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質量發展園區行】惠城區高新科技產業園:力爭2025年產值達1200億元

         惠州正以“千億園區,萬億產業”為目標,以打造“3+7”工業園區為抓手,奮力建設全市產業轉型升級與創新發展的先導區,構筑制造業創新集聚高地、綠色發展高地和營商服務高地,為我市打造“2+1”現代產業集群提供有力支撐和保障。

        走訪園區第四站

        中韓(惠州)產業園

        仲愷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

        (含仲愷人工智能產業園)

        惠州新材料產業園

        惠城區高新科技產業園

        惠陽(象嶺)智慧科技產業園

        博羅智能裝備產業園

        龍門大健康產業園

        大亞灣經濟技術開發區

        (含大亞灣新興產業園)

        園區名片

        惠城區高新科技產業園總規劃面積67.7平方公里,按“1核心4組團”發展模式布局,由東江灣、三棟、馬安、橫瀝和汝湖5個產業園區組成。園區主要發展大數據及人工智能核心產業,電子信息、裝備制造2大支柱產業,以及生產性服務業,構建“1+2+1”產業體系。惠城區高新科技產業園先后被認定為廣東省人工智能產業園、廣東省大數據綜合試驗區,目前正在申報省級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按照計劃,園區力爭2025年產值達到1200億元。

        數讀園區

        ●總規劃面積67.7平方公里

        ●現有規上工業企業215家、高新技術企業138家、上市企業12

        ●上半年,園區規上工業總產值196.6億元,規上工業增加值49.2億元,同比增長12.6%、10.3%;完成固定資產投資46億元,同比增長54%;完成工業投資30億元,同比增長105%

        ●今年以來,東江灣產業園實施基礎設施項目12宗,計劃總投資32億元,建成后可新增道路里程45公里

      走進惠城區高新科技產業園

        近日,“喜迎二十大 惠州向未來——高質量發展園區行”大型主題采訪活動走進惠城區高新科技產業園。

        藍天白云下的惠城區,處處洋溢著發展的激情、涌動著建設的熱潮。俯瞰惠城區高新科技產業園核心園區——東江灣產業園,項目建設“你追我趕”,基礎設施建設不斷跟進,園區面貌煥然一新。在省大數據綜合試驗區和省人工智能產業園兩塊“金字招牌”加持下,一批來自深圳、東莞的龍頭企業和平臺企業落子園區,200多家中小微企業爭相入園,其中不乏獨角獸企業、瞪羚企業。

        錨定“高”“新”發展雙目標,惠城區高新科技產業園對標省級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發展要求,深度融深融灣,不斷提升園區創新能力、壯大高新技術產業集群,加快建設基礎配套設施,優化宜居生活環境,打造千億級產業發展新高地。

      惠城區高新科技產業園核心園區——東江灣產業園項目建設“你追我趕”,基礎設施不斷完善。

        融深融灣

        提高深圳都市圈項目準入比例

        近日,深圳都市圈最新規劃內容發布,惠州被定位為“一主兩副”核心區中的“兩副”之一,成為都市圈發展的重要引擎。從原來深莞惠經濟圈到如今深圳都市圈,惠州始終都是環深發展的重要極點。

        規劃內容的發布,對于正在實施深度融深融灣行動的惠州來說,勢必迎來新的發展機遇,尤其體現在產業對接上。

        作為中心區,惠城區產業空間資源充裕、城市公共服務完善、各類交通日益通達、市場要素人才資源聚集,有著得天獨厚的融深融灣優勢。把握這些優勢資源,承接好大灣區尤其是深圳外溢輻射的“產業流量”,自然成為惠城區高新科技產業園發展的重要方向。

        全新的產業體系規劃,需要全新的園區發展“火車頭”。為實現千億產業園的目標,2020年,惠城區高新科技產業園的核心園區——東江灣產業園應運而生,其位于水口街道和馬安鎮,依水之勢打造,緊鄰“豐”字道路交通主框架這一大動脈,沿著1號公路布局產業帶。

