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廣大黨員干部群眾認真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

      原標題:

      我市廣大黨員干部群眾認真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

      加快惠州經濟社會發展全面綠色轉型

        面對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如今,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逐步成為全黨全社會的共識和行動。

        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提出,中國式現代化是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必須完善生態文明制度體系,協同推進降碳、減污、擴綠、增長,積極應對氣候變化,加快完善落實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的體制機制。

        連日來,全市廣大黨員干部群眾認真學習貫徹全會精神,大家紛紛表示,將進一步踐行“兩山”理念,統籌好發展和保護的關系,深化生態文明體制改革,堅持生態優先、節約集約、綠色低碳發展,構建綠色低碳產業體系,健全生態環境治理體系,促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加快經濟社會發展全面綠色轉型,助力惠州打造廣東高質量發展新增長極。

        優化空間格局,強化要素保障,健全治理體系

        全會提出,建立健全覆蓋全域全類型、統一銜接的國土空間用途管制和規劃許可制度。

        近年來,惠州從國土空間規劃、用途管制、資源利用、生態保護修復等方面系統推進發展要素保障工作。全市自然資源系統按照高質量發展要求,緊緊圍繞實施“百千萬工程”重點工作,全力做好土地要素保障,精準配置資源,高質量搭建空間規劃管控體系,盤活農村存量建設用地,構建高質量發展的國土空間布局和支撐體系,嚴守耕地保護紅線,全力推動全域土地綜合整治,厚植綠色生態底色,為惠州奮力打造廣東高質量發展新增長極貢獻自然資源要素保障力量。

        “迅速把思想和行動統一到全會精神上來,堅持全域全類型的要素保障和保護,從實際出發,圍繞高質量發展,聚焦自然資源領域重點改革任務,構建生態優美的空間環境,持續推進改革紅利落地見效。”市自然資源局黨組書記、局長游京樊表示,接下來,全市自然資源部門將強化規劃引領,構建優美山水城市格局,始終聚焦山水林田湖海城兼備的國土空間要素特征,統籌布局生態空間,在高效支撐惠州城市建設的同時不斷厚植城市生態基底。嚴守耕地保護紅線,守住糧食安全底線,年底前完成全市2.46萬畝補充耕地任務,用“長牙齒”措施整治違法用地。全力推動全域土地綜合整治,重整農村發展資源。狠抓7個縣(區)全域土地綜合整治示范項目,提質擴面,助推城鄉融合和區域協調發展。強化要素保障,土地要素應保盡保。千方百計爭取新增建設用地指標,年內實現超2萬畝目標。堅持土地要素跟著項目走,對新增建設項目用地應保盡保,年內供應工業用地1萬畝以上,為全市高質量發展蓄勢賦能。

        全會提出,推進生態綜合補償,健全橫向生態保護補償機制,統籌推進生態環境損害賠償。

        “我市深入貫徹落實‘環境有價、損害擔責’的生態價值理念,通過推動賠償制度改革,體現環境資源生態功能價值,促使賠償義務人對受損的生態環境進行修復。”市生態環境局政策法規科科長黃遠華表示,接下來,市生態環境部門將持續深化生態環境損害賠償工作,不斷拓展我市全領域生態環境損害賠償案例實踐,進一步建立健全簡化鑒定評估、替代修復、檢察監督以及行政司法聯動等方面的制度體系,深化部門協作、縣(區)聯動,形成推進賠償制度落地見效的強大工作合力。

        構建綠色低碳產業體系培育新質生產力

        全會提出,健全綠色低碳發展機制。實施支持綠色低碳發展的財稅、金融、投資、價格政策和標準體系,發展綠色低碳產業,健全綠色消費激勵機制,促進綠色低碳循環發展經濟體系建設。

