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州市第六人民醫院:定格最美“醫”瞬間,致敬生命守護者

      原標題:

      定格最美“醫”瞬間,致敬生命守護者

      惠州六院醫務工作者以仁心仁術詮釋“敬佑生命、救死扶傷、甘于奉獻、大愛無疆”的崇高精神

        他們,以精湛的醫術為刃,斬斷病痛的侵襲;以高尚的醫德為燈,照亮患者心靈的黑暗;以貼心的服務為橋,連接起生命與健康的彼岸。

      惠州市第六人民醫院。

        今年8月19日是第七個“中國醫師節”,主題是“崇尚人文精神,彰顯醫者仁心”。在這個充滿敬意與感恩的節日里,記者深入惠州市第六人民醫院(以下簡稱“惠州六院”),用文字和鏡頭記錄下那些默默無聞卻光芒萬丈的醫者身影。他們用精湛的醫術、高尚的醫德和貼心的服務,筑起生命的防線,詮釋“敬佑生命、救死扶傷、甘于奉獻、大愛無疆”的崇高精神,讓愛與希望在這里綻放。

      吳慧忠。

        放射科主任 吳慧忠

        在醫學影像中搜尋“希望之光”

        在黑白的光影世界里,敏銳捕捉每一個“疑點”。在一張張黑白膠片、一幀幀無聲圖像中,惠州六院放射科主任吳慧忠三十年來日復一日、年復一年,用“火眼金睛”發現病灶,為臨床醫生明確診斷提供依據,幫助患者恢復健康,重燃生活希望。

        醫療界流行這樣一句話:“診斷治療,影像先行。”

        醫學影像對于疾病的早期發現、精準定位、精準定量、精準定性、疾病分期、預后判斷及療效評估等,具有至關重要的作用,是患者“看病”、臨床醫師診療不可或缺的重要方法,其作用類似于偵察兵。

        1994年從廣州醫學院影像學專業畢業后,24歲的吳慧忠進入了惠州六院的前身惠陽市第一人民醫院工作,將青春注入影像事業,用心服務好每一位患者,精心診斷每一張影像片子。

        在放射科的辦公室,吳慧忠身穿整潔的白大褂,鼻梁上架著一副半框眼鏡,鏡片后是一雙充滿睿智與溫和的眼睛,洞察每一個細微的醫學影像細節,傳遞對患者的無盡關懷和理解。

        辦公桌上放著兩個屏幕顯示影像片子,在吳慧忠眼里,這些醫學影像片子“會說話”,通過黑白語言,傾訴身體中的病癥。他猶如一名“偵察兵”,在復雜的黑白影像間“突擊”,于細微之處找出威脅患者身體健康的“元兇”。

        10余年前,一名30來歲的男子阿明(化名),經常在進食后一兩個小時內,出現胡言亂語的癥狀,且體重異常上升,被認為患有精神疾病。在家人的陪同下,這名男子輾轉多家醫院治療,被診斷為患有胰島素瘤。這種瘤是胰腺β細胞過度分泌胰島素形成的,表現為低血糖癥,患者可能會出現意識障礙、精神異常。

        腫瘤切除是治療胰島素瘤的首選方法,但在手術過程中未發現阿明病灶的位置,進行術中B超檢查仍然沒有找到明確病灶,最后不得不縫合切口,待傷口愈合后出院休養。后來醫院新購了一臺當時最先進的CT機,阿明再次到醫院做了檢查。

        吳慧忠仔細看了阿明之前的片子,再對比新拍的片子,最終在胰頭鉤突處發現了一個僅8毫米大小的病灶,相當于一只螞蟻的大小,為阿明找到了胰島素瘤的“元兇”。正是吳慧忠的這一關鍵發現,為外科醫生的手術提供了關鍵指引,阿明再次進行了手術,切除了病灶,恢復健康。