        大交通支撐大產業。隨著“豐”字道路交通主框架1號公路的建設,惠城區融深融灣步伐加速,惠城區高新科技產業園也是如此。

        惠城區副區長、惠城區高新科技產業園黨委書記顏明光介紹,借助“豐”字道路交通主框架,該區謀劃推動東江灣產業園建設,其優勢突出,一是空間廣闊,為發展提供堅實保障;二是交通便利,能節約企業的時間成本、物流成本,受到深圳及周邊客商的青睞。

        顏明光介紹,在產業空間上,東江灣產業園規劃面積30平方公里,是惠城區搭載大項目的大平臺,具備短時間大規模供地條件。在交通接駁上,東江灣產業園優勢明顯,對內5分鐘可到市區江北、10分鐘到惠州機場;對外1小時內可達深圳、東莞,1個半小時可達廣州。

        廣闊的發展空間、優質的區位優勢讓不少深圳企業看到了發展前景。今年1月,總投資超120億元的高盛西湖智谷項目一期6棟產業樓順利封頂,對深招商火熱展開。

        “深圳、東莞企業入駐惠城區高新科技產業園的意愿很大。”高盛西湖智谷項目負責人介紹,已有110余家企業有意向入駐園區,經過篩選符合條件的擬入駐企業71家,其中高新技術企業32家,占比約45%;來自深圳的企業58家,占比約81%;首批入駐企業年產值將超62億元。

        作為融深融灣排頭兵,惠城區高新科技產業園平臺類專業園區招商成效明顯,來自深圳的企業越來越多。截至今年初,園區聯合信利康、天安數碼、中南高科、高盛西湖智谷等多家平臺企業,共同引進中小微企業206家,預計總投資108億元,其中包括深圳云天勵飛、清陶能源等獨角獸企業和麥威新電源等瞪羚企業。206家企業中,來自深圳的企業140家、國家高新技術企業85家,分別占入駐總宗數的68%和41%。

        “今年一季度,惠城區已儲備一批深圳及周邊較成熟的入庫項目,其中50%是高新技術企業項目及‘專精特新’企業項目。我們重點瞄準‘鏈主’企業和成長性好、投資額為3億~10億元的項目進行招商,尤其是‘專精特新’企業。”惠城區投資促進服務中心負責人介紹,惠城區力爭將來自深圳都市圈的項目占準入項目的比例提高到七成,這些項目將優先安排落戶東江灣產業園。

        吸引優質企業扎根發展,增強產業聚集效應,促進產業轉型升級,推動產業競爭力和能級持續提升是園區高質量發展的必經之路。

        目前,惠城區高新科技產業園有規上工業企業215家、高新技術企業138家。

      惠州市西頓工業發展有限公司生產車間。

        做大產業

        上半年規上工業產值196.6億比增12.6%

        日前,在東江灣產業園,各項目施工現場塔吊高聳、機械轟鳴、焊花飛濺,一派建設正酣的景象。

        “二期項目廠房建筑、宿舍樓主體已于上月封頂,研發大樓主體施工已完成90%,預計本月底完成主體封頂,年底完成驗收。”利元亨二期工業園項目負責人告訴記者,產業集群項目全面完工后,將建成集軟硬件技術研發、商務辦公、生產制造于一體的人工智能與高端裝備制造產業園。

        “要實現高質量發展,必須有龍頭產業、龍頭企業的帶動,利元亨項目就是其中之一。”惠城區高新科技產業園黨委副書記、管委會主任賀浩宇介紹,根據規劃,東江灣產業園主要發展新一代信息技術、數字經濟、新能源新材料和裝備制造產業。在智能裝備制造方面,園區計劃以利元亨、至盈科技等企業為龍頭,聯動智能裝備產業上下游,重點打造智能裝備產業集群,助力產業內腰部及以下企業通過數字化手段突破產業發展瓶頸,助力龍頭企業加快數字化轉型進度,帶頭實現產業轉型升級。

