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州惠城南郊,始建于清康熙年間的三棟壩山口村,保存著不少客家傳統民居。以十八井圍屋為代表,背靠蔥郁青山,面對田疇,前有禾坪、半月形池塘,綠水波光粼粼,倒映著圍屋和青山的影子,相映成趣,仿若一座天人合一的藝術品。
壩山口另一座圍屋——塘房老圍屋,背靠雞籠山,面對半月形池塘,建筑風格與十八井圍屋類似,但規模較小,圍屋前有圍墻和圍門,圍門上方為波浪樣式山墻,較為罕見。入內能看到天街,迎面而來的是供奉鄉紳曾冠猷的冠猷公祠,整體保存完好,天井、門楣、棟梁、窗欞,每一處都充滿精巧的構思,特別是門楣上的壁畫保存較好,山水人物,一筆一畫,頗顯功力,彰顯出客家人儒雅的氣質。
冠猷公即曾冠猷,生卒不詳,村民謂其活躍于清代中晚期。壩山口開基祖曾瑛龍子孫數以百計,為何曾冠猷能尊享一座宗祠呢?在老一輩村民的講述中,一個沉寂多年的鄉紳從歷史深處走來。
躍鯉橋。本組圖片周楠 攝
熱心鄉紳捐資建橋便利鄉民
據壩山口《曾氏族譜》記載,從清康熙年間至今300余年,壩山口曾姓六房子孫繁衍生息,分布在該村16個村民小組,留下古民居無數,曾氏祠堂多達14個。
塘房的原名為“糖房”,因曾冠猷曾經營糖業而得名。曾冠猷艱苦創業,曾榨油、制糖、釀酒、磨豆腐等,所生產的產品因質量上乘、價格公道而深受附近鄉民歡迎。
明清時期,農業的商業化,手工業的繁榮促進惠州商業進一步發展,圩市的規模和數量都有所發展。清光緒《惠州府志》載,清末惠州較大規模的圩市有“十字街(在府城內)、水門、水東街、東新橋(舊有貨船二十余,貿易繁盛)、永平(在外水都)、淡水(在上下淮)、蕉坑(在上淮)、黃埔、客子陂、陳田、陽口、新村(俱在內外管)、蒲田(在下淮)、馬鞍、三棟、永湖、白芒花、三和、廣和、龍岡、坪山、梁化、塘角、煙墩、譚公、增光、三多祝(今多祝)、平山、三角湖、平政、吉隆、旺官、稔山、永和、水口、橫瀝”,商業空前繁榮。
得益于發達的商業氛圍,曾冠猷的手工業產品在三棟、永湖一帶頗有聲譽,他積累家財成為壩山口首富,富甲一方。致富后的曾冠猷,買田買地,建設居所,并時常周濟貧困鄉親,樂善好施。村民說,凡是路過塘房門口饑渴的鄉民,曾冠猷都奉上熱飯熱菜,多年如此。曾冠猷還熱心桑梓建設,修橋鋪路,慷慨解囊,凡便利群眾的事,無不熱心參與。
在距離壩山口約2千米遠的麻溪河故道上,橫臥著一座清代石拱橋,名為“躍鯉橋”,兩面橋身皆鑲嵌有楷書石匾,一面陰刻“躍鯉橋,光緒辛卯年三月”,一面陰刻“躍鯉橋,江逢辰題”。江逢辰的手書題刻,為這座古橋增色不少。但揆諸史料,志書未記建橋者,只言題刻人,未免讓人心生遺憾。
“當年,冠猷公拉了一斗車白銀去支持建橋。”壩山口村民世代銘記著這樁善舉,“財大氣粗”的曾冠猷原來是躍鯉橋的資助者。
江逢辰題刻的躍鯉橋石匾。
惠州名士題匾“躍鯉橋”
躍鯉橋位于惠陽區永湖鎮元嶺村蠟埔村民小組東南方向、耀里山的西端,橫跨在麻溪河上,南北走向,原為永湖至三棟、惠州的必經通道。對躍鯉橋這條南北通道,三棟、永湖一帶有民諺“扶墻扶壁過高橋”,謂其險峻,過橋要像扶著墻壁走路一樣小心。
躍鯉橋屬于典型的單孔磚石拱橋,整座橋用麻石砌成。據《中國文物地圖集·廣東分冊》記載,躍鯉橋建于清光緒十七年(1891年),橋長18米、寬2米、高8米,拱跨約14米,其拱跨在惠州范圍內僅次于博羅縣觀音閣鎮南坑村的通濟橋。
