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手繪了一本書,記錄了和病魔抗爭的點點滴滴

        在醫(yī)院里,每天都會迎來形形色色的患者,他們帶著病痛和焦慮,懷揣著對醫(yī)生的希望與信任,期待能得到治愈,重拾健康。

        本期要給大家分享的,是一本飽含情感的手繪本背后的故事。

      繪本記錄了醫(yī)生給予的鼓勵和安慰。

        一天,惠州市第一人民醫(yī)院甲狀腺外科主任醫(yī)師羅文勇和往常一樣在門診坐診,患者小李(化名)滿臉惆悵地拿著一張彩超結果走進了診室,原來她在外院體檢做甲狀腺彩超時,發(fā)現了甲狀腺右側葉長了一個V類結節(jié),有較高的惡性風險。

        羅文勇向小李講解了甲狀腺結節(jié)的相關知識,告訴她這種結節(jié)的惡性風險程度較高,建議積極干預治療。但是面對未知的疾病和即將到來的手術,小李的眼神中充滿焦慮和迷茫。“在她離開門診時,我輕聲對她說別擔心,這對我們來說是很常見的一種疾病,治療方式多樣,同時還能達到微創(chuàng)和美容的效果,預后也很不錯,不用太焦慮。”羅文勇表示,自己的話讓小李原本懸著的心稍微安穩(wěn)了一些,最終她決定通過手術積極治療。

        手術過程非常順利,小李的恢復情況也很好。出院的時候,她告訴羅文勇,要把自己整個患病就醫(yī)的心路歷程通過繪畫的方式展現出來,制作成一本手繪本。

      面對手術時的緊張。

        “說實話,當時我對于她說的手繪本并未在意,只當是她隨口一說,沒想到她將這件事牢牢記在了心里,并且付諸了行動。”羅文勇說,之后每次復查的時候,小李也會常常提起這本手繪本,“她有時候會說自己畫的進度,有時候會聊對畫面的想法,也會吐槽制作及出版過程中的艱難。”

        終于,在某一天,她帶著完成的手繪本來到了市第一人民醫(yī)院甲狀腺外科診室。

      記錄了住院環(huán)境氛圍。

        幾十幀的畫面里,凝聚了小李對疾病的想象,記錄了她接受治療時的情感與思考。據悉,作為一個非專業(yè)手繪人士,為了讓手繪本更加完美,她多次找人排版、調色、編輯,將其編輯成冊。作為一名非專業(yè)人士,這個過程并不容易。羅文勇回憶,自己曾在小李的朋友圈里看到她的感慨:“我只想出個手繪本,為什么就那么難!”但即便困難重重,她始終沒有放棄,這種堅持,如同她在面對病魔時的堅強意志。

        畫冊中記錄了她自己就醫(yī)的故事,還有和主診醫(yī)生羅文勇、嚴立君以及護士們的互動。精美的一本手繪本在甲狀腺外科的每一位醫(yī)護人員手中傳閱,深深打動每一個人。

      術后醫(yī)護人員的關心。

        “這遠不止是對我們醫(yī)療工作的肯定。”市第一人民醫(yī)院甲狀腺外科主任王希說,這本手繪本,是從患者的心理角度出發(fā),展現了他們在面對疾病時的真實感受。這也讓醫(yī)務人員更加明白,作為醫(yī)護人員,不僅要治療患者的身體疾病,更要關注他們的心理健康。

        相關鏈接:

        近年來,受甲狀腺疾病困擾的人群并不少,關于甲狀腺結節(jié)的話題更是屢屢登上各網絡平臺的熱搜。

        事實上,甲狀腺結節(jié)在臨床上很常見且絕大部分為良性,只有5%~10%的甲狀腺結節(jié)為惡性,也就是甲狀腺癌。一般通過超聲影像學分為Ⅰ類—V類,不同的分類代表著不同的惡性風險程度。

        羅文勇介紹,對于甲狀腺癌,其實患者也不用過于擔心,因為即使是惡性的甲狀腺結節(jié),目前的治療方式也很多樣,絕大部分不僅能做到根治性切除,還能兼顧微創(chuàng)和美容的效果。只要積極治療,大部分預后良好。

        惠州日報記者李春鳳 通訊員王運廣 程秋伊

        繪本作者供圖

      編輯:洪東晗
      上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