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州:34名愛心企業家結對持續資助32名困難學子圓大學夢

      原標題:

      市關工委聯合惠州市心連心公益協會實施“真情助學 關愛后代”育才工程

      結對持續資助32名困難學子圓大學夢

        “叔叔,您好!終于能當面跟您說聲謝謝了。”近日,惠州市關心下一代工作委員會聯合惠州市心連心公益協會共同主辦“真情助學 關愛后代”育才工程受助學生座談會暨助學金發放儀式,座談會現場,受助學生紛紛真情致謝。

        心連心同獻愛心,手牽手齊伸援手。2021年7月,惠州市心連心公益協會積極響應市關工委倡議,34名企業家會員奉獻愛心,開展結對資助幫扶,為當年考上本科院校的32名困難學子獻上真摯的關懷,3年來,他們用愛托起學子們的夢想和希望。

        34名愛心企業家結對幫扶32名困難學生

        “2021年暑假,我等來了廣東金融學院的錄取通知書,本該高興的事情我卻怎么也高興不起來。”來自惠東的溫同學回憶,數千元的入學費用對別人來說可能不算什么,但對她而言不是小數目,“全家就靠母親一人勞動維持,兩個妹妹還在上學,實在沒辦法湊齊。”

        就在一家人一籌莫展之際,溫同學從一個長輩那了解到惠州市關工委系統開展的助學活動,通過惠東縣關工委對接,她順利成為惠州市心連心公益協會資助對象,每年秋季開學的時候,就會收到惠州市心連心公益協會賬戶轉來的5000元助學金。

        “關愛困難家庭孩子,是我們的重點工作之一。”市關工委常務副主任張月國說,2021年,全市關工委系統認真調研,嚴格篩選,在各縣(區)確定32名困難高考優秀學子為助學對象,并向社會發出“育才工程”助學活動倡議。

        在孩子們求學路上碰到困難之際,惠州市心連心公益協會主動認捐,并在協會專門成立了關心下一代工作委員會,發動34名愛心企業家以一幫一、一幫多或多幫一的方式,結對32名學生開展為期四年的資助幫扶,給予每位學生每學年5000元的資助款。今年是開展助學活動第四個年頭,目前已完成資助金額64萬元。

        “育才工程”助學活動,采取的是“關工委組織、慈善組織發動、愛心人士出力”的辦法。通過前期的充分調查、公開公示及村(居)把關、鎮(街)關工委審核、縣(區)關工委復核的嚴格流程,把真正需要幫助的困難學子納入資助對象。

        同時,惠州市心連心公益協會采取結對持續幫扶的形式,及時收集整理困難學子的基本情況、資助需求及內心感受等,交給對應資助人,不僅為資助人提供了直觀的感受,也確保了愛心款項“捐當其用”。

        每一份善意都是愛心的傳遞

        雪中送炭給人溫暖,播撒希望令人感動。愛心助學活動就像一縷縷溫煦的陽光,溫暖了一顆顆滿懷希望的心。

        在愛心的溫暖和鼓勵下,一個個困難學子丟掉了思想包袱,全身心投入學習,好消息也接踵而來。

        “我參加了很多比賽獲得不少獎項,還榮獲了學校的優秀學生獎學金。”

        “我認真學習專業知識,積極參與一些課題研究,理論水平和實踐能力都得到了提升。”

        “目前我正在廣州一家會計師事務所實習,積累相關工作經驗,同時準備參加銀行系統的招聘考試。”

        ……

        人們常說,“知識可以改變命運”。雖然現在學子們尚未走出校園,但對這句話已經有了切身感受。

        “雖然我們不能選擇自己的出身,但我們可以選擇自己要過的人生。”受資助學子謝同學說,有了這筆愛心資助,他能心無旁騖地專注學業,為今后的發展打下良好基礎,相信有朝一日,“知識可以改變命運”這句話能夠在所有受資助學子身上成為現實。

        助學傳善舉,愛心顯真情。其實,學子們取得的每一點進步和成長,就是對資助人最大的欣慰。

        此次資助了2名學子的愛心企業家劉林發,是惠州市心連心公益協會發起人、榮譽會長。“我資助他們,不僅是物質上的支持,更是對他們的期望和信任。”劉林發說,看到學子們一點一滴地成長,他心里也特別高興,“希望他們要懂得感恩,當然不是感恩于我個人,而是回報社會,將愛心傳遞下去。”

        惠州市心連心公益協會常務副會長李錦明小時候家境貧寒,受助學子的困難讓他深有體會。“唯有持續學習,才能與時俱進,不被社會淘汰。”他希望通過助學的方式,激勵孩子們珍惜學習機會,不斷充實自己,用知識改變命運。

        愛心無門檻,每一份善意都是愛心的傳遞。在“育才工程”助學活動中,對所有資助人來說,獻出一份愛心,就是傳遞一份希望和溫暖,讓世界更加充滿愛。

        協會助學項目共計幫扶學生1748人

        “協會成立之初,就致力于助學工作,但這是我們第一次采用結對持續幫扶的形式來開展,所以也在不斷探索前行。”惠州市心連心公益協會秘書長劉佳敏說,協會在建立和完善可持續的公益捐贈—受托機制基礎上,探索建立從“助學”到“助心”的公益轉化機制。

        劉佳敏表示,協會秘書處保持與受資助學生的溝通聯系,并及時了解學生在校學習生活情況和內心的真實想法,“在征得受助學生與資助人雙方同意后,秘書處為他們搭建了溝通橋梁,力求達到精準助學、精準幫扶的目的。”

        誠然,愛心助學也并非只有送錢送物一種方式。給困難學子提供物質資助,固然是一種貼心的助學舉措。但是,每個人的家庭情況不同、自身特點不同、發展訴求不同,只有在精確了解每個家庭、每個學生情況的基礎上,才能達到精準助學的目的。

        不少愛心企業家表示,助學的方式有很多種,如幫助學子們開展職業規劃指導,或者為他們提供勤工儉學機會、實習就業崗位等,讓困難學子通過自己的勞動獲得資助,這樣不僅在物質上對學子們有幫助,又能讓他們得到更多接觸社會、投身實踐的鍛煉機會。

        常懷從善心,樂為施德人。惠州市心連心公益協會自成立以來,一直致力于助學興教,關心下一代工作,目前開展有“育才工程”“獎教獎學”“愛伴同行”“助學興教”等眾多助學項目。截至2024年5月底,這些項目共計幫扶學生1748人,投入善款約205萬元。

        “在愛心助學的路上,我們的腳步不會停歇,會走得更遠。”惠州市心連心公益協會關工委主任廖盛峰說。

        惠州日報記者歐陽成 駱國紅

      編輯:任己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