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說茶葉有農藥殘留?愛茶人士莫要慌

        又到春茶上市的季節了。有關茶葉農藥殘留的問題可以說從未消停,時不時就會有一些非常博眼球的帖子出來。咱們今天就來說說茶葉農藥殘留的問題到底嚴不嚴重,喝茶真等于喝農藥嗎?

        茶葉為何要用農藥?

        茶因其天然、健康的屬性廣受喜愛,甚至是不少人每天必備的飲品。飲茶者自然希望喝下去的茶綠色無污染,沒有農藥或其他有害物質,但這是不現實的。

        茶樹通常生長在溫暖潮濕的環境中,比較容易發生病蟲害,其規模化種植過程中必然離不開農藥的使用。據統計,目前茶樹或茶葉上使用的農藥有幾十種,主要是殺蟲劑、除草劑等。

        茶葉主要用些什么農藥?

        我國從20世紀50年代初開始在茶葉生產中使用農藥,至今已有60多年歷史。最開始的20年間,茶葉中使用的主要是滴滴涕和六六六等高殘留農藥,因此那個階段的茶葉中農殘水平可以說是最高的。

        后來人們逐漸認識到這些農藥會長期殘留在環境中不被降解,致使地球上幾乎每個角落都能找到其蹤影,給我們生存的環境帶來了持久的傷痛,于是各國陸續禁止其生產和使用。

        隨著社會發展,越來越多高殘留或高毒農藥被淘汰,轉而被一些高效、低毒農藥替代。茶葉也不例外,《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安全法》規定,禁止將劇毒、高毒農藥用于蔬菜、瓜果、茶葉和中草藥材等國家規定的農作物。

        茶葉上的農殘危害大嗎?

        茶葉既然施用農藥,必然或多或少會有些殘留,但有農藥殘留和農藥殘留超標是兩回事。

        國家允許在茶葉上使用的都是些低毒農藥,而且《食品安全國家標準食品中最大農藥殘留限量》(GB2763-2016)規定了48種農藥在茶葉中的限量要求,這些限量值都是根據科學的風險評估得到的,只要茶葉中的農藥殘留量不超過標準規定,對消費者而言就是安全的。

        而且,茶葉上使用的多為擬除蟲菊酯類等脂溶性農藥,在泡茶過程中能浸出到茶水中的量很有限。

        總之,有農殘不等于有危害。人體沒那么“無能”,是可以代謝掉進入體內的少量農藥或其他有害物質的,還是那句老生常談:離開劑量談毒性是耍流氓!不只茶葉,其他農產品中的農藥殘留也是如此。

        如何減少茶葉農藥殘留?

        雖說符合標準規定的合格茶葉中農藥殘留量對消費者健康是安全的,但大家肯定希望攝入的農藥越少越好。要想降低茶葉的農藥殘留,可以從以下方面入手:

        1.茶農按照國家規定使用低殘留、容易降解的農藥品種,并嚴格控制使用量。

        2.保證采茶的安全間隔期。茶葉作為一種植物,本身對農藥有一定的代謝能力,噴灑農藥后過一段時間(7-15天不等)再采摘茶葉,能使茶葉中殘留的農藥顯著減少。

        3.利用生態控制措施防治病蟲害,減少農藥使用,也將大大降低茶葉中的農藥殘留。

        4.消費者應購買正規廠家生產的茶葉。(文/王小丹博士 指導/馬冠生博士)

      編輯:任己章
      分享到:
      上一篇:
      分享到:

      查看所有評論網友評論

      所有評論僅代表網友觀點,與今日惠州網無關。發言最多為2000字符(每個漢字相當于兩個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