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業銀行惠州分行精準賦能“海上糧倉”建設

      原標題:

      藍?棄 “金”潤漁歌
      農業銀行惠州分行精準賦能“海上糧倉”建設

        有豐饒海洋資源的惠州,是發展海洋牧場的天然戰場。從淺灘的初步探索到深海的全面進軍,惠州的海洋牧場正經歷著從傳統漁業“靠天收”的被動模式,向現代漁業“智慧養”的高效模式的轉變。昔日單一的海上捕魚作業,如今已升級為涵蓋水產精深加工、現代物流服務以及休閑漁業體驗在內的多元化產業體系。一幅幅向著“深藍”進發的漁業興盛圖景,正在惠州沿海徐徐展開。

        向海圖強,金融為基。近年來,圍繞金融支持鄉村振興、海洋經濟等重點領域,農業銀行惠州分行(以下簡稱“惠州農行”)主動探索金融支持海洋牧場發展的新路徑,引導資金向海洋領域流動,確保產業鏈與資金鏈的緊密對接,實現海洋產業的綠色發展。

        截至11月末,惠州農行已累計投放海洋牧場行業貸款近8億元,服務各類海洋牧場主體上千戶,“藍色金融”服務走在全市同業前列。

        漁海融“金” 共筑藍色糧倉夢

        在惠東縣平海鎮碧甲小澳,海島旅游的蓬勃發展持續吸引著絡繹不絕的游客,而海產品養殖則作為一股強勁動力,驅動著當地經濟的快速前行。這里,正是廣東曾騰輝海洋科技有限公司掌舵人曾遠輝夢想揚帆起航之地,也是他傾盡心力構建的藍色家園。

      惠州農行主動探索金融支持海洋牧場發展的新路徑。

        早在2008年,曾遠輝憑借其豐富的海膽養殖與出口經驗,創立了曾騰輝海洋科技有限公司,專注于海膽、蝦、花螺等優質海產品的精細化養殖。隨著歲月的積淀,公司的海膽養殖基地、花螺養殖場、高標準高位池蝦場及海產品深加工工廠逐一落成,共同構筑起曾騰輝海洋科技穩健發展的堅實基石。依托深厚的養殖底蘊、前沿的養殖技術,以及優異的產品品質,公司逐步蛻變成為集海水養殖、海產品加工、市場營銷及國際貿易于一體的省級農業龍頭企業。

        企業的茁壯成長,離不開金融“活水”的精準灌溉,尤其是對于深耕海產品養殖領域的企業而言,資金的支持更是至關重要。五年前,曾騰輝海洋科技在邁向更高層次發展的道路上遭遇了資金掣肘。為了擴建養殖基地,同時確保飼料采購、員工薪酬發放及日常運營管理等核心環節的順暢進行,曾遠輝主動尋求惠州農業銀行的幫助。

        在了解到曾騰輝海洋科技的迫切需求后,惠州農行迅速行動,派遣專業團隊深入企業調研實際情況,為曾騰輝海洋科技提供了總額為300萬元的農村個人生產經營循環貸款方案,及時有效地緩解了企業的資金壓力。

        “農行的貸款利率優惠、審批流程高效、服務質量上乘。真正做到了急企業所急,想企業所想!痹h輝對惠州農行給予了高度評價。得益于這筆資金支持,曾騰輝海洋科技順利完成了養殖基地的擴建工程,養殖技術實現了顯著提升,并大幅擴大了海膽、蝦、花螺等優質海產品的養殖規模。

        時至今日,曾騰輝海洋科技的養殖面積已擴大至320畝,總投資額超過億元大關,年產量更是喜人:蝦產量約60萬斤、海膽產量約6000斤、花螺產量約10萬斤。產品暢銷福建、浙江、香港、深圳、廣州、汕頭等地,贏得了廣大消費者的廣泛好評與信賴。

        對于未來,曾遠輝滿懷信心與憧憬,計劃充分利用平海海域得天獨厚的水質資源,進一步擴大花螺養殖規模,并致力于打造更具市場競爭力的海產品品牌。他坦言:“我們特別聘請了花螺養殖領域的資深專家,對方認為我們這里的水質條件非常適合花螺養殖。我也非常期待惠州農行能夠繼續深化對我們的支持!

