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我國確立“力爭2030年前實現碳達峰,2060年前實現碳中和”的目標后,全國各地各行業積極行動。日前,廣州市委常委會召開會議,要求按照中央決策部署及省委省政府工作要求,加快經濟社會發展全面綠色轉型,為全國全省實現碳達峰、碳中和目標作出貢獻。黃埔區、廣州開發區率先行動,出臺國家級經開區首個碳中和專項政策。本期觀點邀請知名經濟學家劉世錦詳細解讀碳達峰和碳中和背景下的粵港澳大灣區綠色轉型機遇和廣州轉型重點。
2020年下半年至今,中國多次提出2030年實現碳達峰和2060年實現碳中和的目標,多部委出臺行動方案、數十省市“十四五”規劃給予關注,粵港澳大灣區的廣州、深圳等城市提出率先實現碳達峰,為碳中和積極發揮作用。
全國政協經濟委員會副主任、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原副主任劉世錦5月27日接受南方日報采訪時表示,綠色轉型既是更符合可持續發展要求的綠色發展方式對傳統工業化方式的變革和升級,更是在傳統發展賽道之外,找到一條增強國家競爭優勢的新賽道。
“30、60”目標是挑戰也是機遇
在碳達峰和碳中和背景下,“30、60”目標既是粵港澳大灣區實體經濟綠色轉型的挑戰,也是機遇。
劉世錦表示,從宏觀上看,現在中國人均碳排放達到7噸以上,超過英國、法國等歐洲國家。在碳達峰前,排放增加空間不大,否則碳中和難度就會增加。同時,中國人均GDP1萬美元左右,歐盟國家3-4萬美元,但中國2035年人均GDP要達到中等收入國家水平,到2050年要達到發達國家水平。既要馬兒跑得快又要馬兒少吃草、少排放,甚至零排放,傳統高排放高增長的道路走不通,低碳排放低增長道路不愿走,只能走減碳和增長雙贏的新路。
在劉世錦看來,這并不意味著悲觀,重壓之下必須要轉型,轉型以后反而會出現新優勢。他舉例說,一是粵港澳大灣區作為后來者,很多產品沒有達到歷史需求峰值,可以用綠色產品替代。比如在廣州占重要地位的汽車產業,美國每千人車輛保有量845輛,歐盟是423輛,中國才173輛,在用新能源汽車替代方面,發達國家重置成本或者沉沒成本很高,我國綠色轉型成本較低。二是粵港澳大灣區仍然保持高速增長,綠色產品創新和推廣市場范圍大,具有成本優勢、需求優勢和技術積累優勢,進而能撬動創新。在現有的車道里想超過先行者很難,綠色轉型正是一個換賽道的新機遇。
“綠色轉型、實體經濟和制造業轉型,從根本上說是需要一套新的綠色技術驅動,需要大規模系統性換技術。”劉世錦提出,綠色技術和以前技術是不同的,一是高技術含量和高生產率,技術水平一定要排在前面的;二是少排放或者零排放;三是與傳統企業相比,具有低成本競爭力,這三個目標要同時實現。比如目前廣州光伏發電成本持續下降,日益在與傳統燃煤發電成本競爭方面萌發優勢。
劉世錦還建議,粵港澳大灣區的城市可建立碳賬戶。每一級政府、每一個企業、每一個人有一個賬戶,對排放多少碳、減多少碳進行核算,確定責任,市場交易將更加活躍。
從結構性潛能角度看新支柱產業機遇
粵港澳大灣區重視綠色轉型,廣東省和廣州市“十四五”規劃均把智能和新能源汽車作為支柱產業,從結構性潛能角度能看出其中的機遇。
劉世錦分析說,我國過去30多年的高速增長期,動能主要來自于房地產、基建、出口等結構性潛能,但現在已經逐步放緩甚至消退。而在中速增長期,我國一年的新增量依然相當于一個澳大利亞的經濟總量,這個新增量更多來自于與中速增長期相配套的結構性潛能。
