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州城市綠道規劃出爐 綠道環網相連

        在紅花湖綠道騎行漫步,不僅是市民茶余飯后的好去處,也是惠州旅游的一道風景線。未來,惠州還將擁有更多這樣的幸福綠道。

        日前,記者在惠州市城鄉管理和綜合執法局網站了解到,《惠州市區綠地系統規劃(2023-2035)》已印發實施。在規劃中,對惠州城市綠道進行總體布局和構思。

        惠州將加強各級綠道的互聯互通,以省立2條綠道主線為主軸,加強惠州城市五條綠道干線建設,形成“四橫兩縱”的主線結構和環形網絡狀的支線結構。同時,輔以城市綠道支線、社區綠道,實現綠道環網相連,串聯起市民的美好生活。

        建設五條城市綠道

        目前,惠州有兩條省立綠道穿城而過,省立2號綠道為沿海休閑景觀綠道,連通惠州主要景點大亞灣紅樹林濕地公園、黃金海岸等;省立3號綠道為沿東江休閑景觀綠道,連通惠州主要景點東江公園、望江濱江公園等。

        大亞灣綠道成為城市一道靚麗風景線。

        圖為省立2號綠道沿海休閑景觀綠道。在此基礎上,惠州還將依托山邊、水邊、路邊“三邊”,建設五條城市綠道干線。其中,城市1號綠道,以東江風情、人文古邑為特色,主要依托東江及其沿岸的濕地公園和歷史人文景點。起點東江水利樞紐工程,終點溫泉公園;城市2號綠道以濕地休閑、山水風光為特色,主要依托潼湖涌、馬過渡河、村道、西枝江等自然和人工廊道。起點潼湖濕地公園,終點平潭鎮。

        城市3號綠道以山林景觀、人文風情為特色。起點瀝林森林公園,終點世外梅園生態旅游度假區。 城市4號綠道以自然生態景觀和現代工業景觀為特色,主要依托規劃四環路、紅花嶂山脊線、205 國道等廊道。起點梅湖濱江休閑綠道,終點新墟鎮。城市5號綠道以河流景觀和城市景觀為特色,主要依托西枝江、新開河、淡水河、淡澳河等河流廊道。起點東平,終點澳頭老城風貌區。

        綠道從一條線到一個圈

        從一條直線變成一個圈,惠州不斷衍生拓展綠道的范圍。根據規劃,惠州將建設城市綠道支線,提供多元的綠道游憩觀光方式。

        圖為惠博大道,沿邊即為省立3號綠道為沿東江休閑景觀綠道,連通惠州主要景點東江公園、望江濱江公園等。

        其中東部,沿西枝江支流、大湖溪瀝以及村道連接白面石自然保護區等節點資源,并將城市2號綠道向北延伸至橫瀝,接省立3號綠道和城市1號綠道。東北部,沿208縣道延伸城市1號綠道,經溫泉公園至蘆洲鎮區,并沿大嵐河、203縣道經墩子自然保護區,接省立3號綠道,構成環狀綠道系統。北部,由東江北側的小金河連接省立3號綠道和湯泉旅游度假區,連接點為惠城服務設施基地,并通過北環大道綠道及惠福大道綠道與省立3號綠道、城市一號綠道及東部綠道支線聯系。

        西部以紅花嶂南部村道、埔仔河為主要生態廊道,連接潼湖濕地、觀洞森林公園、瀝林森林公園、大石坑地方級森林自然公園以及仲愷紀念園,將城市2 號、3 號、4 號綠道聯結成環狀網絡。南部主要依托淡水河下游、坪山河、橫嶺河等河流生態廊道聯結城市4 號、5 號綠道,與深圳綠道網相對接,并依托石化大道西段東西向連通城市 5 號綠道和坪山河綠道。結合省立 2 號綠道共同構成南部綠道網絡體系,充分展現惠陽—大亞灣組團山、河、海、石化城的景觀風貌。

        中部,中部綠道支線則主要依托村道、山路,南北向聯接城市 2 號、3 號和4 號綠道,主要串接黃沙水庫、黃巢嶂自然保護區、金果灣生態旅游度假區和葉挺故居等景點。

        為在青山綠水中,打造更多綠意盎然“回家的路”,惠州將謀劃建設社區綠道。通過連接社區公園、小游園和街頭綠地,服務周邊社區居民結合河道綜合整治規劃及道路網建設,在河道兩旁及城市主要干路兩側布局社區綠道,豐富城市的綠道網絡;對外接入省立綠道、城市綠道干線和城市綠道支線,共同形成惠州市區高效、便民的綠道網絡體系。

        惠報全媒體記者 譚琳

      編輯:李影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