        放射科是一座橋梁,連接著醫院不同的科室。吳慧忠說,從醫30年,他一直在惠州六院工作,見證了醫院和放射科的發展,從縣級醫院發展為三甲醫院,放射科設備也更為齊全和完善。放射科是一門復雜、多交叉的學科,囊括“從頭到腳”的多種疾病,要融會貫通各學科知識,才能更好地從影像片子中找到病灶,更要一直處于學習狀態,才能提升診療水平,更好地服務群眾。

      張繼友。

        ICU負責人 張繼友

        修煉內功守護患者健康

        “今早測的血糖值多少?”“降下來了,才六點幾。”在惠州六院ICU,張繼友到住院病人床邊查看血糖數據,詢問患者阿霞的飲食和生活情況。“不要急,請相信我們,血糖一定可以控制好的。”面對因不了解病情而著急的患者,張繼友耐心講解糖尿病患者應注意的事項,并聆聽每位患者的生活習慣,給予控糖建議。

        幾天前,阿霞住進了惠州六院ICU,因自行停止服用降血糖藥物兩個月,血糖值不斷升高,出現了惡心嘔吐、嗜睡、昏迷等癥狀,于是立即到醫院住院接受治療,在醫護人員精心照料下,血糖指標逐漸恢復正常,即將出院回家休養。

        今年55歲的張繼友是惠州六院ICU負責人,從醫31年,“患者重獲健康,是我最大的幸福”是他的醫者仁心所在。他每周固定出診兩天、在病房工作三天,還出診無假日門診,未發生過醫療差錯和醫療糾紛。院內每遇到復雜疑難的搶救病例,他總是隨喚隨到;出于對工作的熱愛,他很少休假外出,近10年來每年從事臨床工作50周以上。

        多年以來,張繼友深得患者信賴,十年、二十年一直找他看病的“老病友”比比皆是。上述住院治療糖尿病的阿霞,就是這樣的“老病友”,定期復診的她“會想盡辦法掛上張主任的號”。他視患者如家人,為了方便與患者之間的聯系,張繼友創建了病友微信群,與患者常年保持聯系,耐心解答各種疑問,日積月累便成了患者口中的好醫生。

        在他看來,滿足群眾用最少的錢獲得最滿意的診治才是“以患者為中心”的最好詮釋。因此,他在診療過程中問診、查體細致入微,確保診斷準確,檢查、檢驗降到最少,用最合適的藥物,竭力讓患者少“走彎路”,把患者的每一分錢都用在刀刃上。

        人體的內分泌系統在調節機體代謝、生長發育、生殖衰老等過程中起著重要的作用。糖尿病在內分泌科的疾病里屬于比較常見的疾病,當前糖尿病患病率顯著增加,原本常見于老年人的2型糖尿病,如今也有越來越多年輕人患上。在臨床工作中,張繼友發現很多患者對疾病的認識不足,讓他非常著急。

        “當醫生的確很累,但再累也要認真干,要不斷學習提升自己,將來為患者提供更好的服務。”張繼友說,無論何時,他仍會繼續努力工作,希望利用自己三十余年來儲備的知識,做一些科普視頻、寫一些科普文章,做一個醫學科普知識的傳播者。

      羅麗紅。

        中醫科負責人 羅麗紅

        用“針”功夫傳承中醫藥文化

        她手法沉穩,眼神專注,手執銀針,銀輝在指尖閃爍,不偏不倚、恰到好處地扎入患者的穴位,猶如細雨滲入泥土,無聲無息。小小銀針在她的手里,游走于人體經絡之間,效如桴鼓,立起沉疴,讓患者的病痛很快有所緩解。

        這般“飛針”場景,每天都在惠州六院中醫科上演,身懷“針”功夫的人,正是中醫科負責人羅麗紅。

        四年前,惠州六院成立中醫科,大力推動中醫科發展,發揮中醫藥在優勢病種和優勢環節上的作用,在門診、病房等診療工作中導入中醫會診等服務,突出“中西醫結合”綜合運用。兩年前,正在創“三甲”的惠州六院向社會招賢納士,綜合素質兼優的羅麗紅成功應聘并擔任中醫科負責人。