        隨著像利元亨一樣的大項目、好項目紛紛落戶,東江灣產業園今年上半年發展迅速:規上工業總產值161.53億元,同比增長13.1%;工業增加值約40.4億元,同比增長10.6%。其中,在建項目27宗,上半年新供地項目8宗,新投產項目4宗。

        賀浩宇介紹,東江灣產業園自2020年設立以來,共引進項目71宗,計劃總投資450.1億元,預計年產值827.3億元,年稅收33.6億元,計劃到2025年產值突破1000億元,成為支撐惠城區高新科技產業園發展重中之重的平臺。

        強化產業集群培育,引導產業集群創新發展是東江灣產業園的發展思路,也是惠城區高新科技產業園的發展思路。

        顏明光介紹,惠城區高新科技產業園主要發展大數據及人工智能核心產業,電子信息、裝備制造2大支柱產業,以及生產性服務業,構建“1+2+1”產業體系。

        目前,按照產業集群發展思路,園區形成了以天安數碼、信利康、中南高科為龍頭的大數據和智能制造產業,以TCL科技、駿亞電子、天寶電子為龍頭的新一代信息技術和新能源新材料產業,以利元亨、格林精密為龍頭的人工智能產業,均已初具規模、日益壯大。

        大力發展生命健康產業是惠城區高新科技產業園差異化發展的重要一環。“生命健康產業既是惠城區的傳統優勢行業,又契合惠州‘2+1’現代產業集群發展戰略。”顏明光介紹,計劃進一步發揮惠城區生命健康產業相關行業的優勢,預計3~5年后形成超100億元的產值規模,遠期發展目標形成200億~300億元的生命健康產業規模。

        截至目前,惠城區高新科技產業園共引進項目112宗,計劃總投資630億元,預計總產值1132億元。其中,信利康5G智能制造基地、至盈信號轉換生產項目等新一代電子信息項目39宗,占總項目數34.8%;沃爾核材、賽能電池等新能源新材料項目30宗,占總項目數26.7%;利元亨等智能制造項目19宗,占總項目數16.9%;九惠藥業、華南生命健康產業園等生命健康項目9宗,占比8%。

        梳理園區“1+2+1”產業體系各產業鏈產值可以看到,千億級產業園區絕非紙上談兵,而是有堅實的產業基礎作為支撐。

        2022年上半年園區規上工業總產值196.6億元,規上工業增加值49.2億元,分別同比增長12.6%、10.3%;完成固定資產投資46億元,同比增長54%;完成工業投資30億元,同比增長105%。根據計劃,到2025年,惠城區高新科技產業園力爭產值達到1200億元。

      廣東利元亨智能裝備股份有限公司。

        優化服務

        創新實施項目服務“五個一”工作機制

        “信利康·樂創城項目計劃提前兩年竣工,做到‘竣工即投產’。”在東江灣產業園信利康·樂創城智慧工業園,深圳市信利康供應鏈管理有限公司總經理林海濤對項目建設運營充滿信心。他介紹,項目一期南區將于本月完成竣工驗收交付,企業正開展入駐前期工作;二期計劃明年5月投產。未來,項目將打造成供應鏈+高端電子智能制造產業基地,全力承接深圳、廣州外溢高端智能制造企業。目前已引入優質企業180余家,預計明年達產后可實現年產值200億元。

        創新是實現高質量發展的第一動力。在推進產業園區規劃建設中,惠城區高新科技產業園注重深入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落實深度融深融灣行動,通過搭平臺、促轉化、優服務等創新舉措,不斷加大對創新生態的正向激勵,大力發展先進制造、人工智能、新一代信息技術等新興產業。

        從搭平臺來看,園區統一規劃建設了占地面積61.2萬平方米、建筑面積211.6萬平方米的中小企業發展集中區,可滿足1280家中小型科技企業對高標準廠房的使用需求。

        “急企業之所急,想企業之所想,不斷提升政務環境和營商環境。”顏明光介紹,園區創新服務工作機制,實施項目服務“五個一”工作機制,推動項目“摘牌即開工、竣工即驗收、驗收即進駐”,進一步提升項目落地效率,助力企業實現“拿地即開工、竣工即投產”。

