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
22家惠企參展第二十屆文博會
展現惠州“山海兼有、運動之城、多彩非遺”城市形象
藍綠主色調展館時尚新穎、運動滑板新潮活力、非遺手藝人現場秀技藝……5月23日,第二十屆中國(深圳)國際文化產業博覽交易會在深圳國際會展中心(寶安)開幕,惠州館以“羅浮山下四時春”為主題,精選22家本地企業共260余個品類亮相,生動展現惠州“山海兼有、運動之城、多彩非遺”城市形象。
以“羅浮山下四時春”為主題的惠州館亮相第二十屆文博會。惠州日報記者龔妍 通訊員黃海波 莫斌斌 攝
惠州體育企業首次參展
走進惠州館,藍綠主色調讓人眼前一亮。惠州館以“羅浮山下四時春”為主題,展位占地面積160平方米,分設“打造中國滑板之都”互動體驗區,以郭師傅月餅、羅浮山百草油為代表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大賣場區,羅浮山下四時春主題展示區和文體產品綜合展示區,全面展示惠州文旅體產業發展新成果、新氣象。
記者了解到,在22家本地參展企業中,有的是文博會的“老粉絲”,如惠州市月亮彎文化藝術有限公司、廣東葛仙堂健康股份有限公司、惠州市東平窯文化傳播有限公司等,還有4家今年加入的“新面孔”。惠州市杰誠運動器材有限公司攜2024年度最新款滑板首次亮相文博會,在展館概念展示“打造中國滑板之都”互動體驗區,觀眾可近距離欣賞惠州滑板產品,更能踏上滑板,在體驗區感受滑板之樂。
惠州館還開設了非遺大賣場,邀請惠州非遺手信企業郭師傅月餅和羅浮山百草油作為主力軍入駐賣場,現場同時還邀請非遺傳承人展示制作技藝,提高觀眾自覺保護傳承非遺的意識。
為弘揚東坡文化,惠州館布置“羅浮山下四時春”主題展示區,展示羅浮山景區、中醫藥文化及非遺文化的代表羅浮山百草油等惠州手信產品,供觀眾購買和打卡拍照,講好嶺南東坡故事,打造惠州城市名片。
惠州規模以上文化企業逐年增加
作為知名的旅游城市,惠州長期入榜“全國熱門遷入地(目的地)”,2023年累計接待游客4500多萬人次,增長了90%左右;舉辦惠州馬拉松,吸引了來自國內外5.7萬人報名,“運動之城”惠州活力滿滿;舉辦文旅產業招商推介會,吸引了國內文旅行業頭部企業、知名投資機構、大型國企和社會團體組織近300家企業代表參加,促成簽約項目共39宗,計劃投資總額151億元;加大對文旅產業的扶持力度,重點對打造“文化+”新型產業業態、打造優質文旅服務項目、開發文化創意產品、建設文化創意創新空間、打造文旅夜間消費品牌等五個類別的優質項目給予資金扶持,最高扶持100萬元……根植于厚重的人文基底,惠州文化產業在新時代煥發勃勃生機。
近年來,惠州高度重視文化建設,大力實施“文化+”戰略,不斷完善和優化文化產業政策體系,積極推進重點項目和特色產業培育,市場主體及文化產業規模不斷壯大。據統計,截至目前,全市文化及相關產業法人單位約2.6萬家。其中,規模以上文化企業逐年增加,由2018年的258家增加至2022年的406家,增長57%。2022年文化產業增加值為268.7億元,占GDP比重為5%,連續多年保持在5%以上。惠州文化產業初具規模、勢頭良好,不斷滿足人民群眾精神文化生活新期待,提高城市文化影響力和文化軟實力,成為惠州經濟發展新的增長點,在調結構、擴內需、穩就業、助發展中發揮著重要作用。
接下來,市文廣旅體局將繼續開展文旅體惠民消費季活動,圍繞主題旅行、酒店民宿、景區商圈、文娛影院、惠州手信、體育場館等6個消費領域發放惠民消費券,持續釋放消費內需潛力。以創建國家級、省級夜間文化和旅游消費集聚區為抓手,繼續大力發展夜間經濟和休閑經濟,推動祝屋巷街區開展省級夜間文化和旅游消費集聚區創建工作,進一步發揮示范效應,拉動“吃住行游購娛”為一體的高粘性文旅消費,推動文旅產業換檔升級、提質增效。
同時,繼續擦亮“夜色惠精彩”品牌,以支持引導各縣(區)打造夜間文旅地標商圈,積極組織指導讀者文化園、水東街、33號青年公路街區、野島文化生活社區、祝屋巷等文旅經濟商圈,開展文旅夜經濟系列活動,推出夜展、夜購、夜演、夜娛、夜品、夜宿、夜食等文旅新“夜”態,持續擴大文旅消費品牌街區規模和市場主體數量,促進我市夜間文旅消費提質升級。
惠州日報記者龔妍 通訊員黃海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