躍鯉橋原本建有石欄桿,東西橋頭還有避雨亭和被稱為“橋伯公”的石人像。村民介紹,抗戰爆發后,日軍從大亞灣登陸向惠州進犯,從永湖經過躍鯉橋時,不少摩托車和山炮等輜重被石橋欄桿和石人像卡毀。日軍大為惱怒,拆除了橋的欄桿和石人像。
盡管如此,躍鯉橋的拱部頂端依舊讓人嘆為觀止,密鋪著50余塊白麻石條,厚度僅38厘米,充分體現出躍鯉橋高超的建筑工藝和輕盈優美的線條,其橋拱的跨度之大也是比較少見的,遠遠望去,躍鯉橋的半圓形橋拱的影子倒臥在麻溪水面上,兩個半圓合起來如一輪圓月躍出水面。
為躍鯉橋題名的江逢辰,亦大有來頭,“一自坡公謫南海,天下不敢小惠州”便是出自他之口。江逢辰于清光緒十八年(1892年)中進士,任戶部主事,工詩文詞,書學北魏,尤工篆、隸,善畫山水、花卉,為惠州清末名士。
江逢辰手書題刻的“現身”有何特殊意義?躍鯉橋建成之年——清光緒十七年,江逢辰剛好30歲,在書法上已小有成就。受同鄉鄧承修的影響,江逢辰成年后尚魏碑筆法,運筆方圓并用,在當地享有盛譽。清光緒十八年,江逢辰高中進士,遠赴北京任官,直到甲午戰爭后棄官返鄉,回到廣東后到臺山主講赤溪書院。江逢辰英年早逝,卒于清光緒二十六年(1900年),年僅39歲。從目前掌握的史料來看,留傳在惠州境內的江逢辰手書題刻非常少,除了“躍鯉橋”,只有兩處,為橋東“桃子園”正門的墨石橫額篆書“桃園”,以及惠陽秋長周田村的“碧滟樓”門額。由此可見,“躍鯉橋”石刻彌足珍貴。
江逢辰題的“躍鯉橋”石刻正是江氏所獨有的魏碑風格。在清末年間,精于書法的康有為以“圓筆”作碑體的特殊方法,以區別清代以“方筆”為主的碑派諸家。而江逢辰則糅合了康有為和鄧承修的筆法,形成方圓并用的獨特風格。這一特點,在“躍鯉橋”石匾上展露無遺。
石橋臥波舟自橫
20世紀60年代元嶺大橋公路橋建成使用,躍鯉橋開始荒廢鄉間,橋上長滿雜草,“躍鯉橋”石匾被雜草遮掩,一度無人問津。
前些年,文物部門工作人員和考古愛好者在鄉野間發現了躍鯉橋及其題刻,認為古橋對研究古建筑工藝具有重要價值,這才引起廣泛關注。這是惠陽地區目前發現的唯一一座清代石拱橋,已列入第九批廣東省文物保護單位名單。
躍鯉橋,歷經百年風雨洗禮、洪水沖擊而屹立不倒。它和惠州大地上的其他古橋一樣,以石頭為材料,大多為鄉紳牽頭、鄉親捐資修建,有錢出錢、有力出力,建橋的唯一目的就是為了方便鄉民出行。這些橋,是用人心凝聚起來的。不管是出資者,還是建橋者,都是在用心建橋,人們努力的唯一方向就是盡最大可能保證橋的質量,能歷經歲月沖刷而不倒。
麻溪躍鯉說孝子,石橋臥波舟自橫。今天,躍鯉橋成為躍鯉橋釣魚場的一部分,竹林掩映,風景優美,到此釣魚休閑的市民,靜候魚上鉤之際,靜美無言,不知道是人在欣賞古橋,還是古橋在歡迎訪客。
躍鯉橋鐫刻著名士獨樹一幟的書法,也銘記著鄉紳熱心故里的善舉,這樣的鄉間遺珍,引人入勝,令人神往。
這些都是曾冠猷身后之事,他的墓碑上刻有“國學生”三字,他是否曾負笈讀書,是否與名士江逢辰有過交集,已經不得而知。熱心故里的曾冠猷,其功名已銘刻在躍鯉橋上。
(侯縣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