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
廣東惠州和貴州黔西南共建山地特色高效農業書寫“美荔傳說”
惠州荔枝,千里入黔結碩果
一株荔枝苗,在廣東惠州生根發芽,在貴州黔西南抽枝結果。
這個夏天,貴州省黔西南州冊亨縣北盤江邊,“美荔傳說”荔枝園一片郁郁蔥蔥,紅彤彤的果實掛滿枝頭,果農的臉上笑開了花。
900多年前,北宋大文豪蘇東坡寫下千古名句“日啖荔枝三百顆,不辭長作嶺南人”,成為惠州荔枝最有名的“廣告語”。900多年后,這抹紅色蔓延到黔西南,為當地產業發展更添一把“火”。
2022年,惠州“新農人”吳宇輝帶著技術團隊來到黔西南,通過實地調研和充分論證后,與當地村民一起,建立百畝晚熟珍稀荔枝種植示范基地。
兩年時間里,惠州人帶來的惠州優質荔枝品種,在惠州先進的種植技術呵護下茁壯成長,讓黔西南荔枝產業重啟。起點即是高端,起步即踏上發展快車道。
一顆荔枝“乘風”而來
兩地攜手共建產業,打造“甜蜜”事業
一江碧水,兩岸青山,風光秀美的北盤江沿岸,一個布依族村寨——冊亨縣巖架鎮板弄村坐落于此。村邊連片的小山坡上,一棵棵荔枝樹蓬勃生長,一顆顆荔枝紅潤飽滿。粵黔協作的“美荔傳說”正是從這里開啟。
資料顯示,黔西南荔枝種植可以追溯到明代中期,距今已有500多年歷史,但均為群眾在房前屋后零星種植。上世紀八十年代,黔西南州探索發展荔枝產業,爭取貴州省農科院支持,在冊亨縣建立荔枝引種示范園200畝。在示范園的帶動下,冊亨、望謨兩個縣又相繼發展種植荔枝3000畝。
冊亨縣高洛“美荔傳說”荔枝園占地60余畝,助推當地荔枝產業提質增效農戶增收。
“剛開始時,群眾發展信心足,效益還算可以,但多年過后,品種老化,生產的荔枝核大肉少,市場行情不好。”冊亨縣農業技術推廣中心高級農藝師王順勇介紹,荔枝賣不了錢,老百姓就疏于管理。后來,龍灘庫區下閘蓄水,淹沒了大部分荔枝產業種植區,零星剩下了三四百畝,掛果不多。
沒有更好的優質替代品種,沒有先進的種植管理技術,可以說,從本世紀初起,黔西南的荔枝產業基本處于“零敲碎打”甚至停滯狀態。
鄉村振興,產業振興是關鍵。乘著粵黔東西部協作東風,黔西南荔枝產業發展迎來轉機。
2022年7月,一群遠道而來的“客人”到訪黔西南。這個由兩地政府組織惠州農業專家、企業代表組成的粵黔協作工作組,目的就是通過考察調研,尋找合作項目,推動協作盡快落地,取得實效。
“印象中貴州多霧、有雪,能種荔枝嗎?”在惠州種了近十年荔枝的吳宇輝,對于來黔西南能做什么,心里頭沒底。抱著先看看的心態,他加入了工作組。
來到北盤江沿岸,吳宇輝看到存活著并開始掛果的荔枝,臉上的表情也從疑惑轉向驚喜。“經過向農技專家咨詢,這里是種荔枝的寶地,一下子激發了我對這片土地的向往。”吳宇輝回憶道。
貴州省亞熱帶作物研究所副研究員、國家級科技特派員盧加舉介紹,冊亨北盤江沿岸屬于低海拔、富熱量地區,全年無霜凍,從當地歷史種植情況,以及多年來開展的熱區普查、實地調研情況來看,這里的特殊氣候環境非常適宜荔枝生長。
吳宇輝了解到,貴州現有亞熱帶作物優勢區域面積600多萬畝,其中,適合荔枝種植的優勢區至少有50萬畝,分布在南、北盤江和紅水河、赤水河沿岸,僅黔西南州適合發展荔枝的優勢區至少有10萬畝。這里種植的荔枝成熟期比廣東、廣西等地晚半個月,比四川產區則早了兩個星期,具備成熟期區域優勢,正好能填補市場“空檔期”。