        項目服務“五個一”工作機制即每個準入項目設立一個工作專班,安排一名區領導掛鉤協調,一名服務專員聯系,每周召開一次例會,并建立一套信息化檔案,實行每宗項目有專班、專人,全過程、全鏈條服務,以便主動發現、及時解決項目在建設過程中出現的問題,制度化保障項目建設順利推進。

        此外,惠城區高新科技產業園先后推出項目準入審批“限時辦結”、項目建設“摘牌即動工”、項目用地“帶方案”出讓、企業紓困“快速通道”、工業項目取消施工圖審批試點、商事登記“智慧秒批”,以及省內首推規劃許可合理誤差機制等創新服務工作機制。

        為深入貫徹落實“數字政府”建設,通過進一步深化“放管服”改革,打造一流營商環境,惠城區高新技術產業園正在打造東江灣行政服務中心,將為園區企業提供企業開辦、政策兌現、社會民生等近100項政務服務事項,推動各項業務跨區域辦理,實現“一站式”服務,讓企業體驗園區內就近辦、快捷辦的智慧政務服務。

        “惠州的營商環境對標深圳,讓我們的廠房做到‘竣工即投產’,這背后離不開各級黨委政府工作人員的辛勤付出。”林海濤認為,不少來自深圳的企業被惠州的營商環境所吸引。

      天安數碼城項目。

        產城融合

        完善基礎設施吸引企業和人流向園區聚集

        便捷開放的交通網絡,讓惠城區高新科技產業園有了比肩其他產業園區的信心和底氣。

        經過東江灣產業園的有惠澤大道、龍湖大道等市政主干道,還有惠大高速、河惠莞高速以及建設中的惠龍高速、1號公路等交通大動脈與三棟、馬安、橫瀝和汝湖4個園區連接,并一路延伸至廣州、深圳、東莞等珠三角城市。

        為做強產業“火車頭”,惠城區近年來投入18億元推動東江灣產業園全面提標升級,高標準完善園區配套設施,積極構建“六橫五縱”園區路網骨架,讓園區發展駛入快車道。

        在走訪東江灣產業園基礎配套設施建設中,只見到處都是一派熱鬧繁忙的施工景象。今年以來,東江灣產業園共組織實施基礎設施項目12宗,計劃總投資32億元,建成后可新增道路約45公里。

        “目前正全力推進合生大道、東江沿江路等11條市政道路建設,力爭明年底全部完工,屆時從東江灣產業園到市區江北只需10分鐘。”賀浩宇介紹,園區現在重點建設東江灣產業園基礎配套設施工程、鹿崗片區基礎設施工程,建成后可基本滿足產業集聚區企業通行,主干道合生大道建成后還將極大緩解三環路與惠澤大道的交通壓力。

        惠城區高新科技產業園積極幫助企業降本增效,讓企業享有更完善的設施和更貼心的服務。在園區生活配套建設方面,惠城區高新科技產業園在產業集聚區投資建設了臨時商業街及停車場,其中馬安下良商業街已運營,園區警務室已完成建設并投入使用。為提升服務效能,惠城區還將園區管委會搬遷至水口東江灣園區辦公,并建成園區綜合服務中心和展示廳等。

        賀浩宇介紹,接下來,惠城區高新科技產業園將大力實施“產城融合”行動,園區配套醫院和配套學校正在選址,工商銀行、農商銀行等一批金融機構準備進駐,園區配套停車場、商業街正在加快建設,配套酒店、公園等正在加快選址洽談,以便吸引企業、人流向園區聚集,為企業落地、轉型升級提供發展新機遇。

        ◆企業聲音

        信利康·樂創城智慧工業園項目:

        企業總部研發到生產銷售 全流程布局惠州

        信利康·樂創城智慧工業園項目位于東江灣產業園,總規劃占地面積約30萬平方米。該工業園圍繞5G通信技術產業及其延伸的電子信息產業、智能裝備、智能家居生產等產業,提供“一站式”供應鏈管理服務和配套服務,將建成5G智能制造產業基地。