他提出,開放型、內需為主的國內大循環需要“1+3+2”的結構性潛能擔當主角。“1”指以都市圈、城市群發展為龍頭,為下一步中國的中速高質量發展打開空間,提升要素集聚效率,在今后五到十年,提供70%—80%的增長潛能。“3”指在實體經濟補上我國經濟循環過程中基礎產業效率不高、中等收入群體規模還不夠大、基礎研發能力不強的三大短板。“2”指以數字經濟和綠色發展為兩翼,形成中國具備一定優勢的全球性新增長潛能。
劉世錦進一步解釋說,結構性潛能有希望在智能和新能源汽車領域“變現”。碳達峰和碳中和對汽車消費結構、產業結構帶來的影響是長久的、巨大的。
第一,前景變好。隨著交通基建進一步優化,包括廣州都市圈在內的各種“1小時”都市圈里,相當一部分交通功能將用智能和新能源汽車滿足。第二,成本降低。隨著基礎產業效率提升,將降低汽車產業生產、使用的成本。第三,市場變大。現在講中國是最大消費市場,一般是指4億中等收入群體。如果把眼光放到未來有望進入中等收入群體的4-5億人,中等收入群體擴大是智能和新能源汽車需求消費增長的重要來源,而廣州、深圳等城市是中等收入群體擴大的主力軍。第四,技術升級。現在大力發展的數字經濟,將成為智能和新能源汽車的電動化、智能化、共享化良好基礎。
采取更有力措施促進綠色消費
綠色消費是綠色發展的第一動力。但數據分析表明,近年來消費領域的綠色轉型要慢于生產領域,已成為綠色發展的短板。
劉世錦建議把綠色消費和生活方式問題置于更加突出的戰略地位,并采取更有力度和針對性的政策舉措。
第一,“十四五”期間,應當鼓勵大幅提升全社會綠色消費意識,大幅增加綠色消費產品供給,初步形成綠色低碳節約的消費模式和生活方式,基本建立激勵約束并舉的綠色消費政策體系,為改善生態環境、實現高質量可持續發展提供重要內生動能。
第二,將衣食住行用游作為推動綠色消費的重點領域。開展從倉儲—運輸—零售—餐桌全鏈條的反食物浪費行動,全面推行綠色餐飲外賣;引導新建建筑全面執行綠色建筑標準,在老舊小區改造中推行綠色建筑標準,全面推動綠色建筑設計、施工、運行;鼓勵步行、自行車和公共交通等低碳出行方式,加大新能源汽車推廣力度,鼓勵公交、環衛、出租、通勤、郵政快遞、物流等領域新增和更新車輛采用清潔能源汽車;鼓勵消費者選用節能家電、綠色建材;制定發布綠色旅游消費公約和消費指南。
第三,按照供給側與需求側共同發力、激勵約束并舉、政府企業消費者共建共治共享的原則,構建綠色消費政策體系。通過財稅價格等政策,激勵消費者的綠色消費意愿和行為。建立完善建筑、交通、能源、物流等領域綠色消費激勵政策。
第四,加強促進綠色消費的基礎設施和能力建設。構建綠色消費統計制度,推動綠色消費數據的監測、收集和評估。建立綠色消費信息平臺,發布綠色產品和服務信息,提高綠色產品生產和消費的透明度,提高綠色產品與服務的有效供給。在政府支持下搭建具有全國性影響力和統一適用標準的數字化綠色低碳生活方式平臺,用以支撐消費者個體和團體的綠色低碳行為。
第五,發行綠色消費券,倡導推廣綠色生活方式。在應對新冠疫情沖擊刺激消費的過程中,可發放用于綠色產品和服務的綠色消費券,引導綠色消費成為社會時尚。建立面向社會公眾的綠色消費激勵和懲戒制度,加強綠色消費信息披露和公眾參與。
(南方日報記者 蘇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