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博羅縣橫河鎮嶂背畬族村,一棟別具一格的小樓引人注目。這座已投入使用一年多的畬族文化傳承館,通過圖譜、展板、老物件、模型等展現獨特的畬族文化,讓村民和游人了解畬族歷史,探尋民族文化庫中的寶藏。
讓“極度瀕危語言”得以傳承
嶂背畬族村是博羅縣唯一的少數民族行政村。畬族有自己的語言,但沒有自己的文字,村民日常交流語言是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為“極度瀕危語言”的畬語。嶂背畬族村是目前保存最為完好、人口最為集中的畬語遺留地,成為眾多語言學者研究的“標本”。
步入惠州市畬族文化傳承館一樓,陳列柜上擺放了《畬語課本》《廣東博羅畬語800句》等書籍,《畬語課本》涵蓋畬族婚宴、飲食、風土人情等內容。2015年起,當地聯合暨南大學團隊開展畬語和漢語雙語教學,編輯了全國僅有的畬語本土教材,畬語有了可以代代相傳的“接力棒”。
畬族是一個古老的民族。陳列柜旁的墻面展板,圖文并茂列明了畬族的起源、畬族的傳說、畬族人口現狀等內容。
記者采訪時,恰逢一群小學生來參觀,他們饒有興趣地閱讀關于畬族的書籍和文字介紹,打量著一些服飾和老物件。“我經常來畬族文化傳承館參觀,這里展示的服飾很特別,物件很古老,我每次來都會有不同收獲。”一年級學生雷德權說。
婚嫁習俗有三個突出特點
文化傳承館一樓墻面展板旁,穿著畬族新娘新郎和伴娘服飾的3個人體模型笑容滿面,喜慶氛圍感拉滿。“新郎”還用扁擔挑著裝滿米和酒的籮格迎親,寓意未來婚姻生活細水長流。
嶂背畬族村村委會干部楊偉梅介紹,畬族婚嫁習俗有三個比較突出的特點,一是對歌,畬族的迎親,宴中有歌,途中亦歌,此起彼伏的盤歌把婚禮的氣氛渲染得十分熱烈;二是哭嫁,新娘出嫁前兩三天都要以歌代言,哭訴與父母等親人的惜別,以示對娘家的留戀;三是“攔路”,即在娶親者將要進村的路上用荊棘、松枝做路障,男方歌手須與女方歌手對歌并給紅包才能過。
移步二樓,櫥窗展示的數十件獨特的畬族服飾、頭飾讓人驚嘆不已。楊偉梅介紹,畬族女子服飾以紅黑為主色調,服飾上繡著各式特別的圖案,小圍裙上還繡著吉祥的鳳凰圖案。男士的服裝相對簡單,類似小馬褂,以藍黑為主色調,紐扣兩側繡有小圖案。彩帶是畬族傳統手工藝品,起初用作腰帶、背帶等生活用品,后亦作服裝裝飾,是畬族的吉祥物和定情信物。
畬族文化傳承館二樓展示了從村里各家各戶收集而來的“老物件”,有竹籃、簸箕、鋤頭、秧鏟、鐵耙、禾叉等,真實還原畬族人磨稻谷等勞作場景。
畬族婚嫁習俗三特點
對歌:畬族的迎親,宴中有歌,途中亦歌,此起彼伏的盤歌把婚禮的氣氛渲染得十分熱烈。
哭嫁:新娘出嫁前兩三天都要以歌代言,哭訴與父母等親人的惜別,以示對娘家的留戀。
攔路:即在娶親者將要進村的路上用荊棘、松枝做路障,男方歌手須與女方歌手對歌并給紅包才能過。
每逢重要節日都會擺“長桌宴”
二樓還展出了各種畬族美食圖片和模型,如烏米飯、糍粑等。農歷三月初三是畬族的烏飯節,是祭祖節日。這天,畬族男女成群結隊出門“踏青”,采集烏飯樹的烏稔葉子,搗碎后用布包好放入鍋里,加水煮成黑色湯汁,取出布包,放入糯米,蒸成飯,色澤烏黑。食用時,用豬油煮熱,香軟可口。
畬族人逢年過節都會打糍粑,寓意“時(糍)來運轉”,生活年年(粘粘)甜。打糍粑一般需要兩個人,一人打,一人翻。打糍粑的人要很有力,打一會還要換人。打糍粑的時候,村里人都會匯集在一起觀看并唱歌助興,打好了,大家就一起品嘗新鮮出爐的糍粑。
館內還擺設了“長桌宴”。“長桌宴”是畬族傳統習俗,是畬族最隆重的禮儀。每逢重要節日,畬族人民都會舉辦這種特色宴席,邀請親朋好友來做客。
“未來我們計劃開展多種民族文化交流及研究傳承活動,讓畬族文化得到更好的傳承。”楊偉梅說。
■文字 惠州日報記者 周智聰
■圖片 惠州日報記者 鐘暢新 肖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