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
新華社播發《瞭望》新聞周刊報道
惠州:書寫古欖園活態保護傳奇
核心提要:200多年前,一位張姓族長在高橋村種下第一棵欖樹,以求后代能在食不果腹的年代憑此吃上飯。在后人的傳承維護下,古欖園郁郁蔥蔥,如先輩期待的那樣,成為守護一方、發家致富的“搖錢樹”。
羅浮山脈與象頭山脈環抱的一塊盆地,坐落著一片欖樹林。北回歸線從此穿過,陽光、熱力、雨水,造就得天獨厚的自然氣候。
在廣東省惠州市北部的博羅縣柏塘鎮高橋村,約300畝的古欖園內,208棵200多歲的古欖連枝成片,撐起一片遮天蔽日的濃蔭。
古欖姿態各異,仿佛置身童話世界。古欖園四周連片的茶園,與交錯的河涌,讓濃厚的綠意蜿蜒流淌。
依傍著古欖園,高橋村近年著力探索新型古樹整體保護、活態保護模式,挖掘古欖的生態景觀、歷史文化、鄉愁傳承功能。古欖園由此成為鄉村集體活動地、個人鄉愁回憶地、經濟發展增收地。
航拍博羅縣柏塘鎮高橋村古欖園。惠報全媒體記者湯渝杭 攝
百年古樹化身“搖錢樹”
65歲的張移明年輕時在外闖蕩,5年前又回到高橋村。
他的家就在古欖園入口處。張移明如今最喜歡的,就是坐在家門口,看陽光透過欖樹枝葉,投在寬廣的綠地。“這里住著舒服,哪里都找不到這么好的位置,這么漂亮的風景。”呷上一口自家種的綠茶,張移明愜意感嘆。
不僅風景悅目,古欖園還是村民的增收密碼。
一棵古欖樹,產量最高時能產近千斤烏欖。其果肉可加工成食材,欖仁則是五仁月餅的餡料之一。鎮里還與當地一家龍頭企業合作,統一采摘、統一加工、統一出品,欖醬佐料、欖角蜜餞……烏欖經深加工后成為當地頗受歡迎的農特產品。
不止于此。圍繞古欖園,高橋村打造打欖節、音樂節、露營節等“節日”,設計非遺特色旅游線路,組織采茶品茶文化活動……通過豐富旅游產品供給,增強對周邊游客的吸引力。
每逢周末、假日,古欖園人流大漲。目前,古欖園每年接待外來游客超過10萬人次,帶動周邊農戶種植的茶葉等農產品年銷售額約1200萬元。
熙熙攘攘的游客更讓村民嗅到商機——他們紛紛做起小買賣。靠著土地租金分紅、維管欖園勞務分紅、開店賣品業態分紅等,村民戶均月收入達到六七千元。
精神上的財富更是難以估量。今年2月,古欖園入選第二批惠州市中小學生研學實踐教育基(營)地。科普古欖歷史、生態意義、烏欖價值……越來越多的孩子來到樹下聆聽古樹故事,了解古樹名木的經濟價值、社會價值和文化價值。這些播撒在孩子心田的古樹名木保護種子,無疑又是一筆寶貴財富。
春節期間,游客到柏塘古欖園打卡。(資料圖片) 惠報全媒體記者李燕文 攝
“三變”改革
古欖樹變身“搖錢樹”,這在5年前無異于天方夜譚。
彼時,這里完全是另一幅光景:疏于管理的古欖樹下長滿雜草,村民把這里當做放牛的去處,樹下都是牛糞,讓人無從下腳,更別談空氣中的味道。樹叢間沒有正經行路,周遭的泥巴路每逢下雨泥濘不堪。古欖樹群也因本地自發保護能力不足及自然災害等,出現蟲害、樹體損傷等狀況。
變化始于5年前——2019年,柏塘鎮決心推進“三變”改革,著力讓資源變資產、資金變股金、農民變股東。
當地統一流轉村民的土地、欖樹、茶園,將古樹與周邊環境進行統一保護和修整管理,并統一資源打造品牌。這既破解了土地分散的難題,又構建起村民之間緊密的利益聯結機制,讓村民嘗到土地集中流轉和集體經濟發展的甜頭。
依托古欖園歷史悠久、田園風光優美及周邊茶旅資源豐富的特點,當地持續完善基礎設施配套、引入社會資源打造小產業集群的鄉村旅游示范區。
村民在撿拾打下來的烏欖。惠報全媒體記者湯渝杭 攝