        據了解,信利康·樂創城智慧工業園項目一期分為南區、北區,將于2023年竣工投產,其中南區2021年4月動工,項目31棟建筑已全部封頂,正在進行內部裝配;北區2021年7月動工,項目共32棟建筑,已完成總工程量50%。二期項目今年1月動工,已完成承臺開挖,開始進行主體施工以及水電管線預埋,預計2024年竣工投產。

        談及惠城區高新科技產業園的發展優勢,項目建設運營方——深圳市信利康供應鏈管理有限公司總經理林海濤認為,惠城區乃至惠州市不僅有良好的電子信息產業聚集基礎,還有廣闊的產業用地、優質的營商環境等,在惠城區有這樣的空間,可以打造一個高標準的廠房給客戶,這對企業來說是很有吸引力的。

        “項目一期廠房做到‘竣工即投產’,這背后離不開各級政府部門的大力支持和引導。”林海濤認為,近年來,惠州市委、市政府一直在主導推動“工業立市”,引進好的企業和產業,通過聚力做強產業發展城市經濟。該工業園入駐企業已有180家,力爭今年營收達到100億元,預計明年達到200億元,創造4億元稅收。接下來,該公司將布局把深圳企業從總部研發到生產銷售都落地惠州,在園區繼續投資,把供應鏈+高端電子智能制造模式推廣出去,并將其打造成為一個屬于信利康自己的名片。

        ◆專家觀點

        梁乃鋒(惠州城市職業學院經濟學教授):

        發揮城市“中心”優勢 強鏈補鏈打造灣區投資首選地

        “惠城區高新科技產業園地處惠州市中心城區,按照省級高新區標準建設,匯集了利元亨、先進科技等一大批智能裝備領域的龍頭企業,初步形成了智能裝備產業集群,園區起點高、建設速度快,工業投資、工業增加值增長十分迅猛。”梁乃鋒點贊園區的發展。他認為,惠城區是惠州市中心城區,各類要素豐富,城市公共配套相對完善,與其他縣區相比,發展現代產業具有明顯的資源集聚優勢。

        “作為深圳都市圈的主要成員,惠城應進一步強化與莞深港澳等灣區城市的協同共進和協作發展,深化交流合作機制,促進區域間要素自由流動。”梁乃鋒認為,惠城區要進一步提升園區招商服務水平,吸引更多灣區項目落戶,把園區打造成為灣區投資首選地。

        對此,梁乃鋒建議,在招商引資上,惠城區高新科技產業園要充分利用自身“市區一體”的優勢,把“中心”地位發揮出來,緊緊圍繞惠州“2+1”現代產業體系的綜合布局,狠抓大項目、瞄準大企業,推進產業鏈招商,盯住產業鏈中下游的項目,通過招商形成產業帶動,做大產業規模,打造產業集群。在中小企業培育上,進一步深挖優質企業,注重培育具有較高成長性的“專精特新”企業;強化公共服務平臺的搭建,積極引入檢測、研發、金融、法律、科技等生產服務類企業,注重產業鏈的長期性、戰略性和可持續性。在配套建設方面,園區可通過發行地方債等多種形式多渠道籌措資金,加大財政投入力度,高標準完善園區配套設施,加快園區道路與高速公路、鐵路、空港的無縫銜接,促進要素自由流動更加便捷。

        1核心

        ●東江灣產業園

        東江灣產業園位于水口街道和馬安鎮,是惠城區高新科技產業園的核心園區,也是全市重點打造的7個千億級產業園區之一,近期規劃面積30平方公里,主要發展新一代信息技術、數字經濟、新能源新材料和裝備制造產業,目前已完成控規編制23平方公里,建成區7.3平方公里,在建區2.41平方公里,已有規上企業176家、高新技術企業122家、上市企業7家。