        “全會關于健全綠色低碳發展機制的一系列重大部署,為惠州高質量發展提供了新思路。”市能源和重點項目局黨組書記、局長黃偉忠表示,惠州將有力有序推動能耗雙控轉向碳排放雙控,以綠色發展為導向,加快推動能源綠色低碳轉型,積極構建綠色低碳產業體系,統籌推進“風光核氣(儲)一體化”多能互補綜合能源發展,加快發展核電、抽水蓄能、天然氣發電以及LNG接收儲運體系,因地制宜發展風電、光伏,大力推進電源電網建設,促進能源高效利用,加快構建新型電力系統,積極維持全市電力供應平衡。

        日前,廣東省委、省政府印發《關于支持惠州加快構建綠色低碳產業體系打造廣東高質量發展新增長極的意見》,賦予惠州打造廣東高質量發展新增長極、全球石化產業高地,提升粵港澳大灣區清潔能源中心能級的使命任務。

        對此,黃偉忠表示,接下來,惠州將聚焦“2+1”現代產業集群發展需要,強化高質量發展用能保障,推動能耗要素向重點產業項目傾斜,多措并舉拓寬用能空間,確保經濟發展不缺能耗指標。錨定打造新型儲能應用示范城市的目標,繼續堅持以應用助推制造的思路,持續推動新能源與交通、工業、住房、鄉村振興等領域融合發展、互促共進,不斷拓展新型儲能產品在新能源汽車、低碳園區、綠色工廠等領域的應用場景,加快形成新型儲能產業新質生產力。

        推動制造業企業綠色化轉型

        綠色低碳產業體系建設離不開企業的深度參與。

        “石油化工企業必須轉變傳統的發展模式,向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方向邁進。”中海油惠州石化有限公司安全副總監、健康安全環保中心經理李江山表示,作為國家級綠色工廠,中海油惠州石化始終堅持綠色技術引領,加快開發綠色低碳技術,聚焦重點領域節能降碳和能效提升,完善綠色低碳相關制度,推進石化產業綠色化轉型。

        近年來,中海油惠州石化加大技術改造和創新力度,實施了95+超凈加熱爐余熱回收系統改造,每年節省費用1716萬元;開展“無廢工廠”創建并通過專家評審,完成危廢全周期數智化管理平臺建設;深挖廢催化劑有價利用,降本增效280余萬元。

        李江山介紹,下一步,惠州石化將制定詳細且可行的轉型升級計劃,明確時間表、路線圖,確保各項措施能夠穩步推進。同時,加強與政府、科研機構、高校的合作,共同攻克綠色低碳技術難題,推動科技成果轉化和產業化應用。持續完善環保責任制和考核機制,確保各項措施得到有效落實,為構建生態文明、建設美麗中國貢獻力量。

        全會提出,建立能耗雙控向碳排放雙控全面轉型新機制。構建碳排放統計核算體系、產品碳標識認證制度、產品碳足跡管理體系,健全碳市場交易制度、溫室氣體自愿減排交易制度,積極穩妥推進碳達峰碳中和。

        “億緯鋰能今年4月發布了碳中和目標,到2030年實現運營碳中和,2040年實現核心價值鏈碳中和。”億緯鋰能雙碳工作部總監肖忠湘告訴記者,該公司將從碳足跡管理、循環回收、極致制造、內外審核、科技創新、能源轉型六個維度實施碳中和行動。

        一直以來,億緯鋰能堅持綠色發展,公司及子公司陸續獲評“國家級綠色工廠”、廣東省減污降碳突出貢獻企業、雙碳突出貢獻企業。肖忠湘表示,接下來,億緯鋰能將秉承“減排優于抵消”原則,通過生產節能提效、綠色產品研發、能源結構優化、數字化(智能化)管控、打造綠色供應鏈、碳消除等一系列措施降低企業生產活動的碳排放,實現碳中和目標;持續探索創新,以“零碳工廠”為目標進行新工廠建設,用更有溫度和力量的綠色制造體系,提供更加綠色節能的產品和解決方案,為全球氣候治理貢獻“億緯力量”。

        統籌 惠州日報記者邱若蓉

        采寫 惠州日報記者匡湘鄂 游璇鈺 邱若蓉 馮麗均 林麗娟 通訊員敖文宇 陳海怡 朱怡曼 黃奕林 陳佛良 周佩怡

      編輯:任己章
      上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