        在她的帶領下,惠州六院這個最年輕的科室很快打響了名堂,逐步完善亞專科建設,開設了中醫內科門診、兒科門診、婦科門診和針灸推拿門診等多個專病專業門診,承擔全院34個臨床科室的中醫會診工作,在內外科常見病及多學科疑難危重病等方面發揮中醫優勢,切實為臨床解決難題。

        陳阿姨右肩膀疼痛,半個多月沒法舒展,疼痛還影響了她的睡眠。為了緩解疼痛,她曾到私人診所“按摩”,不料癥狀加重,在他人推薦下找到羅麗紅醫生求診。詳細檢查后,羅麗紅診斷她為右肱二頭肌肌腱炎,于是進行肩三針及經絡辨證取穴治療。經過一個療程的7次治療后,陳阿姨的疼痛明顯緩解,活動也有明顯改善。

        前來看病的患者都對羅麗紅贊不絕口,她的醫術通過口口相傳獲得了越來越多病人的信賴。羅麗紅帶領科室醫師運用多種傳統方法集中攻關頸肩腰腿痛癥、關節炎及中風病等,重點解決區域內常見病、多發病,致力于使用價廉、療效好的適宜技術解決患者病痛。

        尤其是以羅麗紅為主力的針灸推拿門診,治好了無數沉疴頑疾和疑難雜癥,具有較高的聲譽和影響力,惠州六院中醫科也從“冷門”科室變得炙手可熱、“一號難求”。

        步入杏林十余年,羅麗紅勤耕不輟,精業篤行,憑借自己過硬的專業知識和一顆赤誠的心,?為患者減輕病痛,帶去希望與溫暖,?成為他們康復之路上堅實的保障。“中醫藥是我們中華民族的瑰寶,把中醫藥這一祖先留給我們的寶貴財富傳承好、利用好是我們每一個中醫人的使命和責任。”羅麗紅說。

      鄧海澤。

        麻醉科醫生 鄧海澤

        為每一次手術順利“護航”

        俗話說,開刀去病,麻醉保命。麻醉醫生雖非操刀者,但日常工作也絕非“扎一針”那么簡單,這背后的壓力和風險是常人難以想象的。麻醉科醫生就好比“幕后英雄”,以悉心細致的術前準備、術中監護、術后疼痛治療等服務,為每一次手術的順利完成“護航”。

        回顧從醫15年的經歷,惠州六院麻醉科醫生鄧海澤說:“與其他科室相比,麻醉科很多時候像個‘陪襯’,很少能被患者記住。但救死扶傷并不一定需要鮮花掌聲,患者‘術后醒來,生命體征一切正常’就是最有成就感和幸福感的時刻。”

        “如履薄冰”是鄧海澤成為一名麻醉科醫生的最直觀感受。十年前,一場普通的腫瘤切除手術,憑著職業的敏感,鄧海澤發現這個患者的瘤體“不一般”——是嗜鉻細胞瘤。這是一種起源于嗜鉻組織的腫瘤,患者會有陣發性或持續性高血壓、頭痛、心悸、出汗及代謝紊亂等癥狀。

        受限于當時的醫療設備,術前并沒有發現是嗜鉻細胞瘤,術中患者血壓突然升高,風險急劇增大……鄧海澤冷靜喊停手術,并及時調整麻醉方案,手術醫生再進行下一步操作,最終手術進展順利。事后,這個案例被反復討論,同事們都很佩服他的精準與果斷。

        在醫療領域,80歲被認為是手術難度跨越的一個分水嶺,90歲以上患者的手術有著更加難以想象的困難和不可預知性,常被認為是手術禁區。“醫者仁心,有時候也會到禁區里闖一闖。”鄧海澤說。

        今年7月初,一位98歲高齡的老人,因膽總管結石伴膽管炎發作,繼發急性胰腺炎入院,急需取凈膽管內結石,疏通膽道才能根本性解決問題。可術前評估表明:患者超高齡,且合并較多基礎病,麻醉存在極高的挑戰和風險,可能面臨感染性休克、肺栓塞、腦梗塞、呼吸循環衰竭等致命風險。