        4組團

        ●三棟產業園

        三棟產業園位于三棟鎮南部,是惠城區高新科技產業園的發展起步區,規劃面積10.6平方公里,主要發展電子信息和先進制造產業。經過多年的開發已基本飽和,目前,該園區已全面完成控規編制,建成區5.64平方公里,在建區0.52平方公里,已有規上工業企業39家、高新技術企業16家、上市公司5家。

        ●馬安產業園

        馬安產業園位于馬安鎮南部,是中韓(惠州)產業園惠城組團的重要組成部分,早前納入了惠州灣產業新城起步區,現已交回惠城區高新科技產業園進行主導開發,規劃面積15.4平方公里,建成區1.23平方公里,重點發展電子信息和裝備制造產業。目前,該園區控規正在編制中,儲備擬落戶項目26宗,計劃總投資約187億元,預計年產值370億元、稅收16億元。

        ●橫瀝產業園

        橫瀝產業園位于橫瀝鎮,是惠城區國際生物健康谷的先行起步區,規劃面積6.5平方公里,主要發展醫療器械創新研發與制造產業。目前,該園區已落戶工業企業3宗。

        ●汝湖產業園

        汝湖產業園位于汝湖鎮,是中韓(惠州)產業園惠城組團的重要組成部分,規劃面積5.2平方公里,主要發展生物健康、現代物流和先進制造業產業。

        記者手記

        順“市”而上“三生”融合 為高質量發展注入新動能

        蜿蜒的東江水,“幾”字形流經的水口等地,是東江灣產業園近期發展的中心腹地。當前,惠城區積極推動東江灣產業園發展,結合1號公路走向布局產業發展。

        交通帶動產業。近年來,惠州積極搶抓“雙區”和兩個合作區建設重大機遇,以打造“豐”字道路交通主框架為標志,全面推進交通設施互聯互通,助力深度融深融灣。借助“豐”字道路交通主框架中的1號公路,東江灣產業園一路將產業由沿江推向沿海,與惠州其他縣(區)園區實現陸海呼應、江海聯動,與深圳、東莞等周邊城市加強對接。

        作為惠州的中心區,惠城區與市相互交融、不可分割,“市區一體”發展理念不斷被提及,也是其最大的優勢。融入1號公路大動脈,實現“借市發展”,正是東江灣產業園“市區一體”發展理念的生動實踐。

        事實上,在全市7個千億產業園區中,惠城區高新科技產業園區位、配套資源等優勢明顯。通過“市區一體”發展理念,順“市”而上,更好發揮好這些優勢,打開產業發展空間,成為園區高質量發展的關鍵。

        如何順“市”?應不止在交通上,還在于“產城融合”的腳步中,按照生產、生活、生態“三生”融合理念,強化園區范圍內的城市功能,完善交通、用水、用電、燃氣、通信、污水處理等基礎性生產要素配套,加快教育、醫療、文體、公交等公共服務生活配套,促進人口集聚、產城融合,提高園區承載力和土地價值,才能吸引優質企業、優質項目落戶。

        園區內將新增45公里市政道路;市第三人民醫院東江灣醫院、十一小東江灣分校選址;規劃洛塘生態濕地園、下坦湖生態園、鹿崗濕地園……當前,園區建設的高規格規劃、大手筆投入讓企業看到了更好的發展前景。采訪中,不少企業紛紛表示,落戶惠城區高新科技產業園,除了產業鏈匹配外,還看重這里的居住生活環境。

        順“市”而上,共享惠州發展成果。未來,惠城區高新科技產業園還將以更高標準推動園區提質增效、規劃建設,充分利用“市區一體”優勢,引入高端文化教育、醫療衛生、商業服務資源。

        可以看到,一幅面向粵港澳大灣區的宜商、宜業、宜居、產城人高度融合的現代產業園區大美畫卷正在徐徐展開。

        統籌 惠州日報記者張旭華 邱若蓉

        采寫 惠州日報記者邱若蓉 劉豪偉

        圖片 惠州日報記者朱金贊 楊建業

      編輯:任己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