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幅龍門農民畫,一張廣東文化名片,一卷嶺南民俗風情。
始創于20世紀70年代初期的龍門農民畫,植根于龍門多彩的民俗風情的土壤中,展現南國地域傳統民俗文化,具有淳樸自然的鄉土氣息和嶺南色彩。
一幅農民畫,鋪陳出龍門文化格調:1988年,龍門縣被國家文化部命名為“中國現代民間繪畫畫鄉”、被廣東省文化廳命名為“廣東省民間藝術之鄉”;2008年,龍門縣被國家文化部命名為“民間文化藝術之鄉”,并與上海金山、陜西戶縣并稱“中國三大農民畫鄉”;龍門農民畫在廣州、北京、上海、西安、香港、澳門等城市展出,還漂洋過海,到美國、日本、瑞典、挪威、加拿大、澳大利亞等國家展覽,還先后進入北京奧運村,登上上海世博會、廣州亞運會舞臺……
龍門農民畫家們運用夸張變形的藝術手法,濃墨重彩渲染人們豐富多彩的勞動和生活,透出田園氣息,尺寸繪出美景韶華。而回眸龍門農民畫的發展歷程,繞不開一個關鍵人物——龍門縣城水口人譚池發。
譚池發。
草創探索
辛苦耕耘新畫風
譚池發出生于1939年,自小愛畫畫,素描和油畫很在行,特別喜歡水墨畫。譚池發上小學時,數學學得好,是算盤能手。
1964年,譚池發成家,此后,恰逢龍門縣城糧所招聘,以算盤比賽來選才,妻子建議他去應聘。然而,譚池發并沒有去應聘。他想去的地方是文化館,因為那里可以畫畫。畫畫對譚池發來說,不僅是一種興趣愛好,更是一種職業和理想。
1966年,27歲的譚池發如愿以償來到龍門縣文化館上班,他的畫畫才能終于有了發揮的舞臺。
當時,城鄉的繪畫風潮涌動。深圳關山月美術館編撰的《鄉情嶺南:龍門農民畫作品集》一書稱:“農民畫是興起于20世紀五六十年代一種獨特的文化藝術現象,為了政治宣傳和繁榮基層文化生活的雙重需要,一些美術愛好者被組織起來,一邊勞動,一邊作畫。”
譚池發作品《迎親》。本組圖片 侯縣軍 翻拍
為了配合政治宣傳,當時,龍門縣組織一支以回鄉和下鄉知識青年為主體、三百多人的美術隊伍畫家史、村史,同時也進行一些年畫創作。譚池發的畫作,開始出現在龍門大街小巷的墻壁上,這些畫大多描繪工農熱火朝天的勞動場面,頗具政治宣傳韻味,帶有鮮明的時代烙印。
1972年4月,譚池發辦起了龍門第一期農民畫培訓班,這標志著龍門農民畫的創作真正開始。此次培訓班有25人參加,大部分是農民出身,但具備一定的繪畫基礎。第一期培訓班學員繪制作品50多幅,其中25幅入選當時惠陽地區“美術作品展”,譚池發創作的《打禾場上》還入選了廣東省美術展覽。四年后,在譚池發帶領下,第二期培訓班開班,共有50多人參加,繪制了100多幅畫。當年年底,龍門縣文化館首次舉辦“龍門農民年畫展”。
一批從廣州來龍門的下鄉知青也幫著培訓班學員畫畫。廣東省群眾藝術館原負責人之一吳炳德回憶,1972年,他從廣州美術學院畢業后分配到龍門縣文化館工作,直到1982年才調回廣州。他在龍門工作的十個春秋是農民畫發展的第一個黃金期。20世紀70年代,廣東的高州、澄海油畫很出名,他們就到這些地方學習。龍門農民畫也從那時候開始以宣紙、水粉、墨等材料進行創作,題材以反映插秧、煮飯等農民生活為主。
譚池發作品《織竹帽》。
為了方便學生們更快地掌握繪畫技巧和臨摹畫作,譚池發從縣文化館下班回家后,常躲在書房里,在畫紙上打好格子和畫好線框,而這些繪畫技巧,在日后成了繪制龍門農民畫的基本技巧之一。
那段時期,學生們也樂于上門討教,與譚池發一起交流繪畫經驗。年輕的譚池發算是龍門的潮人,他跟好友一起創作龍門農民畫,還曾經以龍門話來創作、演唱歌曲。
譚池發對龍門農民畫的貢獻不僅在于他樂于施教,更在于他帶領學生們鉆研嶺南的民間美術,探索出了一種具有濃郁鄉土風情的龍門農民畫創作風格。1982年,譚池發組織帶領農民畫家們收集整理本地傳統民間工藝美術,從刺繡、剪紙、木雕等民間藝術中吸收營養,并運用于新型農民畫的創作中。
