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
院士專家企業精英獻策惠州新材料產業園招商引資及創新發展
突出園區特色,推動產業鏈創新鏈融合發展
“石化新材料產業有規模,規劃有高度,我非常看好石化新材料產業未來的發展,如果惠州新材料產業園有需要,我愿意參與進來支持惠州石化新材料產業創新發展。”俄羅斯自然科學院外籍院士、深圳大學教授陳光明說道。“建議惠州加強規劃引領,圍繞新一代信息技術、新能源汽車、低空經濟、人形機器人、生物制造等重點領域的關鍵材料開展產業鏈創新鏈布局。”中國化工經濟技術發展中心咨詢處處長程麗鴻說道……
1月7日上午,在“面向全球、惠聚未來”惠州新材料產業園高質量發展研討會上,來自全國各地的院士專家、企業及化工園區管理精英共聚一堂,圍繞“充分發揮大亞灣石化區原料優勢和粵港澳大灣區市場優勢,加快建設國內一流的新材料產業基地、粵港澳大灣區新材料科技創新基地,助推惠州打造廣東高質量發展新增長極,建設全球石化產業高地”主題,把脈新材料產業發展趨勢,為惠州新材料產業園高質量發展建言獻策。
惠州新材料產業園高質量發展研討會現場。 惠州日報記者張藝明 攝
關鍵詞:招商引資
加強與跨國化工企業、機構對接交流
“去年,我們公司荷蘭總部接待了17個中國地市政府代表團。很多化工領域的跨國公司也期盼與中國地方政府開展更多互動交流,探尋合作發展機遇。”在研討會上,阿克蘇諾貝爾大中華區政府關系總監屠芳洲結合自身對國際化工行業的觀察,建議惠州在招商引資中加強與跨國化工企業、國際化工行業機構的對接交流。
他舉例稱,可以學習參考上海、寧波等城市做法,借助歐盟商會等具有外資背景的商協會以及上海進博會、國際化工新材料展覽會等大型展會,開展積極主動、精準專業的洽談交流,并結合惠州石化能源新材料產業集群、電子信息產業集群對化工新材料的需求,以構建產業互補、商業資源互換等方式開展精準專業的招商引資。
“建議惠州政府、企業組成考察交流團,希望通過我的穿針引線促進惠州跟荷蘭的化工跨國企業開展高層次的深度交流互動,展示惠州石化新材料產業的實力、潛力及發展規劃,我特別期待能促成這樣的好事盡快發生。”屠芳洲說道。
廣東宇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胡先念、中化能源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助理趙文明不約而同地建議招商引資要向招商引“智”轉變。他們指出,當前化工新材料行業結構性矛盾突出,部分成熟產品產能過剩導致內卷嚴重,但同時也存在不少對外依存度較高的高性能產品,迫切需要開展技術創新。胡先念認為,如果企業自己研發新產品可能要10多年時間,建議招商引資時搭建平臺幫助企業對接科研院校等機構資源,幫助企業引進國內外先進技術,促進產學研用協同發展。
趙文明建議在招商引資時堅持國家戰略產業發展導向和新興產業驅動導向,招引具有前瞻性、引領性的項目,“選企業時更多是選團隊,重點關注專精特新等創新型企業。”他點贊惠州新材料產業園布局了一塊區域用于建設科技創新平臺。他提出,不同企業體量不同,科研創新需求不同,建議惠州統籌融合創新資源,加強與科研院校和大型研發機構對接,提高企業對科創平臺的利用效率,降低企業在科研方面的共性投入,支撐企業和園區創新驅動發展。
“參觀惠州新材料產業園時,感受到惠州石化產業注重產業鏈招商,這樣很好。”俄羅斯自然科學院外籍院士、深圳大學教授陳光明表示,園區擁有完整產業鏈本身就具備較強競爭力,別人想學想挖會比較困難,非常看好惠州石化新材料產業未來的發展。他同時表示,自己正在開展高分子材料基礎研究,非常愿意助力惠州新材料產業園高質量發展。
關鍵詞:規劃引領
前瞻布局產業新賽道
研討會上,中國化工經濟技術發展中心咨詢處處長程麗鴻表示,廣東省聚集了全國30%以上的低空經濟企業,制造了全國40%的智能手機、50%的工業機器人和25%的新能源汽車,這些對廣東省石化新材料產業市場起到很大的支撐作用。
“廣東具有廣闊的石化新材料市場、優越的地理位置和清晰的戰略定位、高遠的發展目標,已經形成全球科技創新高地和新興產業重要的策源地。”程麗鴻表示,去年工信部等9部門聯合發布《精細化工產業創新發展實施方案(2024—2027年)》,明確提出到2027年培育超過500家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創建20家以上以精細化工為主導、具有較強競爭優勢的化工園區,形成大中小企業融通、上下游企業協同的創新發展體系。
“未來產業、新興產業的發展將不再是僅拼規模,而是拼科技創新、利潤效率。”惠州新材料產業園作為位處大灣區的化工園區,具有稀缺性,建議惠州統籌石化區和新材料產業園產業基礎,結合大亞灣石化區原材料優勢和華南廣闊的市場需求優勢,圍繞新一代信息技術、新能源汽車、低空經濟、人形機器人、生物制造等重點領域的關鍵材料開展產業鏈創新鏈布局。
上海化學工業區管委會副主任朱斌則表示,全國化工園區多達數百個,惠州新材料產業園區的發展一定要突出特色。他和南京江北新材料科技園管辦副主任章碩明不約而同地建議產業園要從價值鏈出發,關注聚合物等新產品、新產業賽道和未來產業發展所需,開展前瞻性的產業布局。章碩明更建議產業園規劃建設聚合物改性創新研發中心,助推產業高質量發展。
“上次來時惠州新材料產業園還是一片平地,昨天參觀現場,有些企業已經投產了,很多項目在建,再過一年產業園肯定會再上一個大臺階。”中國石油和化學工業聯合會副會長傅向升建議惠州開展新材料產業高端化、差異化布局,聯動大亞灣石化區開展高端化研究、綠色化轉型、數字化升級,打造全球石化產業高地。
惠州日報記者馮麗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