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
新修訂的《惠州市防汛防旱防風防凍應急預案》印發
從注重災后救助轉向災前預防
近日,我市持續遭遇不同程度暴雨,市及相關縣(區)啟動不同級別的防汛應急響應。為什么會啟動響應?不同響應級別有什么標準?新修訂的《惠州市防汛防旱防風防凍應急預案》(以下簡稱“《預案》”)近日在市政府官網公布,明確預警預防、應急響應啟動標準及發布、搶險救援、應急保障等方面工作。
堅持以防為主、防抗救相結合
《預案》適用于我市轄區內的防汛防旱防風防凍工作(統稱“三防工作”),具體包括暴雨、洪水、干旱、臺風、風暴潮、低溫冰凍等因素引發的災害的監測、預防、搶險、救援、災后應急處置及其相關管理工作。
“堅持把保障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放在第一位落到實處,最大程度減少水旱風凍災害造成的危害和損失。”市三防辦相關負責人介紹,《預案》堅持以防為主、防抗救相結合,堅持常態減災與非常態救災相統一,從注重災后救助向注重災前預防轉變,從應對單一災種向綜合減災轉變,從減少災害損失向減輕災害風險轉變。
《預案》提到,惠州市地處低緯度區,北回歸線橫貫市域,南臨熱帶海洋,境內雨量充沛,屬亞熱帶海洋性季風氣候區。冬半年(非汛期,11月至次年3月)主要受大陸季風的影響,盛行東北風,天氣干燥少雨;夏半年(汛期,4~10月)主要受西南和東南季風的影響,盛行東南風,天氣高溫多雨,易出現暴雨洪澇、雷雨大風、臺風、雷電、短時強降水等災害性天氣。
4月4日,市三防指揮部決定我市進入2024年汛期。《預案》指出,我市汛期分為前汛期(4~6月)和后汛期(7~10月)。前汛期以鋒面暴雨和季風暴雨為主(龍舟水),隨著6月下旬副熱帶高壓的季節性北跳,受熱帶氣旋等低緯熱帶天氣系統影響,步入第二個多雨時期,即后汛期。
數據顯示,我市年降水量豐富,年平均降雨量1945毫米,其中龍門、博羅跨英德龍門佛岡暴雨中心、惠東跨海豐陸豐暴雨中心易出現極端強降水,范圍廣、出現次數頻繁、持續時間長、雨強大、易出現極值。影響惠州的臺風年均2.8個。全市水系發達,主要河流有自東北向西南橫貫全市的東江干流,其中集雨面積超過1000平方公里的河流有東江、西枝江、淡水河、公莊河、沙河、增江6條,集雨面積超過100平方公里的河流有35條。
水旱風凍災害應急響應分類分級
按災害類型,《預案》將應急響應分為防汛、防風、防凍、防旱四個類別。市三防辦根據災害預警信息和會商成果,提出啟動、調整、結束應急響應的建議。各縣(區)三防指揮部根據本級防汛防旱防風防凍應急預案的規定程序啟動、調整、結束應急響應。
每類應急響應從低到高依次分為一般(Ⅳ級)、較大(Ⅲ級)、重大(Ⅱ級)、特別重大(Ⅰ級)四個級別。《預案》明確啟動應急響應的啟動條件,當發生或預計發生相關情況時,經綜合會商研判后,啟動相應級別的應急響應。
啟動應急響應時有哪些基本要求?根據《預案》,市三防指揮部各成員單位、各縣(區)三防指揮部應加強值班,掌握防范應對動態,及時向市三防指揮部報告相關情況;市三防指揮部根據要求和實際情況組織聯合值守,相關成員單位派員參與;市三防指揮部根據事態發展派出工作組,進行現場督促、指導和檢查;搶險救援力量提前預置搶險救援隊伍和裝備,根據指令實施搶險救援等。
值得關注的是,《預案》規范暴雨預警“叫應”機制,當市縣氣象部門發布暴雨紅色預警信號時,要立即電話通知本級應急管理局值班室、應急管理局主要負責同志、分管負責同志,以及預警所在鄉鎮(街道)的應急指揮中心、黨委(黨工委)或政府主要領導;當發布暴雨紅色預警信號的鄉鎮(街道)數量超過當地轄區鄉鎮(街道)總數的30%時,氣象部門應電話報告本級三防指揮部指揮長。當發布暴雨紅色預警信號時,當地氣象部門要通過提前與當地應急管理部門約定的渠道,向預警信號覆蓋區域的市、縣(區)、鄉鎮(街道)、行政村(社區)三防責任人發送提醒信息。
惠州日報記者劉建威 通訊員殷偉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