此外,廣州知青的參與不但使草創初期的龍門農民畫增添了文化內涵,同時通過他們的宣傳,龍門農民畫得到廣東省群眾藝術館的贊許,廣東省和廣州市群藝館也派了一些專家來指導。經過不斷實踐和總結,龍門農民畫吸納了版畫、楊柳青、工筆畫、年畫等藝術手法,漸漸走向成熟。這一時期,龍門農民畫形成其獨特的形式語言和以風俗民情為題材的藝術風貌。
譚池發和學生梁彩歡的作品《中秋月夜》。
繪畫帶徒
“拼將心力育新花”
1984年,譚池發被提任為龍門縣文化館副館長。經過多年創作實踐,龍門農民畫的影響已擴大,在國內外多個大城市展出,小有名氣。在1984年的廣交會上,外國客人對“散發著泥土芬香”的龍門農民畫表現出了極大的熱情,畫賣到一百元一幅的高價,而當時的上海金山農民畫、陜西戶縣農民畫還躺在文化館里等待知音。
1988年,龍門縣被國家文化部命名為“中國現代民間繪畫畫鄉”,廣東只此一處。譚池發通過培訓班培養出了許多農民畫家,這些畫家也創作出了許多優秀作品。1988年,譚池發被國家文化部授予“中國民間美術工作開拓者”稱號。
譚池發作品《繡花女》。
1989年初夏,著名漫畫家廖冰兄第一次到龍門,看見風格獨特的龍門農民畫,心生歡喜,欽佩譚池發“發展現代民間繪畫成績卓著”,題字“拼將心力育新花”贈之,既是對譚池發培養繪畫人才的贊譽,也是對龍門農民畫后續發展的期望。
在龍門文化圈小有名氣的譚池發,幾乎成了龍門農民畫的代言人。他除了繼續耕耘畫板,還開始組織參展和參加研討會。1999年,譚池發參加“全國現代民間繪畫理論研討會”,提交《充分表現南國民俗文化的龍門農民畫》,獲得三等獎,將龍門農民畫從技術層面提升至理論層面。
譚池發作品《蓋新房》。
譚池發在其論文《龍門現代民間繪畫(農民畫)發展情況綜述》中,較為客觀地論述了龍門農民畫早期的發展歷程:“龍門現代民間繪畫是1972年由縣文化館先通過培訓輔導青年農民、上山下鄉知識青年,然后進一步創作,逐漸形成的。它的發展經歷了以下幾個時期:1972年至1975年,在開展農村文化室活動中,組織知識青年畫家史、村史、出墻報等,同時輔導他們進行業余繪畫創作,這個時期稱之為‘業余美術創作活動’;1976至1980年,輔導農民作者反映當時農村生產隊的集體勞動,在技巧上吸收天津‘楊柳青’年畫描繪方法,這個時期稱之為‘農民畫創作’;1981年至1990年,轉向描繪鄉土風情、民間習俗,1989年以后又嘗試從藍田瑤族鄉的傳說和生活習慣探索追尋‘南蠻文化’理念的表達,表現方法追求拙樸純真,神奇變幻,這個時期稱之為‘現代民間繪畫’。”
在事業上成績斐然的譚池發,回到家里,依舊是個平凡的丈夫和父親。那時候他的三個孩子還小,妻子在家里耕田,譚池發下班回家后,不僅要幫忙做飯,還要常常輔導孩子做作業。
譚池發從單位領的工資,也僅夠家庭的開支。譚池發淡泊名利,單位有福利分房,他沒有申請,讓給了其他同事。數十年來,他一直騎著自行車上下班。譚池發的家屬回憶,有學生和朋友前來家里探望他,送了煙過來,他一概退回。有一次去日本參展,他的一幅龍門農民畫以兩千美元賣出,他把這筆錢用于單位的日常運作。
著名漫畫家廖冰兄贈譚池發的題詞“拼將心力育新花”。
譚池發退休后,依然堅持到文化館畫畫,幾乎每天都出現在畫板前,還與學生們在一起交流,執著于藝術追求。
一生癡心于繪畫的譚池發,創作出上百幅龍門農民畫,還培育出大批學生,譚池發遂被稱為龍門農民畫的“鼻祖”。陳權樞、黃偉平、王漢池、曾寶田、陳少圓、梁彩歡、駱雪芳等一批在國內外有影響力的農民畫家,均師承譚池發。譚池發為人十分友善,創造條件幫助眾多學生走上了職業畫家的道路。
2004年,譚池發病逝,生命定格在六十五歲,在畫紙的尺寸之間寫下濃墨重彩的一筆。他的學生們接過龍門畫棒,成為龍門農民畫的中堅力量。龍門農民畫,正張揚著旺盛的生命力與創作力。(侯縣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