        蠔田生“金” “貸”動赤岸蠔農富

        歲末寒冬之際,生蠔迎來了最為豐腴美味的季節。在惠東縣鐵涌鎮赤岸村鄰近的考洲洋海域,漁民們駕駛著小船,在密布的蠔排間靈活穿梭,捕撈起一只只飽滿肥碩的生蠔。與此同時,在岸邊,滿載生蠔的大型貨車絡繹不絕地駛出,將這份海洋珍饈送往四面八方。大棚內,農婦們正熱火朝天地工作,熟練地分離蠔肉與蠔殼,準備將這份大海的饋贈送往各地餐桌。每逢周末,眾多游客專程從東莞、深圳等城市趕來,只為品嘗這獨具風味的赤岸蠔。

        赤岸村,這個總人口僅為2600余人的小村落,卻憑借生蠔養殖產業聲名遠揚,年產值高達近1.3億元。據赤岸村黨總支副書記方新平介紹,赤岸村的生蠔養殖歷史可追溯至清朝嘉慶年間,距今已有超過200年的悠久歷史。如今,生蠔養殖已成為鐵涌鎮深入推進“百千萬工程”的重要支撐,為赤岸村帶來了可觀的經濟效益。

        “我帶著生蠔去參加農產品成果展,大家都說太好吃了!”方新平自豪地說。考洲洋得天獨厚的地理環境和優異的水質條件,賦予了赤岸蠔獨特的口感和品質。赤岸蠔憑借個頭碩大、味道鮮美的特點,早已成為當地的一張“金名片”。目前,赤岸蠔已成功申報為“惠州市名優農產品”和“廣東省名牌農產品”,并正在申報國家地理標志保護產品。

        然而,早在2019年以前,赤岸村的蠔民們還面臨著諸多困境。由于農村住房土地多為集體所有制,村民難以提供銀行認可的足額抵押擔保,導致通過銀行貸款養蠔困難重重。資金大多依賴個人積累,在資金短缺時,只能向民間高息借貸或與投資商合作。“很多蠔民辛苦勞作一年,大部分收益都被投資商拿走了。”方新平無奈地說道。

        2019年,赤岸村迎來了轉機,成為惠州農行的定點幫扶村。該行工作人員多次深入赤岸村調研后,發現了生蠔產業的巨大潛力,并嘗試探索“黨建+信用村”的合作共贏模式。依托“惠農e貸”產品,將養殖戶納入白名單管理,實現批量管理與授信。如今,赤岸村村民通過手機銀行就可以實現貸款的隨支隨用,這對于長年從事海上作業的蠔民來說,徹底解決了辦理貸款遇到的時間和空間難題,極低的利息也大大降低了資金使用成本。

        “農行真的非常支持我們,從個人養殖戶到合作社,都為我們提供了全方位的資金支持。”方新平感慨地說。從最初的5萬元貸款,到如今個人養殖戶可獲得約30萬元的貸款,合作社更是能申請到200萬元的貸款額度。這些資金有效解決了村民購買蠔苗、投資養殖設備等面臨的資金難題。

        據統計,近兩年來,惠州農行已累計為鐵涌生蠔養殖戶投放貸款833筆,總額達7523萬元。其中,共涉及養殖農戶137戶,投放貸款金額3307萬元;葜蒉r行將金融服務切實延伸到村、到戶,為當地蠔農擴大養殖規模、進行科學養殖和管理提供了有力支持。如今,赤岸村生蠔養殖畝產量已達到約500斤,村民收入大幅提升,更為鐵涌鎮的鄉村振興事業注入了勃勃生機。

        惠州日報記者伍磊

        農業銀行惠州分行供圖

      編輯:洪東晗
      上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