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州在千億級園區創新探索建立“紅黃綠燈”亮牌機制

      原標題:

      惠州出臺園區及主平臺建設評價細則

      “3+7”工業園區能級躍升“引力”增強

        ●惠州日報記者謝寶樹 通訊員周煥順

        基礎設施投入、工業投資、盤整收儲土地面積、供地類簽約項目數、規上工業畝均總產值……近日,今年1~4月惠州市千億級園區評價評分表新鮮出爐,通過綜合比較12個評價指標,廣東(仲愷)人工智能產業園、大亞灣新興產業園、博羅智能裝備產業園“得分”在7個千億級園區中排名前三,在全市“3+7”工業園區中形成爭先進位、你追我趕的干事創業氛圍。

        產業高質量發展,離不開產業平臺“硬支撐”。記者從市工信局獲悉,惠州在千億級園區創新探索建立“紅黃綠燈”亮牌機制,出臺園區及主平臺建設評價細則,以畝均投資、畝均產值、畝均稅收、基礎設施投入等指標評價園區建設進展,“3+7”工業園區發展能級不斷提升,“引力”不斷增強。

        吸力強

        優質項目紛紛落戶惠州

        4月9日,廣東自貿試驗區惠州聯動發展區廣東(仲愷)人工智能產業園片區內,深博科技智能終端精密部件研發生產總部等4宗產業項目集中簽約,計劃總投資額超20億元,預計達產總產值超80億元。

        值得注意的是,這4宗項目投資方均為高新技術企業,其中有3宗計劃建設成全國或區域總部項目,為培育新質生產力、推動高質量發展和區域產業升級注入了強勁動能。

        優質項目紛至沓來的背后,是惠州“3+7”工業園區“磁吸力”不斷提升,企業紛紛“用腳投票”,選擇安家落戶惠州。

        近年來,惠州堅持制造業當家,集中資源、集中精力持續推動產業項目向“3+7”工業園區集聚,把推進工業園區高質量發展作為經濟工作的主抓手、主戰場和主引擎。

        數據顯示,2023年,惠州“3+7”工業園區基礎設施投入323億元,新簽約項目221宗、新動工項目133宗、新投產項目119宗,達產后預計年產值1282億元。主平臺供應土地面積2660畝,其中,向省爭取基礎設施專項用地指標1306.6畝,數量居全省前列,完成工業投資140億元,規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11%,超額完成省下達增長9.9%的目標任務。

        “目前,我市7個千億級園區建設取得新進展,產業空間得到充分保障、綜合承載力全面提升、制度體系更加完善規范、運營管理更加精準高效、服務效能進一步提升、園區品牌更加響亮提質,集聚集群效應逐步顯現。”市工信局工業園區科相關負責人表示。

        不僅7個千億級園區的畝均產出效應穩步提高,發展能級實現質的躍升,3個國家級園區近年來的發展亦“可圈可點”。

        2023年,大亞灣開發區和仲愷高新區雙雙獲評“五星級”國家新型工業化產業示范基地,園區基礎設施、產業能級持續提升,新質生產力加快形成,制造業當家的家底更厚、競爭力更強。

        今年上半年,大亞灣石化產業園區獲評省級綠色石化特色產業園區。此前,我市仲愷高新區先后于2021年、2022年獲評超高清視頻顯示、新一代電子信息特色產業園區。至此,我市兩大國家級產業園區均被評為特色產業園區。

        基礎好

        項目投產“加速度”

        在惠城高新區的核心園區東江灣產業園,東江灣大道、鹿崗大道兩條主干道順利完工。沿著已經建成的江濱路主路前行,沿途東江的旖旎風光盡收眼底。

        2023年,惠城高新區加快園區基礎設施建設進度,全年共完成投資26.05億元,建成道路41條,道路總長28.04公里,已建成雨污水管網59公里。

        今年,惠城高新區還將進一步豐富完善園區各片區路網建設,基礎設施建設計劃投資28億元,建成道路33條,道路總長20.3公里。

        路通則財通。東江灣產業園區建設疏通了“主動脈”,為園區吸引更多企業創造了無限可能。“以往是企業邊建設邊修路,現在我們是先修路,完善基礎設施吸引企業入駐。”惠城高新園黨委專職副書記王小龍說。

        2023年,惠城高新區規上工業總產值突破500億元,相較上年增加100億元,增速達25%,被評為廣東省五星級園區、廣東省首批數據要素集聚發展區。惠城區也順勢獲評全國綜合實力百強區、全國投資潛力百強區。

        目光轉向距惠城高新區30多公里外的中韓(惠州)產業園,站在中韓(惠州)產業園榴嶺公園上俯瞰,只見大道通衢、道路縱橫,馬路兩邊高樓林立。不遠處,德賽矽鐠一期項目已于今年4月竣工投產。

        “中韓(惠州)產業園日益完善的基礎設施和產業集聚效應,為項目實施提供便利,讓項目得以快速竣工投產。”德賽矽鐠國內業務事業部副總裁張偉介紹,“今年項目產值有望實現30億元,全部建成達產后將實現年產值約50億元。”

        短短18個月,就開始產出效益。德賽矽鐠是中韓(惠州)產業園產業項目加速投產見效的生動寫照。據介紹,中韓(惠州)產業園起步區今年投產企業將達150家以上。

        經過多年的建設發展,中韓(惠州)產業園引進落地的一些產業項目已經陸續開始產出效益,一座產業新城正在崛起。

        服務優

        企業獲得感滿意度持續刷新

        項目招進來,還要留得住、發展好,這離不開園區營商環境和運營管理水平的不斷優化提升。

        日前召開的全市重大項目加快落地建設推進會提出,全力推進“3+7”工業園區建設,打造“一園區一管理機構一國企平臺一融資方案”模式,全面提升園區配套水平,大力發展生產性服務業。

        項目建設“摘牌即動工”、成立工作專班對項目落戶到項目投產進行全過程服務、“一站式、綜合式、智能化”服務、“企業辦事不出園”、加碼公共服務配套……全市“3+7”工業園區紛紛在服務企業上下功夫,不斷刷新企業獲得感、滿意度。

        營商環境好不好,企業最有發言權。

        “我們在起步區的項目計劃年底投產。”大韓化工工業(遠東)有限公司董秘李夢迪說。這家從事高分子新材料的國家高新技術、專精特新企業,2021年在中韓(惠州)產業園起步區拿地,見證了起步區的飛速發展和高效服務,“有工作專班,有牽頭人專門服務企業,在協調大使館、施工證件辦理、人才引進等方面,都給予了我們貼心的服務。”

        生產性服務業是制造業高質量發展不可或缺的引擎。5月20日,惠城首個生產性服務業創新發展示范園區揭牌。中國(深圳)綜合開發研究院、粵港澳大灣區青年協會、戴德梁行、灣區數字科技產業聯盟等7家機構,包括深圳富潤通、深圳竹云科技在內的6家生產性服務業龍頭企業簽約入駐。

        “惠州天安數碼城一期已引進的81家企業中,生產性服務業企業占比超過50%。”天安數碼城集團副總裁、惠州天安數碼城董事總經理何文介紹,惠州天安數碼城二期共5棟產業大廈,約12萬平方米正面向全球火熱招商中。目前意向企業近60家,重點引進生產性服務業中的信息技術、金融服務、人力資源服務、商務服務、研發設計等高端服務業,著力于構建惠城首個生產性服務業集聚示范區,為惠州高質量發展創造新活力,提供新動能。

      編輯:任己章
      上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