匯聚“一米”關愛!惠州積極推進兒童友好城市建設

      原標題:

      我市積極推進兒童友好城市建設

      匯聚“一米”關愛 童享友好未來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孩子們成長得更好,是我們最大的心愿。”

        兒童是國家的未來、民族的希望。建設兒童友好城市是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的重要舉措,“十四五”規劃綱要明確將兒童友好城市建設列入重大工程;2021年9月,國家發展改革委聯合多部門發布《關于推進兒童友好城市建設的指導意見》,提出到2025年,在全國范圍內開展100個兒童友好城市建設試點。兒童友好城市建設將成為城市高質量發展、高品質生活目標下的全新風向標。

        “1米高度”,是兒童的獨特視角,也是觀察一座城市兒童友好程度的視角。兒童友好是指為兒童成長發展提供適宜的條件、環境和服務,切實保障兒童的生存權、發展權、受保護權和參與權。近年來,我市堅持兒童優先,實現兒童友好共建共治共享,通過“小步快走”方式,讓兒童友好在社會政策、公共服務、權利保障、成長空間、發展環境等方面充分體現,穩步推進兒童友好城市建設高質量開展,探索兒童友好“惠州路徑”。 

      市區市民公園二期增加了很多兒童健身娛樂設施。惠州日報記者鐘暢新 攝

        聚焦“一米”視角

        高點謀劃兒童友好城市工作格局

        兒童是城市的現在,更是城市的未來。我市將兒童友好城市建設工作融入經濟社會發展大局,做好頂層謀劃。我市將兒童友好城市建設納入了《惠州市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綱要》。

        去年,我市出臺了《惠州市兒童友好城市建設實施方案》(以下簡稱《方案》),提出將兒童優先理念貫徹到經濟社會發展全過程,推動兒童發展與經濟社會發展同步規劃、同步實施。推進“1米高度看城市”的兒童視角融入城市規劃建設。《方案》從社會政策友好、公共服務友好、權利保障友好、成長空間友好、發展環境友好五大方面提出了25項具體建設任務,梳理了10個領域的重大項目和57個主要指標。《方案》提出,到2025年,構建系統規劃、統籌推進、多元參與的兒童友好城市工作格局。

        完善“一米”保障

        為兒童成長提供滿格關愛

        “雪中送炭,讓我們第一時間享受到了政府福利。”新手爸爸朱先生點贊惠州新生兒“落地即參保”政策,他的孩子出生后罹患呼吸窘迫綜合征等多項并發疾病,痊愈出院時,實現了“參保即享受”,原本需要支付的醫療總費用1.5萬余元,通過醫保報銷了近1萬元,減輕了經濟負擔。

        這是我市提升兒童友好社會服務水平的一個生動案例,我市立足兒童成長發展實際需求,健全完善面向兒童的公共服務體系,促進普惠共享、優質均衡。近年來,我市大力推進衛生健康事業發展,建立了以市、縣(區)兩級婦幼保健機構為主體、基層醫療機構為基礎、綜合醫院為補充,覆蓋婚前孕前、孕期、新生兒的出生缺陷三級防控體系。惠州市第一婦幼保健院兒童健康大樓項目(規劃建設300張床位,占地面積約1500平方米,總建筑面積約29400平方米)已完成設計方案征集,發布設計招標公告,計劃年底開工建設。

        “《方案》提出提升兒童健康保障水平、保證兒童看病就醫、完善兒童疫苗接種體系、推動基礎教育均衡發展、加快發展普惠托育服務、豐富兒童文體服務供給等,這些都正在一一落實,為兒童成長提供滿格關愛。”市婦兒工委辦相關負責人介紹。 

      龍門縣龍江鎮良塘村開展“共創綠色家園”兒童友好議事會。

        關注“一米”需要

        暖心服務潤澤童心

        “我已加入‘愛心媽媽’,歡迎你也來加入。”看到市婦聯召集“愛心媽媽”大聯盟,李女士第一時間報了名。2007年以來,惠州市婦聯啟動實施了“愛心父母牽手困境兒童大聯盟”項目,招募“愛心父母”持續關心關愛幫扶困境兒童。今年,市婦聯等9部門聯合開展“‘愛心媽媽’結對關愛留守兒童和困境兒童三年行動”,精準摸排情況,結對關愛留守兒童和困境兒童。“目前,我們登記在冊的‘愛心媽媽’有1649人,已結對幫扶困境兒童1946人,結對幫扶其他兒童244人。”市婦聯相關負責人介紹,“我們將持續發力,凝聚更多社會力量,關愛保護留守兒童和困境兒童。”

        保障好孤兒、事實無人撫養兒童、殘疾兒童以及其他困境兒童等特殊兒童群體的權利,是兒童友好城市建設中最基礎、最重要的一個“友好”。近年來,我市各級民政部門積極推進兒童福利事業發展,去年我市以“最有利于兒童”為原則,推進市級兒童福利機構集中養育工作,將縣(區)兒童福利機構兒童全部移交到市兒童福利院集中養育,為孤棄兒童創造更好的成長成才環境。市民政局還在全市范圍開展“牽手護航困境兒童健康成長”關愛活動,探索建立新時代困境兒童常態化愛心幫扶機制,助力農村留守兒童和困境兒童健康快樂成長。此外,我市織密兒童救助關愛服務網絡,設立了1個市級未成年人救助保護中心、7個縣(區)級未成年人救助保護機構和76個未成年人保護工作站,實現縣鎮兩級未保機構覆蓋率兩個100%的工作目標,全面建立起縱向到底的特殊群體未成年人救助保護網絡。

        “我市也在積極推進殘疾兒童康復服務、防止兒童意外和人身傷害、積極預防未成年人犯罪等多項工作,做到權利保障友好。”該負責人表示。

        立足“一米”高度

        打造兒童友好成長空間

        正值暑假,市區東江沙公園的兒童天地里,早晚都有孩子們在這里撒歡。近年來,我市共推動市中心區東江公園、東江沙公園等30多處公園綠地(含口袋公園)新建及提升改造工作,結合實際設置兒童游樂設施,不斷推動兒童友好型公園綠地建設。

        親子閱讀會之奇幻冒險之旅《小王子》,“大腳印小腳丫”行走的課堂之親子自然探秘……這個暑假,市婦女兒童活動中心為孩子們安排了各類好玩又長知識的活動。

        為推進兒童友好發展環境建設,我市聚焦兒童日常學習生活等場景,塑造健康文明向上的社會人文環境。目前,惠州已成功獲批1個省級兒童友好示范縣(區),5個省級兒童友好鎮(街道)和10個省級兒童友好基地,自主打造了9個市級兒童友好示范點,48個親子閱讀基地和39個浸潤式“三可”(推門可見、村居可感、家家可享)家風家教實踐基地。

        城市關愛兒童,兒童承載未來。接下來,我市將緊緊圍繞兒童友好城市建設,群策群力、苦干實干,全域開展適兒化服務,奮力推動我市兒童事業再上新臺階,把“兒童友好”理念融入城市發展每個角落,讓兒童在成長道路上擁有充盈的幸福感和安全感。

        文/圖(除署名外) 惠州日報記者馬海菊 通訊員黎雪環

      編輯:任己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