        但這并沒有讓鄧海澤犯難。為保障手術安全順利實施,鄧海澤詳細了解患者身體情況,制定專門的麻醉方案,科室同事還進行了充分討論。他帶領麻醉團隊為高齡患者手術麻醉、保駕護航,術中精準控制麻醉藥物用量和時機,最后手術、麻醉、護理醫療團隊密切協作,90分鐘完成手術,讓患者轉危為安,家屬感激不盡。

        去年9月~11月,鄧海澤赴貴州黔西南州貞豐縣人民醫院開展幫扶工作,開展13場業務學習和培訓,通過規范圍術期全麻用藥、術后采用多模式鎮痛,患者復蘇時間由以往的78分鐘縮短至35分鐘,加快了復蘇室周轉及促進了患者快速康復。

        他還將麻醉可視化技術留在了貞豐,從單一的阿片類藥物走向多模式鎮痛,減少了術后惡心嘔吐癥狀的發生。

      何宇勝。

        急診醫學科救護隊組長 何宇勝

        與死神賽跑的“生命衛士”

        急診醫生是生命健康24小時的守護者。

        在急診醫學科這個永遠不會休息的科室里,必須有醫生24小時嚴陣以待,時刻準備應對未知的危情。因此,苦與累也成了急診醫學科和急診醫生的代名詞。惠州六院急診醫學科救護隊組長何宇勝當了20多年“急診人”,無怨無悔,默默奉獻,將滿腔醫術、一腔仁心用在搶救患者、贏得更多寶貴時間的第一線。

        救護車的呼嘯聲、擔架的穿梭聲、病人的痛苦呻吟和家屬的焦急等待,是眾人印象中的急診醫學科日常。這個醫院危急重癥病人最多、病種最復雜的地方,是診治、搶救任務最多、最累的科室之一,需要過硬的業務技能和強大的心理素質。

        曾經,何宇勝有機會轉崗,但他放棄了,“這里很鍛煉人,救人很有成就感”。在這里,每時每刻都會有新的病人接踵而至,也源源不斷地有“舊”病人轉出。何宇勝憑借過硬的醫學專業技術和急救能力,為許多人開辟了生命之門。

        他深知作為危重患者被送來醫院的第一站要承擔多重責任,有的大出血,有的心臟驟停,有的瞳孔散大……門外是家屬哀號哭泣的聲音。何宇勝總能臨危不亂,堅持一遍遍地心肺復蘇,為患者找回呼吸與心跳……“不到最后一刻,絕不能輕言放棄,這就是急診科醫生的共性。”何宇勝說。

        在急診醫學科,何宇勝目睹過不少急性心梗、腦梗的患者無力回天的場景,看著一個個鮮活的生命離去,他覺得自己更有義務將急救知識傳授給更多人,讓大眾掌握這項本領以便急時所用。

        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近年來,他積極投入急救知識普及培訓,利用休息時間,到惠陽市政廣場參加惠州市紅十字醫療救援志愿服務隊惠陽區分隊組織的急救知識培訓活動,多次受邀到政府部門、企業工廠、學校、社區等進行科普授課,教授急救技能。

        “急診人有急診人的情懷、急診人的使命。”何宇勝不太會豪言壯語,只會用“沖鋒在前”來彰顯使命。2020年初,面對突如其來的新冠疫情,他主動請纓去惠州機場接回惠陽首例疑似病例。今年,在首屆惠州馬拉松賽醫療保障工作中,他也因貢獻突出獲得“首屆惠州馬拉松賽醫療保障突出貢獻醫師”稱號。

        統籌 梁洪浪 黃尉宏

        采寫 惠州日報記者黃尉宏 李芳娟 通訊員郭金璇

        圖片 惠州日報記者許文昌

      編輯:羅秋玲
      上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