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
廣深佛惠莞中智能網聯新能源汽車產業集群入選2024年國家先進制造業集群名單
六市聯手打造世界級智能網聯新能源汽車產業集群
惠州日報訊 (記者謝寶樹 通訊員吳國志)日前,工業和信息化部公布2024年國家先進制造業集群名單,35個集群成為國家先進制造業集群,其中廣深佛惠莞中智能網聯新能源汽車集群入選,成為今年廣東省唯一入選的國家先進制造業集群。
據悉,加上2022年入選工業和信息化部國家先進制造業集群的廣佛惠超高清視頻和智能家電產業集群,至此,惠州超高清視頻顯示、智能網聯汽車兩大優勢產業鏈,雙雙入選國家先進制造業產業集群。
此次由廣州市、深圳市、佛山市、惠州市、東莞市、中山市聯合培育的智能網聯新能源汽車產業集群將堅持“三縱(乘用車、商用車、公用車),三橫(電動汽車、無人駕駛汽車、氫燃料電池汽車),三核(核心技術、核心資源、核心平臺)”的汽車產業集群發展思路加快打造世界級汽車產業集群。
集群主導產業規模實力全國領先
產業集群是產業現代化發展的主要形態,是提升區域經濟競爭力的內在要求,也是現代產業體系建設的主要內容。為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關于加快培育壯大先進制造業集群的決策部署,早在2019年,工業和信息化部就開始搭建集群間相互比拼的“賽場”,從不同行業領域內的領先者中,按照統一的評價標準,選出能承擔國家使命、代表我國參與全球競爭合作的國家先進制造業集群。
近年來,廣東省堅持制造業當家,統籌要素資源,全力打造汽車等十大戰略性支柱產業集群。目前,廣深佛惠莞中智能網聯新能源汽車產業集群的主導產業規模實力全國領先。2023年,該集群實現汽車產量超500萬輛,占廣東省96%,占全國16.6%。其中,實現新能源汽車產量近240萬輛,占全國25%。集群汽車制造業統計口徑擁有規上企業4223家、主導產業產值1.85萬億,擁有比亞迪、廣汽傳祺、廣汽埃安、小鵬汽車、廣汽本田、廣汽豐田、東風日產、一汽大眾、一汽解放、華為等龍頭企業。
六市產業鏈錯位發展
廣深佛惠莞中智能網聯新能源汽車產業集群在整車、零部件等方面主導產品知名度和市場占有率全國領先。比如,在零部件方面,華為、德賽西威、華陽集團、億緯鋰能、欣旺達等優勢智能網聯新能源汽車零部件企業聚集,擁有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215家、制造業單項冠軍企業27家。
其中,一批惠州企業在智能網聯汽車細分領域市場占有率拔得頭籌。如德賽西威的智能座艙域控制器、智能駕駛域控制器和車載顯示系統國內市場占有率均居第一,華陽集團的車載抬頭顯示(HUD)產品國內市場占有率居第一。
經過多年發展,六市已形成涵蓋整車制造、關鍵零部件相對完整的產業鏈。如廣州、深圳以整車制造及智駕算法、軟件為核心,惠州、東莞以汽車電子為基礎,佛山、中山重點是傳統及新能源零部件產業,產業鏈有序競爭、錯位發展,上下游企業間互動活躍,如小鵬汽車與億緯鋰能等龍頭企業間深度合作,積極營造良好企業梯隊和產業生態。
根據工業和信息化部的要求,省工業和信息化廳將加大對國家級集群建設的政策支持力度,引導技術、資金、人才等各類創新資源要素向集群匯聚,推動國家級集群之間、國家級集群與省級集群之間的交流合作,促進跨區域協同發展,提升區域產業競爭力。
惠州上榜中國智能網聯汽車產業50強城市
近年來,惠州堅持制造業當家,聚力打造電子信息等產業集群,以打造國內一流數字產業基地為目標,鍛長板、揚優勢、育新板、優平臺,大力發展智能網聯汽車等五大主導產業,先進制造業的核心作用持續增強,新質生產力加快培育發展。
惠州市與深圳、廣州、佛山、東莞等地市共同上榜了2023中國智能網聯汽車產業50強城市,是全國重要的汽車電子生產基地。在智能駕駛(雷達、定位和攝像頭)、智能座艙、車載通信系統和汽車線束產業等環節具有較強優勢,集聚了德賽西威、華陽集團等一批有影響力的重點企業,擁有45家產業鏈企業。
市工業和信息化局有關負責人表示,為推動智能網聯等產業發展,2024年以來,該局牽頭編制實施《惠州市打造國內一流數字產業基地實施方案》《惠州市貫徹落實廣東省發展新一代電子信息戰略性支柱產業集群行動計劃分工方案》等政策措施,鼓勵企業在本市轄區內積極開展智能網聯汽車道路測試、示范應用等工作。
2022年12月,惠州市東江智能網聯汽車運輸服務有限公司在仲愷區中韓(惠州)產業園起步區試運行自動駕駛公交線路,采取通勤和定點模式運行,分別開通“社溪線”和“宏溪線”兩條線,配備L4級自動駕駛微循環公交車12輛和隨車安全員16人。自線路試運行以來,已累計安全運行里程超50萬公里,日均客流量約200人次。
據介紹,億緯鋰能、德賽西威、華陽集團等惠州企業還入選2024中國汽車供應鏈百強,其中德賽西威還是我省智能網聯汽車產業鏈“鏈主”企業。此外,惠州還有住潤電裝、住成電裝、東風本田汽車零部件、博實結等其他數十家汽車產業鏈企業,與國內眾多車企形成了緊密的協同關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