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
惠城區橫瀝鎮抓好公益性崗位開發安置工程,90名就業困難人員統一上崗就業
“這個寒冬在家門口就業就是最大的溫暖”
12月1日,惠城區橫瀝鎮90名就業困難人員統一上崗就業。“在這個寒冬,能在家門口就業就是最大的溫暖。”羅小光是在公益崗位上受益的一員,因病返鄉的他一度感到迷茫無助,現在重新上崗成為一名護田員,對生活又充滿了希望。
就業事關百姓福祉,一頭連著千家萬戶、民生冷暖,一頭連著共同富裕、社會發展。
“百千萬工程”的深入推進實施,為鄉村就業困難人員帶來了曙光。惠城區橫瀝鎮作為全市“百名公益性崗位”開發安置工程的試點區域,通過“一站式”就業服務,做好公益性崗位開發服務樣板工程,切實抓好困難群眾的兜底性就業保障工作。
就業幫扶更精準,送崗上門更溫暖。橫瀝鎮按照“因村設崗、因需設崗、以崗定員”原則,部門和村居通力合作,從報名到上崗,為困難群眾提供悉心優質服務,共開發各類鄉村公益性崗位100個,錄用安置90人,實現開發崗位數和錄用人工數“雙提升”。
按需設崗
加大公益性崗位開發力度,有針對性地設置4類崗位
“就業是最大的民生。公益性崗位在救急托底助力就業困難群眾增收的同時,也緩解了基層公共服務人手不足的問題,有效提升了基層治理水平。”橫瀝鎮黨委書記汪建輝說,公益性崗位的設置能切實解決困難群眾的就業需求。
村里的發展需要什么崗位?群眾的就業需求是什么?二者該如何有效結合?
自從橫瀝鎮被確定為“百名公益性崗位”開發安置工程的試點區域,該鎮就成立了工作專班,迅速組織各村(社區),對轄區內就業困難人員、有勞動能力和就業意愿的脫貧人口進行全面摸底調查和宣傳發動,掌握符合鄉村公益性崗位安置標準的就業需求和就業意愿。
秉持“因村設崗、因需設崗、以崗定員”的原則,通過核實就業意愿、培訓需求、技能水平、崗位需求等詳細信息,橫瀝加大了公益性崗位開發力度,有針對性地開發了鄉村綠化、鄉村保潔、護田、群團工作等4類崗位共100個,其中設置鄉村綠化崗位40個、鄉村保潔崗位40個、護田崗位20個。
公益崗位“兜底線、救急難”。“公益性崗位不僅兜底安置就業困難人員,還有效增強了公益崗位在基層事務處理中的服務效能。”橫瀝鎮有關負責人說,公益性崗位首次設置了鄉村護田崗位,護田員每天上崗對自己負責區域的農田進行巡邏,觀察作物的生長情況,在巡邏過程中關注農戶生產情況和困難,并向他們宣傳環保知識和農業可持續發展的重要性,推動“人人都是護田員,資源保護人人抓”的理念深入人心。
“約150人報名參加,通過復審認定符合就業困難人員身份認定的有102人。”橫瀝鎮有關負責人說,最終按照個人申請、審核、公示、鄉鎮審批、區級備案等程序招聘,90名就業困難人員被錄用,并于12月1日統一上崗就業。
“整個招聘過程堅決杜絕優親厚友,確保符合政策規定,接受群眾監督。”該負責人稱,為加強對鄉村公益性崗位在崗人員管理,防止福利化傾向,將嚴格按照“誰用人、誰管理”的原則,要求村“兩委”每月對崗位人員進行一次考評,形成考核意見,作為發放崗位補貼的依據,對考核不合格人員及時進行退崗補聘。
優質服務
“一站式”幫扶困難群眾實現家門口就業
說起公益性崗位政策,被幫扶就業的困難群眾都豎起大拇指,贊嘆一聲“好”。
陳振花是橫瀝鎮水東村一名困難群眾,也是橫瀝鎮公益性崗位的受益者之一,她育有三個兒子,大兒子在橫瀝中學就讀,兩個小兒子在橫瀝中心小學就讀。
2021年,陳振花的丈夫因腦癱治療花費大量醫藥費,自此家里一貧如洗,丈夫也因病無法工作,家里的經濟重擔全部落到了陳振花的肩上。面對困境,她從未放棄,獨自擔起家庭重擔。
此次公益性崗位招聘為陳振花家庭帶來了希望。報名后,村委會全程跟蹤陳振花的就業情況,推薦符合其需求和能力的崗位。通過審核認定,陳振花符合應聘條件并成功應聘,成為一名鄉村保潔員。“如今在家門口上班,有更多時間和精力照顧家人,穩定的收入也減輕了家庭經濟負擔。”陳振花說,感謝黨和政府幫助她實現家門口就業,整個家庭更有信心面對未來。
就業穩,家家安,百業興。今年3月,惠州市委、市政府印發的《惠州市關于全面推進“百縣千鎮萬村高質量發展工程”促進城鄉區域協調發展的實施方案》明確提到,“健全縣鎮村就業公共服務體系,實施農民素質提升及農村電商、鄉村工匠、鄉土人才培育工程,建立健全教育培訓、認定管理、人才服務和政策扶持‘四位一體’銜接配套的高素質農民培育制度體系”。
汪建輝說,橫瀝鎮是惠城區面積最大的鄉鎮,也是惠州實施農村城鎮化戰略的中心鎮、城鄉融合發展省級試點。當前,橫瀝鎮以頭號工程力度高質高效推進“百千萬工程”,依托惠城高新區橫瀝分園和惠城區現代農業示范區鄉村振興產業園等兩大平臺,積極發展“惠州橫字號”電商平臺和農文旅融合產業,一體推進“活鎮興村富民”。今年前三季度,橫瀝鎮地區生產總值達19.81億元,同比增長9.2%,增速居全區第二,獲評“全國千強鎮”。
“要讓‘小崗位’發揮‘大作用’,進一步推進‘百千萬工程’在橫瀝走深走實。”汪建輝說,接下來將通過更為廣泛的政策宣傳,讓更多就業困難群眾了解政策;通過更為細致的摸排,準確掌握有就業意愿的困難群眾的真實需求;通過開發更多類型的公益性崗位,讓報名群眾有更多選擇;通過各相關部門通力合作,從報名到上崗為困難群眾提供更優質的“一站式”就業服務。
惠州日報記者謝菁菁 特約通訊員匡贇 通訊員張雅 羅會萍 金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