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1萬元買來的寒假實習或是“貼金”騙局

        寒假到來,不少大學生選擇利用假期實習,以提升工作能力并豐富自己的簡歷。日前,有不少學生反映,有中介表示可以通過“付費實習”直通名企,標榜著“無風險,來一個推一個,成功率100%”,要價7000元以上。

        這究竟是一條怎樣的產業鏈?是否有學生愿意為此“掏腰包”?其中有無“貓膩”和風險?記者為此進行了調查采訪。

        現象

        付費實習“叫價不菲”

        “普華永道的管理咨詢崗”“聯合利華的遠程PTA”“京東技術部遠程實習”……近日,記者收到報料,有多家中介機構正以付費實習項目招徠大學生。記者添加了其中的中介人員微信,在他們朋友圈看到發布的涵蓋互聯網、快消、廣告、投資等不同行業的各種實習產品。

        “付費一定能遠程實習。”中介人員介紹,實習以小組形式線上進行,企業的實習導師會根據學生的學業背景布置不同難度的任務,所做內容與實地實習從事的工作類似,如生產經營活動案例分析、復盤模擬等。

        從多家機構的報價來看,付費遠程實習的價位在一萬元左右。比如,某大型互聯網公司產品經理助理崗收費8000元/月,某大型廣告公司市場部的崗位是10000元/月。某機構還聲稱,也可通過付費實地實習,價格要35000-50000元。

        付費實習能否拿到用人單位開具的實習證明?大部分中介表示,遠程實習一般不走人事流程,沒有實習證明,但實習結束后,實習老師會根據學生表現出具推薦信;而實地實習則有望拿到人事部門開具的實習證明。

        曾就職留學中介機構的知乎答主“大欣V”向記者透露,不走人事系統的遠程實習多為企業員工個人與中介機構合作開發的“創收項目”,通常企業本身并不知情。同時,市面上還存在不經人事部門的實地實習,這種崗位一般是“小黑工”。“很多公司在某個項目期間異常繁忙,員工立即找個‘小黑工’過來,比走公司的正規流程要及時得多。”大欣V介紹說。

        說法

        付費實習有法律風險

        廣東某家中介公司的咨詢顧問告訴記者,今年寒假在該公司購買遠程實習項目的學生約有40人,“購買對象大多數是簡歷比較單薄,暫時找不到高質量實習的學生,他們可通過遠程實習填補簡歷空白,讓這段經歷成為一個跳板,從而提高自己的求職競爭力。”

        記者留意到,出于留學申請關注付費實習的學生不在少數。正準備申請留學的紫文(化名)表示,她從留學中介人員的朋友圈里獲悉付費實習項目,中介會根據簡歷和意向協助其選擇最適合的實習。“但有公司的人事部門稱,只有經過正規渠道才能有實習鑒定。”考慮到這類實習不是企業官方發布的,加上費用高昂,紫文最終放棄了付費實習的念頭。

        暨南大學經濟與社會研究院副院長盧晶亮認為,出現付費實習的現象是因為目前學生的求職壓力增大,普通學校的大學生想要拿到熱門行業、企業的實習資格比較困難,一些中介機構利用這部分學生的心理進行牟利。

        廣州市人大代表、廣州市律師協會副會長、廣東省人大常委會立法咨詢專家林泰松律師指出,根據《職業學校學生實習管理規定》,職業學校和實習單位要依法保障實習學生的基本權利,不得通過中介機構或有償代理組織、安排和管理學生實習工作;根據《教育部關于加強和規范普通本科高校實習管理工作的意見》,嚴禁委托中介機構或者個人代為組織和管理學生實習工作。“因此,‘付費實習’一定程度上擾亂了國家對于大學生實習管理的社會秩序,屬于行政法規禁止的行為。”林泰松說。

        林泰松還表示,如果實習關系不被人事系統認可或未出具實習證明,存在用人單位拒絕承認實習關系的風險,屆時如果與用人單位發生糾紛(例如意外傷害索賠糾紛),用人單位將以此拒不承認。另外,單位在員工入職時會對其申報的個人信息進行審查,如大學生在簡歷中寫了該段實習經歷的,則屬于個人虛報入職信息的行為,一經審查發現,可能面臨不予錄用或被解除勞動合同的法律風險。

        “建議大學生增強自身法律意識,擦亮雙眼,避免上當受騙。如受騙應保全證據(付款憑證、銀行流水、聊天記錄、宣傳資料等),積極維權。”林泰松提醒。

        提醒

        簽三方協議可保障權益

        記者聯系中介提到的某知名互聯網公司,該公司招聘團隊回應稱:從未與任何第三方機構或個人進行過任何類似形式的合作,公司內亦無收費的實習生項目,所有正式實習都通過該公司招聘平臺發出。

        該公司提醒:目前市面上出現的諸多“收費內推”“收費實習”等均為騙局,廣大學生謹防上當受騙,如有經歷類似事件可通過該公司官方平臺舉報。

        廣東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相關負責人建議,大學生找實習單位應通過學校統一組織或者經學校同意,學校、實習單位、學生簽訂三方協議,這種實習可以得到法律保障。

        到名企實習是否真的能為簡歷“貼金”?千職鶴聯合創始人謝坤燊表示,企業在招聘實習生和員工時,面試官會深入地對某段實習經歷提出疑問,如發現這段經歷對學生來說幫助不大,那么實習企業含金量再高也不能為其加分。“作為用人單位,希望雇傭有真正技能、能帶來價值的人,而不是做過‘大’項目的人。付費實習的市場行為反映了急功近利的需要,對于社會發展是不健康的。”

        謝坤燊認為,學生在實習的過程中除了學習運用專業技能解決問題外,還應思考未來適合怎樣的工作,企業的價值觀和工作氛圍是否與其匹配。

        盧晶亮建議,大學生對自己的職業生涯要有長遠規劃,對自身的能力也要有正確評估。“一方面學校的就業服務機構應該發揮更大作用,提供更多實習信息,另一方面學生要多利用一些社會網絡,比如學長學姐的實習信息交流群。”

      編輯:朱冰
      分享到:
      上一篇:
      分享到:

      相關新聞

      查看所有評論網友評論

      所有評論僅代表網友觀點,與今日惠州網無關。發言最多為2000字符(每個漢字相當于兩個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