多方論證的結果,讓吳宇輝信心“爆棚”。他決定留在冊亨,帶來一顆荔枝,致富一方百姓,當好“甜蜜”事業的“助攻手”。
在政府部門牽線搭橋下,作為東西部協作產業合作項目之一,2022年9月,吳宇輝在冊亨成立三百顆(貴州)農業科技有限公司,啟動冊亨縣荔枝種植試點基地建設。他帶領技術團隊,和當地10多名村民一起,建立300畝晚熟珍稀荔枝種植示范基地,取名“美荔傳說”,希望以一顆小荔枝,書寫粵黔東西部產業協作美麗新篇章。
一場奔赴“美荔”相約
政策資金“硬核”撐腰,搞產業底氣更足
從無到有難,從有到優同樣難。
沖破阻礙,打開局面,先從品種入手。
從千里之外的惠州,吳宇輝帶著冰荔、掛綠、桂味、翡脆、御荔、仙進奉等16個優質荔枝品種,開啟了一場“美荔”奔赴。
在東西部協作幫扶資金的支持下,2022年,總投資300多萬元的冊亨縣荔枝種植試點基地,首期100畝建設“動起來”了:從惠州自有荔枝園快速引進種植優質荔枝品種,對原來的荔枝進行高接換種,實行智能化管理……如今,一個集“品種優質化、水肥智能化、生產機械化、管理數字化、防控綠色化”于一體的“五化”智慧果園逐漸成型。
回憶起最初改造、建設的情景,吳宇輝坦言,其難度不亞于“開荒”。
“從惠州運來的荔枝種苗,一種到地里就遇到干旱,只好翻山越嶺去找水引水。”吳宇輝說,剛開始依照老辦法在半山腰打井,因地形原因打井師傅干了5天就罷工。最后一咬牙,決定從北盤江抽水上來進行灌溉,“光這個抽水工程就投入了20多萬元,花費半年多時間。”
“美荔傳說”荔枝園早期開荒。
最難熬的是去年上半年,由于當地自然災害、次生災害頻發,再加上天氣干旱,半年多沒有降雨,用水成了最令人“頭大”的問題,最長一個月沒水可用。北盤江水面下降、小河斷流,抽水無望,基地只能用水車拉水,每天三四名工人輪流給荔枝澆水“解渴”。
冊亨縣荔枝種植基地里,工人在嫁接優質荔枝果苗。
過程雖苦,所幸始終有當地政府及林業、農業農村等相關部門的“硬核”撐腰。支持水肥一體化、無人打藥車、除草機等配套設施,支持種苗、車輛……當地政府部門有錢出錢、有力出力,這讓吳宇輝搞產業的底氣更足,發展產業的步子邁得也更穩。
荔枝園內除草。
2022年種植100畝,2023年擴種200畝,2024年計劃再種200畝……“美荔傳說”的版圖逐步擴大。
眼前的300畝荔枝種苗,經過精心培育,大部分長到了及肩高,今年第一次掛果。“因為光照時間長,晝夜溫差大,這里的荔枝和惠州一樣甜。”吳宇輝說。
一場雙向奔赴的“美荔”相約,正結出粵黔協作的“美荔”果實。
一次實踐跨越千里
深耕種業提升技術,荔枝產業注入新動能
山海協作,粵黔情深。
“以前種的是老品種,效益不好。現在團隊來支持我們,不僅發展了新品種,還教我們嫁接和管理,今年收成很好,我對未來的發展很有信心。”荔枝成熟季,位于冊亨縣高洛街道羊場村的“美荔傳說”荔枝園,游客正在采摘荔枝。看著大家品嘗爽口清甜的荔枝,當地果農鮑倫方喜上眉梢。
荔枝種植示范基地取名“美荔傳說”。
高洛“美荔傳說”荔枝園占地60余畝,是繼貴州省農科院上世紀八十年代幫扶之后,吳宇輝團隊聯合當地農戶發展起來的果園之一。
去年上半年,吳宇輝帶領技術團隊,手把手教當地農戶荔枝高接換種技術、管護技術、管理方法。盧加舉作為國家級科技特派員,今年也不定期到冊亨,與吳宇輝團隊一起,為果農提供優質技術服務。
吳宇輝(中)給村民做業務培訓。
