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省首個!惠州市地名文化公園建成

      原標題:

      惠州市地名文化公園建成

      為全省首個以地名文化為主題的公園

        1月12日,全省首個以地名文化為主題的公園——惠州市地名文化公園正式竣工啟用。

        公園位于惠州學院東北門外,占地9000多平方米,以“地名文化”為核心,通過融合園林景觀、歷史文化、民俗風情等元素,全面呈現了惠州的自然地理和深厚人文歷史。

      惠州市地名文化公園內書卷式設計的文化長廊。

        地名文化公園設計精、巧、雅

        邁入市地名文化公園,只見嵌有4米多長的青花瓷西湖景觀撲入眼底,通過青花瓷獨特韻味將惠州西湖秀美風景雅致地展現在眼前。

        公園廣場呈現出惠州地圖形狀,精選了70多個具有惠州特色的“五類地名”:歷史人文古色地名、綠色生態地名、紅色革命地名、藍色海洋地名及工業地名,為市民提供一個了解惠州歷史、感受地名文化魅力的新平臺。這里不僅是文化愛好者的寶地,也是每一位市民了解惠州、感受惠州的絕佳場所。

        市地名文化公園的設計可謂匠心獨運,作為公園投資、設計、建設單位,市民政局相關負責人介紹,公園有精、巧、雅三個特點。

        整體規劃布局“精”,充分凸顯地域性。公園以南北方位為軸線,以“惠州地圖”的總體形狀作為公園廣場的核心建筑,以“東江、西枝江”為公園小道連通全園的地名景點。公園內設置了兩座精巧別致的六角亭,一座為“福彩亭”,宣傳福彩公益文化理念;一座為“三杰亭”,紀念廖仲愷、鄧演達、葉挺三位惠州籍革命先烈。連接惠州學院的地名文化墻長88.7米,設計為書卷式的文化長廊,對應36個地名故事并配上攝影圖片,主要展示各縣(區)具有鮮明地域特色的惠州地名景點。

        地名景點設置“巧”,充分融入標志性。公園圍繞橋堤、小道、亭子、河流等,錯落有致分布惠州的名山大川、江海河瀑和有特色的工業地名等。首批遴選的七十余處標志性地名巧妙融入其中,如東江、西湖、巽寮灣、雙月灣、三門島、澳頭港、羅浮山、南昆山等。公園的主景區——文化廣場,以惠州地圖形狀作廣場的鋪裝,并設置彩色的燈光帶環繞,晚上亮燈后,惠州地圖在公園中熠熠生輝、美輪美奐。

        設計觀感體現“雅”,充分凸顯文化性。公園以地名文化為核心,融入園林景觀、歷史文化、民俗風情、生態環境等眾多元素,讓人們快速了解惠州的地理地貌和自然景觀,以及歷史中具有較大影響的人物、事件、建筑等文化內涵。同時,在地名文化中,融入書法藝術、北宋年間的東平窯陶瓷文化、東坡文化等惠州文化元素。如67米長的東坡文化墻,深入挖掘蘇軾寓惠2年7個月發生的有標志性的事件,并請本土畫家繪圖燒制瓷畫作品,配以地名故事。

        逛公園了解惠州地名知識

        了解一座城市,往往從地名開始。地名是非物質文化遺產的重要形態,是社會風貌和時代演進的重要見證,具有歷史文化、審美符號等多重價值。

        2022年,國務院頒布實施《地名管理條例》,強化對地名文化傳承、保護和挖掘。惠州有2000多年的歷史文化,挖掘惠州深厚的地名歷史文化底蘊,打造地名文化公園是保護和傳承惠州地名文化,提高公眾對惠州地名文化的認知和理解,提升城市文化軟實力的重要舉措。

        市地名文化公園由市民政局投資、設計、建設,惠州學院提供場地,項目從2022年10月起立項、報建、設計等,2024年經市政府批復同意,同年6月動工建設,2025年1月10竣工。

        該公園的建成,受到了廣大市民的歡迎,市民紛紛認為公園既美麗又有內涵。寒假剛開始,不少孩子便在公園里玩耍、欣賞。惠州學院大四學生曾伊杰在公園里邊欣賞邊拍照,“有這樣一個公園,可以讓本地人、外地人更好地了解惠州的地理文化、歷史人文,認識惠州。”

        文/圖 惠州日報記者馬海菊 通訊員蔡思波

      編輯:任己章
      上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