古欖園運營負責人董健介紹,目前政府已整合300多畝土地資源,完成道路建設、園林保護等工作,生態停車場等配套設施也在有序推進。“在各級政府的引導與村民鄉賢的支持下,古欖園舊貌換了新顏。”董健說。
董健始終秉持的理念是:“打造生態園林絕對不能破壞古樹。這是所有工作開展的前提條件和首要目標。比起大拆大建、過度商業化運營,更要堅持保護為主的初衷。”
古欖園中,綠蔭之下,游客穿行于此,歡聲笑語不斷。數條石頭觀光道蜿蜿蜒蜒看似毫無規律。董健道破奧妙:“我們修路時專門避開樹根,人行走也不會踩踏到樹根。”
除了路面上的石路,路面下的水管鋪設也頗費功夫。“寧愿多繞點路、多花點錢,也要盡可能避開可能威脅古樹的地方。”董健說。
地上地下的建設細節,傳遞著古欖園統一規劃、科學設計的初衷:更注重樹和周邊村民整體生態環境、人居環境的改善,將村子、周邊的茶園和古樹園大批納入通盤規劃考量。
博羅縣林業局介紹,當地已形成每月定期巡查檢測和機動處理問題的機制,持續對古樹進行樹體損傷處理、病害蟲害防治、古樹樹冠整理、地上環境整治等維護修復工作,筑牢古樹防護網。
古欖撬動鄉村振興
科學的保護讓古欖生機勃勃,也讓以古樹為支撐撬動的鄉村振興圖景,越來越清晰可感。
村民張日明的家就在古欖園,周邊是自家的茶地。清明前后,他忙著采茶、炒茶,十幾個簸箕盛滿了剛采的茶葉。“以前種茶的收入僅僅夠解決一家人的口糧,現在不僅自給自足,還成為本地土特產的名片。”張日明說,他家產的茶葉很受游客青睞,微信好友不少都是買茶的“回頭客”。
十幾年前,張日明到縣城跑運輸,如今不再外出務工,月收入也能有上萬元。開農家樂、經營茶園、養土雞、開運輸車、出租觀光車……他和妻子以勤勞的雙手換來蒸蒸日上的生活。
古欖園煥發新活力。惠報全媒體記者李燕文 通訊員柏塘鎮黨建辦 攝
村干部說,像張日明一樣主動回村的很多。從“藏在深閨”到打響名氣,古欖園人氣越來越足。古欖園規模之龐大、歷史之悠久,在嶺南屈指可數。它的商業價值正被更多人看到。
此前在深圳做程序員的譙彭,選擇到古欖園創業做民宿,取名“惠州慢享欖園”。綠樹環抱間,他建起小白樓、泳池、露營地、游樂場。五一節前,民宿的11套房早在一個月前就被預訂一空,平日周末也一房難求。去年底開業至今,民宿累計銷售額上百萬元,與村集體分紅上萬元。
譙彭堅持民宿要有靈魂。“我看重的,就是古欖園的文化價值、自然環境。飲食上,用欖角蒸魚、拌粥;裝修上,欖樹、茶樹隨處可見;游玩線路上,我們設計了古欖園下野餐、辦婚禮等特色活動,就是希望給游客深度文化享受。”譙彭說。
董健介紹,未來古欖園還將繼續完善相關配套設施,通過舉辦寫生、攝影、音樂節、輕露營、抖音短視頻節等活動,持續匯聚產業流量;同時發動、引導周邊群眾直接經營或參與經營鄉村民宿、農家樂、茶室、陶藝等業態,促進產業興旺、農民增收。
對標更高景區要求,柏塘鎮不斷完善配套基礎設施,加強四村聯動,根據各自旅游資源稟賦和特色,以點帶面,并充分發揮周邊柏鄒公路(廣東省十大最美鄉村公路之一)的優勢,引入研學教育、攝影美食、文創民宿、精致營地、非遺民俗等業態,形成良性互動互補的鄉村旅游示范帶,不斷聯農帶農。
200多年前,一位張姓族長種下第一棵欖樹,以求后代能在食不果腹的年代憑此吃上飯。
前人栽樹,后人乘涼。在后人精心維護下,這片古欖園郁郁蔥蔥,正如先輩期待的那樣,成為守護一方、發家致富的“搖錢樹”。古欖見證陪伴著一代又一代人走向更美好的生活,子子孫孫也將懷著感恩之心和傳承使命,以新的方式鐫刻古樹的故事。
(新華社 《瞭望》新聞周刊記者丁樂 鄧瑞璇 張程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