“得益于東西部協作,我們與企業合作,對農戶進行全方位指導,共同篩選適合當地種植的荔枝新品種,進行提質增效,我們有信心推動冊亨荔枝產業高質量發展,助農增收。”盧加舉給記者算了一筆賬,荔枝屬于常綠果樹,不僅生態效益好,而且今年市場上低端品種荔枝賣10多元一斤,高端品種賣到幾十元甚至上百元一斤。荔枝畝產1000~1500斤,按照每斤10元估算,每畝產值就有1萬~1.5萬元,前景可觀。
粵黔東西部協作給當地果農帶來了新希望,推動當地荔枝產業提質增效、轉型升級、乘勢起飛。
目前,冊亨縣種植荔枝1000余畝,吳宇輝團隊對其中的500余畝荔枝進行了品種改良,預計明年開始試產,2026年進入盛果期。在他的示范帶動下,望謨、安龍、貞豐等地村民也種上了荔枝,農戶增收致富的路子越走越寬。
從惠州引種的荔枝已掛果。
作為廣東荔枝產業聯盟副理事長,吳宇輝還把多年來奔走于全國各地推廣宣傳荔枝、推動建設荔枝全產業鏈、打造荔枝品牌等經驗帶到了貴州。除了持續升級改造荔枝園,建立優質荔枝品種的種苗基地,他還計劃發展荔枝產業衍生產品,包括荔枝酒、荔枝飲料等。同時,結合荔枝文化和北盤江的自然資源,推動農文旅融合發展,與冊亨的老百姓一起把荔枝產業做好做大。
“貴州荔枝肯定會‘出圈’的!”吳宇輝語氣堅定地說。
我在一線
廣東省粵黔協作工作隊黔西南工作組冊亨小組組長,掛職冊亨縣委常委、副縣長何碧光:
優質品種助力荔枝產業升級
“日啖荔枝三百顆,不辭長作嶺南人。”東坡先生將被貶時的滿腹苦水唱成了甜蜜贊歌。如今在貴州冊亨,也能品嘗到惠州荔枝的鮮甜。
2022年,惠城區專門組織農技專家團隊到冊亨做荔枝種植發展技術調研,認為冊亨滿足荔枝種植條件,但果品質量較低。專家團隊表示,冊亨要往精品晚熟荔枝品種發展,避免與廣東乃至華南地區的荔枝同質化競爭。
在冊亨縣巖架鎮北盤江西岸的濕地公園,發揮東西部協作資源優勢,引入優質的荔枝品種和先進的“五化”智慧果園理念,打造晚熟珍稀荔枝種植示范基地,結合農文旅融合發展,必將極大推動當地荔枝產業升級,助力鄉村全面振興。
專家點評
貴州財經大學綠色發展戰略研究院院長、研究員,碩士研究生導師,貴州黔興高校智庫聯盟秘書長張再杰:
產業協作推動粵黔協作結出更多碩果
粵黔協作發軔于1996年,28年以來,廣東省對貴州發展進行了大力幫扶、傾情投入,特別是2016年7月,習近平總書記主持召開的東西部扶貧協作座談會上明確了廣東省對口幫扶貴州省,此后廣東省對貴州省經濟社會發展特別是按時高質量打贏脫貧攻堅戰給予大力幫扶,粵黔協作譜寫了東西部協作美麗篇章。
進入新時代,推進粵黔東西部協作,產業幫扶是關鍵,是推動貴州鄉村全面振興的有力支撐。惠州荔枝“落戶”黔西南,既推動了當地農業產業轉型升級,也有利于貴州現代山地特色高效農業發展,成為粵黔東西部協作助力貴州鄉村全面振興的一個生動縮影。
貴州省要利用粵黔東西部協作有利時機,立足資源稟賦,緊扣“產業”紐帶,不斷加強區域合作、優化產業布局,主動引進新技術、新品種,做好特色產業文章,讓更多類似荔枝的產業應運而生,結出更多東西部協作的幸福碩果。
惠州學院教授、廣東省農村科技特派員王國莉:
書寫“美荔傳說”要用實“荔”說話
惠州荔枝“落戶”黔西南,像一把鑰匙,打開了惠州和黔西南州協作發力產業振興的大門。鄉村振興,產業是關鍵,但更關鍵的是產業振興背后的一大批“追夢人”和“新農人”。
黔西南也種植荔枝,但由于品種不佳、管理不善,導致低質低效。在黔西南書寫“美荔傳說”,需要向“新”而行,需要“新農人”、新思維、新技術。惠州和黔西南州開展東西部協作后,兩地政府以及“新農人”、科技特派員等找準產業協作“陣眼”,在東西部協作資金的支持下,引進優質品種,推廣高接換種技術,建設智慧果園,多方賦能老產業煥發新活力。
