刻畫“新”年味、古國尋蹤、非遺集市……春節期間,惠州各地歡樂祥和,惠州博物館、惠州科技館等場館推出各類特色活動,營造出濃濃的節日氛圍,讓市民和游客感受到濃厚的文化味道。
市博物館特展入選春節100大熱門展覽
“非常值得來參觀打卡,寧靜的博物館讓我體驗了深厚的歷史底蘊!薄皩硖帲!`婁’古國讓我看到惠州更久遠的過去,祝福惠州明天會更好!痹诨葜莶┪镳^一樓臨時展廳留言墻上,貼滿了觀眾留言便條,這是它們對古國尋蹤——“縛婁”與惠州先秦考古發現展的肯定。
春節前夕,惠州博物館成立45周年特展“古國尋蹤——‘縛婁’與惠州先秦考古發現”開幕,惠州博物館匯集了廣東省博物館、博羅縣博物館、龍門縣博物館等多家文博單位所藏的惠州先秦時期考古出土文物及標本120多件,為廣大觀眾策劃了一場尋覓“縛婁”古國的文化之旅。
新中國成立以來,博羅梅花墩窯址、銀崗遺址、橫嶺山墓地、曾屋嶺墓地,龍門廟山遺址等一系列先秦考古發現,出土大量精美的銅器、陶器、原始瓷器、玉石器,匯聚成嶺南青銅時代的亮點,鐫刻著“縛婁”古國的印記,訴說著獨屬于東江的文明記憶。
春節期間,市民在惠州科技館游玩。本組圖片 惠州日報記者楊建業 攝
在展覽現場,觀眾可以看到平時難得一見的橫嶺山墓地出土的西周青銅甬鐘、公莊陂頭神春秋編鐘以及各類陶器,探尋陶器紋飾夔紋的文化內涵,更是可以敲打仿制編鐘,奏響“鐘鳴鼎食”氣象。
“此次特展猶如一把時光鑰匙,帶觀眾穿越回先秦時期,探尋神秘的縛婁古國!笔胁┪镳^相關負責人介紹,從精美的青銅器到古樸的陶器,每一件展品都承載著歷史的厚重,讓觀眾感受到惠州地區先秦時期的燦爛文明。
記者了解到,為慶祝市博物館成立45周年,惠州博物館還特意準備了10萬張“古國尋蹤——‘縛婁’與惠州先秦考古發現”特展紀念票免費發放給游客朋友,春節期間,每天發放200張,受到追捧。
近日,博物館頭條公眾號發布全國百大展覽,惠州博物館“古國尋蹤——‘縛婁’與惠州先秦考古發現”、“東江流域的文明——惠州歷史陳列”入選2025年度春節期間100大熱門展覽。
非遺集市吸引市民游客走近非遺
歡樂中國年,民俗的風景不可或缺。
春節期間,市博物館聯合漳州市博物館推出跨年特展刻畫“新”年味——漳州木版年畫藝術展。漳州木版年畫為第一批國家級非遺,以其歷史悠久、題材廣泛、風格獨特、影響深遠而為世人矚目,一大批漳州木版年畫精品,喜慶應景,為惠州市民帶來不一樣的新年閩南味。
在惠州博物館,市民體驗編鐘(仿制)演奏。
在朝京門的惠州古城記憶展廳內,游客市民透過年畫看中國。春節期間,省博物館、省流動博物館主辦,市博物館承辦的年畫里的中國展覽在此開展,與廣大市民游客一起歡度蛇年新春,獻上一道節日文化大餐。
記者了解到,該展覽精選各地傳統年畫,以主題敘事,分為“年畫·神祇·人物”“年畫·風物·勞作”“年畫·故事·戲曲”三部分,薈萃眾多傳統精品年畫,展現中國人對宇宙萬物的傳統認知,以及中國人的生活理想與精神圖譜。
刺繡、彩瓷、龍門農民畫、門神拓印……春節期間,東江民俗文物館精心籌備多場民間傳統工藝現場教學體驗活動,營造歡樂祥和的節日氛圍,與市民游客共同開啟一場別開生面的文化藝術之旅。
從年初一至年初七,東江民俗文物館還舉辦熱鬧的非遺集市,糖畫、中國結、剪紙、編繩、串珠、拓印、冰糖葫蘆、押花等活動,有吃有玩,互動性強,吸引市民游客在春節假期走近非遺、感受非遺。
第一次在惠州過年的東北人李先生說:“2025年春節是首個非遺版春節,在惠州過年,各類民俗活動精彩紛呈,讓我感受到南方濃郁的年味。”
隕石科普展融入春節文化元素
“你看,這是天上的流星,讓我們許個新年心愿。”在惠州科技館“星來運轉——隕石主題科普展”展廳內,來自博羅園洲的市民朱女士帶著小孩近距離感受隕石的獨特魅力,共同探尋宇宙的無限奧秘。她和孩子一起寫下心愿,貼在隕石展廳,期許新年愿望成真。
惠州科技館內,新年氣氛濃郁,設置多處蛇年新春打卡點,在春節前還特別開設“星來運轉——隕石主題科普展”。本次展覽由惠州市科學技術協會指導,惠州市科技館主辦,深圳化石隕石博物館協辦,以隕石為核心,融入春節傳統文化元素,為公眾帶來了一場豐盛的科普盛宴。
記者了解到,該展覽分星語心愿、星源探秘、觸手星輝、星跡尋蹤四個部分,其中,“星語心愿”將新春新年愿望與隕石巧妙結合,既創意十足又浪漫溫馨,讓觀眾在真正的“星星”面前許下美好愿景;“星源探秘”展區則深入剖析了隕石的起源,引領觀眾追溯其神秘身世;“觸手星輝”讓觀眾有機會近距離接觸隕石實物,親身感受宇宙的浩瀚與神秘;“星跡尋蹤”展區則帶領觀眾踏上探尋隕石蹤跡的奇妙旅程,領略宇宙的無窮魅力。展覽將持續至2025年4月30日。
市科技館相關負責人介紹,春節期間,市科技館舉辦10多場科普活動,讓市民朋友感受春節氛圍,享受科學樂趣。
惠州日報記者侯縣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