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
“綠美廣東·人大代表在行動”主題活動關注“百千萬工程”
用好“綠美資源” 發展“綠美經濟”
近日,參加“綠美廣東·人大代表在行動”主題活動集中履職的人大代表,分別調研了我市“百千萬工程”有關情況。
代表們認為,要把助推綠美惠州生態建設與“百千萬工程”實施結合起來,將資源稟賦優勢更好地轉化為產業優勢,推動農村旺起來、農民富起來,不斷推進農業農村現代化。
鄉村建設要鼓勵村莊根據自身實際差異化發展
沿河建起約3公里的環西坑村綠道蜿蜒翠綠;西坑公園綠樹成蔭,亭臺樓閣錯落有致;農房風貌古樸典雅,洋溢著濃郁的嶺南特色韻味……參加活動的人大代表視察了仲愷高新區惠環街道西坑村,調研當地“百千萬工程”實施情況。
西坑村是省“百千萬工程”首批典型村之一。近年來,西坑村全面推動農村人居環境整治與綠美仲愷生態建設,利用“積分制”補齊農村人居環境整治短板,加快聯城帶鄉路網建設,升級改造村道,建設環西坑村綠道,鄉村面貌煥然一新,村民生活質量顯著提高。
據悉,仲愷高新區精心策劃實施了“六大行動”,全面提升森林質量、推動城鄉綠化一體化、強化綠美保護地管理、激發全民參與植樹護綠熱情、提升古樹名木保護水平,并積極開展“美麗庭院”創建活動,不僅為鄉村振興注入了綠色動力,還增強了“百千萬工程”的生態底色。
市人大代表張琰建議,鄉村建設要避免同質化,鼓勵每個村根據自身實際情況和文化特色進行差異化發展,實現百花齊放、爭奇斗艷的效果。同時,她留意到現階段的“美麗庭院”建設多與農家樂結合,她建議同步考慮在餐飲、廢物處理等方面采取環保措施,避免產生新的環境問題,確保發展的可持續性。
“關鍵在于因地制宜、注重實用性與長效性,確保項目能夠深入人心、持續惠及群眾。”市人大代表鄒偉華提出,在推進“百千萬工程”過程中,仲愷高新區可進一步探索創新,打造特色亮點,注重資金的高效利用和資源的優化配置,提升項目影響力和實效性。以今年火出圈的潼湖“三角梅瀑布”美麗庭院為例,可打造具有代表性和吸引力的三角梅“網紅點”。
用優越生態資源發展“綠美經濟”
沿田野邊外圍修建一條5公里的環村綠道,供游客騎車或散步,欣賞不同的田園風光……代表們走進惠城區三棟鎮鹿頸村,察看鄉村文體設施建設和農房風貌提升、農村道路建設、村口公園項目建設等情況。當前,鹿頸村正著力構建高品質、多元化的現代鄉村產業體系,促進產業振興。
產業振興是鄉村振興的重中之重。省人大代表曾學智認為,村集體經濟要強化運營,例如鹿頸村可以發揮地理優勢,開展露營等符合綠美主題又親近自然的消費新熱點。市人大代表劉瑜婕認為,要因地制宜做好長期發展規劃,根據發展趨勢不斷更新發展模式,推動鄉村產業發展壯大。
在仲愷高新區陳江街道石圳村植樹基地,代表們步入“綠美陳江黨建林”,鳳凰木、黃花風鈴木、黃槐等樹種錯落有致,為美麗鄉村建設增添一片新綠。
市人大代表陳瑞勵建議,要利用好本身具備的優越生態資源發展綠美經濟,如加強“口袋公園”的宣傳與維護,提升知名度和使用率;利用潼湖生態濕地科普館吸引游客和學生接受科普教育,增加節假日去處,促進經濟發展。
讓更多城里人走進廣大鄉村游玩
近年來,各地因地制宜發展鄉村旅游、休閑農業等新產業新業態。在惠東縣梁化鎮小禾洞村,代表們重點調研了產業發展和布局。該村利用鄰近縣城的優勢,瞄準農旅研學的風口,依托有機蔬菜種植區,引進萌寵樂園、星空營地等,培育創建了集親子、旅居、露營、農耕體驗于一體的“小禾洞見生態園”,打造研學旅行一站式目的地,推動“科、教、文、旅”融合發展。
走進位于惠東縣平山街道碧山村的農特產品展銷館、古祝山客家圍龍屋,代表們詳細了解了當地客家文化、畬族文化以及當地“百千萬工程”典型村培育情況。據悉,惠東縣積極打造“一村一品”,大力發展特色種養業、農產品精深加工業和鄉村旅游、電子商務等農村服務業,構建農業與二三產業交叉融合的現代產業體系。
市人大代表胡志威認為,如今是信息爆炸的時代,很多平臺發布了五花八門的鄉村旅游線路,這些信息讓一些久居城里、向往鄉村的市民難以抉擇,將信將疑。他舉例,惠東政府應該為惠東的鄉村旅游“打CALL”,權威性推薦一些富有特色的鄉村旅游線路,讓更多城里人走進廣大鄉村。
市人大代表駱潭扶提出,要進一步促進產業的發展和農產品銷售,建議當地政府加強引導,對接一些高標準的農產品檢測平臺,讓惠東縣的農產品更有競爭力。同時,他認為,惠東縣擁有很多特色鄉村,可以根據各村的特色民俗文化,舉辦特色民俗活動,加大宣傳力度,吸引客流。
統籌 惠州日報記者劉建威
文字 惠州日報記者邱舒婷 蔡偉健 劉建威 實習生彭志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