經過精心栽培,惠州荔枝在黔西南開花結果,讓在黔西南發展荔枝產業的夢想照進了現實。未來,如何讓“小荔枝”變身黔西南的富民“大產業”,還是要用實“荔”說話。要選育合適的品種,選擇適宜的地點,擴大荔枝種植規模,加強果園管理,在推進荔枝產業穩步發展的同時,向精品農業要效益,向品牌農業要市場,賦予黔西南荔枝產業更多可能性,讓其成為當地富農興村的特色產業。
記者手記
多方合“荔”壯大荔枝產業
在粵黔東西部協作東風下,大批務工人員出黔入惠,吳宇輝卻執著地成為一名“逆行者”。
長期奔走于惠州和黔西南,他能細數往返兩地的“N”種方式。2023年春節,因為不放心剛從惠州移栽過來的荔枝樹,他拉著老父親和一車雞、鴨、鵝、狗,冒雨從惠州驅車24小時,到黔西南冊亨種植基地值守;他苦練技術教當地果農嫁接,雙手屢屢被刀具劃傷;他帶領技術團隊走家串戶、深入果園,為群眾開展技術指導……吳宇輝帶領一幫“逆行者”扎根冊亨,讓當地群眾從一開始的懷疑、觀望,轉向熱心幫助、熱情參與,紛紛當起荔枝甜蜜事業的“合伙人”。
東西部協作帶來了好政策,也為廣大有志于推進鄉村全面振興的人才提供了施展才干的舞臺。希望通過政府部門引導、科研院所和企業推動,持續激活當地群眾內生動力,多方合“荔”壯大荔枝產業,讓小小的紅果子持續結出“致富果”“幸福果”,書寫更多“美荔傳說”。
產業轉型升級帶來幸福活力
走進高洛“美荔傳說”荔枝園,路口“荔枝第一村”五個醒目的紅色大字讓人感受到產業轉型升級給當地帶來的幸福活力。
一顆荔枝入黔記,吳宇輝帶來的“美荔傳說”是粵黔協作推動當地產業轉型升級、助力鄉村全面振興的一個生動縮影,優質的品種、先進的理念、豐富的經驗……結合農文旅融合發展,吳宇輝打造的荔枝甜蜜事業,給當地群眾帶來了家門口“幸福就業”的創新發展理念,更已成為冊亨產業轉型升級的“金名片”。
放眼未來,山海共情。我們期待,乘著東西部協作的東風,粵黔兩省不斷加強區域合作、優化產業布局,發揮各自優勢,讓更多類似荔枝的產業應運而生,結出更多東西部協作的幸福碩果,讓產業轉型升級成為實現共同富裕的重要抓手,將東西部的深情厚誼之種撒滿粵黔大地。
數說協作
●2022年,惠州優勢產業荔枝種植項目落戶冊亨。惠州政企合作,共同投資120多萬元在冊亨打造現代化荔枝園,首期荔枝種植試點基地建設面積100畝。
●2023年,投入東西部協作資金270萬元,用于新建200畝荔枝標準化基地、荔枝種植和相應的配套設施建設。建成集“品種優質化、水肥智能化、生產機械化、管理數字化、防控綠色化”于一體的“五化”智慧果園。
●2024年,300畝荔枝部分實現首次掛果。繼續投入200萬元用于新種200畝荔枝(含50畝荔枝品種實驗園),開展宜機化改造,建設水肥一體及配套設施。推動全縣荔枝品種改良面積超500畝。
總 策 劃 王昆發 許新曉
總 統 籌 查必芳 卓炬明
于 澤 李朝榮
劉智慧
策劃統籌 張旭華 龍 波
采訪統籌 戴 建 羅 康
編輯統籌 楊振輝 盤 科
毛揚周 黃 瑩
視頻統籌 李松權
文/圖
■惠州日報記者:陳春惠 張旭華 戴 建
香金群 劉建威 李松權 張藝明
梁小曼 徐思雁
■黔西南日報記者:黃 瑩 房泰安
趙漫漫 鄧忠勝 岑 亞 劉 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