式,實施城市更新行動,加強城市基礎設施建設,打造宜居、韌性、智慧城市。

        “通過多層次、多維度的努力,把群眾的生活品質提高到一個新的檔次,切實增強群眾獲得感、幸福感。”嚴戈科介紹,全市住建部門要切實履行好主責主業,聚焦民生,著力解決好人民群眾急難愁盼問題,實施城市現代品質提升工程,不斷提升城市建設管理精細化水平。

        嚴戈科介紹,在住房保障上,我市毫不動搖堅持“房子是用來住的、不是用來炒的”定位,堅定不移實施房地產長效機制,大力支持剛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加快完善住房保障體系,著力增加保障性住房供應,讓人民住有所居。

        近段時間,老舊小區改造得到市民的熱議和點贊。據介紹,今年我市開工改造老舊小區146個,涉及25463戶、2721棟樓、254.22萬平方米建筑面積,開工率達110.6%,已提前完成全市年度總體任務。同時,我市已確定保障性租賃住房項目6個,納入今年發展計劃4338套,截至12月1日,全市新籌建4338套,完成年度任務的100%,滿足市民多元住房需求。

        在房地產市場,我市還化解歷史遺留問題樓盤23個,順利實現恒大惠州項目全部銷號,“保交樓、保民生、保穩定”取得階段性成效,樓市得到平穩健康發展。

        現代化城市建設離不開市政配套設施的完善與更新。今年,我市加快城鎮燃氣管道老化更新改造,改造完成12.6公里,完成進度100%;加快推進城鄉污水處理設施體系建設,已完成新建污水管網349公里、改造老舊管網308公里;全市城鎮新增綠色建筑面積1772.61萬平方米。

        在鄉村振興方面,我市已全面完成圩鎮人居環境整治,全市49個圩鎮已全部達到“宜居圩鎮標準”,其中10個圩鎮已達到“示范圩鎮標準”,完成率均為100%,提前完成年度目標任務。

        惠州日報記者邱若蓉 通訊員羅杰

      編輯:小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