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惠州我的城”系列報道⑤丨“滿園村色”競不同 讓你轉角遇見美

      原標題

      我市鄉村累計建成7.48萬個“四小園”,美麗鄉村建設水平大幅提升
      “滿園村色”競不同 讓你轉角遇見美

        暮春時節,花依舊美,人們都迷戀于燦爛春光。

        徜徉于惠州的美麗鄉村,只見房前有繁花,村內有公園,美麗鄉村好愜意;菜園里、果園內,實施微改造后,別有一番景色。美麗鄉村的“滿園春色”,因此而不同,鄉村之美也因此競不同。

        為“滿園村色”添彩加分的,是農村“四小園”(小公園、小花園、小果園、小菜園)的點綴。這些年來,惠州市深入實施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提升行動,以村莊清潔行動為抓手,以創建13條鄉村振興示范帶為契機,因地制宜打造農村“四小園”小生態板塊,進一步鞏固提升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成果。目前,全市1043個行政村全域開展農村“四小園”建設工作,累計建成7.48萬個“四小園”,美麗鄉村建設水平大幅提升,文明鄉風持續厚植。

        美顏

        以小美促進大美,刷新鄉村高顏值

        花紅草綠道路凈,一墻一隅成風景。在博羅縣石壩鎮冷水坑村,沿著干凈整潔的瀝青村道前行,不時會看到一處處精心打造的“四小園”綻放美麗。在冷水坑小學前,用色彩、植物與古風護欄打造了一個美麗的小公園,種上了紅繼木、長春花、龍船花、三角梅等綠植,還建設了人行步道、石凳石桌等,供群眾健身、娛樂、休閑之用。村民鄧麗紅說:“這個小公園很美,大家晚飯過后都喜歡過來散散步。”另外,房前屋后的小菜園、小果園、小花園,仿竹籬笆環繞一圈,蔬菜成畦,果樹錯落,鮮花綻放。一處處“四小園”,如同一個個小小的“綠洲”,“鑲嵌”在村莊各處,成為一抹抹靚麗的風景。

      惠城區江南街道七聯村一戶村民家的小花園。

        走進惠城區,汝湖鎮下圍村,整潔的柏油路蜿蜒向前,沿路綠樹紅花,令人賞心悅目,村民房前屋后,一個個小花園、小菜園等“四小園”拼湊成迷人的鄉村畫卷;橫瀝鎮墨園村,鮮花吐艷點綴著古老的民居,籬笆下栽種著花花草草,村道旁的大樹下擺放著石桌石凳,偶有村民坐在樹蔭下休憩閑談;三棟鎮鹿頸村、壩山口村的自然風光與美麗的農家庭院相得益彰,打理整齊的菜園里,村民怡然自得地采摘著自家種的蔬果……

      惠城區江南街道七聯村村民紀金秋在自家小院澆花。

        來到全國鄉村旅游重點村——惠陽區秋長街道周田村,村道干凈整潔,“四小園”星羅棋布,園里內一株株果蔬、花草長勢喜人,處處煥發著勃勃生機,村內一幅幅精美的墻繪,與優美的村莊環境相互映襯,呈現出一幅文明美麗的鄉村畫卷。村內的“小公園”——大塘公園讓村民葉運秋甚是喜歡,她每天都要到此走走。她說:“這個‘小公園’建成后,不僅村民喜歡來,游客也喜歡來!”

        在仲愷高新區潼湖鎮,村花鄉草、果樹蔬菜等農家常見植物被種植在村內院落的小花園、小果園、小菜園中,“村內有蔬果、院內有花香、休閑有去處、四旁有樹木”成為該鎮的美麗鄉村風光。

        走在我市各鄉村,“四小園”建設給鄉村帶來的變化無處不在,有的顯在村頭,有的刻在村尾,有的體現在房前屋后的綠植,還有的表現在果園、菜園的“內有乾坤”。記者了解到,近年來,我市指引和發動各鎮(街)充分利用村頭巷尾、房前屋后以及清拆后的空閑土地打造“四小園”等小生態板塊,鼓勵村組干部帶動村民在村中荒地、邊角和閑置土地見縫插綠,因地制宜打造“四小園”,以小美促進大美,刷新鄉村高顏值,讓村民轉角就能遇見美,繪就有“里”有“面”的美麗鄉村畫卷。

        提質

        推動村風民風向善向好,良好生活習慣逐漸養成

        “四小園”提升鄉村顏值,為群眾生活增添“微幸福”。其背后也是村風民風持續向善向好、村民良好生活習慣逐漸養成的體現。

        仲愷高新區瀝林鎮君子營村蓮塘崗百年荔枝公園所在地原是一塊無人打理的果林,雜草叢生,垃圾隨意丟棄。久而久之,這里蚊蠅亂飛,環境臟亂,不僅影響村容村貌,還潛藏著影響健康的風險。為改善此處環境,經瀝林鎮黨委的指導,君子營村決定將此處打造為小公園,并將各村小組閑置的集體土地資源與公園聯結,以點帶面,連成一片,打造成集休閑娛樂于一體的公園休閑帶。如今,這里大變樣。村民對其愛護有加,不再于此亂丟垃圾,見到垃圾會順手將其揀拾。

      我市各地因地制宜打造“四小園”。這是仲愷瀝林君子營村改造后的小公園。惠州日報記者邱舒婷 攝

      仲愷瀝林君子營村改造后的小公園。

        惠陽區周田村的“四小園”打造也是如此。周田村黨總支副書記葉貴勇指著改造前后的對比圖說,過去,村內不少區域都被居民用來堆放雜物,后來動員村民清理,打造成“四小園”。目前,在周田,已有3處閑置荒廢土地被改造成了“小公園”,建成“小菜園”“小果園”“小花園”20余處,讓村子的衛生死角轉變為各具特色的小景觀。村容村貌的改變,離不開村民的支持。葉貴勇說:“村民看到變化后,都積極參與,幫助清理,建好后大家也都積極維護好。”大塘公園的建設就是一個很好的例證。該公園在建造過程中,涉及到部分村民的土地和果樹,村民都無償貢獻,助力公園的建設。

      四小園建設為博羅縣長寧鎮松樹崗村的人居環境增色。

      四小園建設為博羅縣長寧鎮松樹崗村的人居環境增色。

        在博羅縣,村民一如既往地支持“四小園”建設。泰美鎮赤嶺村不斷激發鄉村振興內生動力,組織群眾以及志愿者開展“四小園”建設,持續推進人居環境整治提升,讓村民共建共享美麗鄉村、共促鄉村振興。“我們以‘村民出勞力、村里出材料’為工程主線,做好‘四小園’的建設。”博羅縣柏塘鎮小洞村黨支部書記、村委會主任黃志雄介紹,為實現長效管護,該村與村民簽訂環境承諾書,并在村內進行每月一次的獎勵評比,激勵村民積極自主地維護環境、參與建設,通過實際參與調動整體群眾的積極性。

        生態宜居是鄉村振興的內在要求,從村容整潔到生態宜居,反映了農村生態文明建設質的提升。“四小園”為生態宜居添精彩。在其建設過程中有效地推進了鄉風文明建設,促進了鄉村治理。

        統籌 惠州日報記者李燕文

        采寫 惠州日報記者朱麗婷 彭紅霞 黃尉宏 許文昌 邱舒婷 魏怡蘭 李燕文

      編輯:任己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