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
惠州越來越多居民在“家門口”就能“看得上病、看得好病”
市域內縣域內住院率增幅均居全省第一
近日,廣東省衛生健康委發布的統計信息顯示,惠州2023年全市縣域內住院率達到75.8%、同比提高了7.6個百分點,市域內住院率達到93.9%、同比提高了1.6個百分點,增幅均居全省第一。惠州跑出衛生健康“加速度”,全市醫療衛生服務體系進一步完善,群眾看病就醫獲得感明顯增強,越來越多居民在“家門口”就能“看得上病、看得好病”。
2023年以來,市衛生健康局深入貫徹落實省委、市委全面推進“百千萬工程”的部署要求,認真實施新一輪基層衛生健康服務能力提升行動計劃。“全市衛生健康系統通過推動優質醫療資源擴容提質、緊密型縣域醫共體建設、提升縣(區)第二人民醫院建設以及優質服務基層行等措施,加快補齊基層醫療衛生短板,全面推動衛生健康事業高質量發展。”惠州市衛生健康局副局長金程表示。
4月10日,市民在市中心人民醫院辦理出入院手續。惠州日報記者鐘暢新 攝
高位推進,大力推動優質醫療資源擴容提質
4月11日,在惠州市中心人民醫院腫瘤內科病區,數十位腫瘤患者正在住院治療。他們中的大多數在剛發現惡性腫瘤時,曾想著到廣州、深圳等大城市就醫,然而體驗到惠州優質的診療技術和服務后,均選擇留在惠州診治。
30歲的王女士就是其中一位。2019年,居住在惠東的她無意中發現左肩部包塊并有頸部多發包塊,有壓痛,包塊慢慢增大。3個月后,王女士在市中心人民醫院接受了左肩部腫物切除術,經切片化驗,確診為淋巴瘤。“確診為癌癥的時候,心里很害怕彷徨,也曾到廣州咨詢,對比過后,覺得惠州的診療技術及服務都不錯且離家更近,還是決定留在惠州治療。”王女士告訴記者,4年多來,經過幾次化療及靶向治療,目前病情穩定,淋巴結腫大情況明顯緩解。
“力求讓患者足不出惠就能得到優質診療,是我們一直努力的方向。”該院腫瘤內科主任熊海林告訴記者,該科是廣東省臨床重點專科、惠州市癌癥防治中心,南湖和仲愷兩個病區床位合計110張。為給患者提供更好的診療技術和服務,該科相繼開展了多項先進新技術,顯著提升了惠州地區的腫瘤治療水平。值得一提的是,該科去年成立了“日間治療中心”,原本需要在惠州乃至廣州、深圳等城市住院做化療、靶向、免疫治療的部分患者,現在在該中心無需住院,當天完成治療后就可以走,顯著提升了患者的就醫體驗。該試點項目開展服務以來累計治療19578人次,為患者節省了就醫時間和治療費用,大大降低了患者異地就診住院率,換句話說,有效提升了縣域內住院率。
這僅僅是我市全面提升診療服務的一個縮影。近年來,我市大力推動高水平醫療資源擴容提質。例如針對縣域腫瘤病人異市就醫人次較多的情況,我市落實省衛健委印發的《廣東省腫瘤專科優質醫療資源下沉行動方案(2023-2025年)》,2023年完成惠州市第一人民醫院腫瘤放射治療中心建設項目并投入使用,為腫瘤專科優質醫療資源擴容提質和下沉打下堅實的基礎,2023年縣域腫瘤患者異市就醫人次同比下降了29%。
聚焦重點,多措并舉推進縣域醫改提質增效
一天凌晨2時許,56歲的博羅居民溫先生突發心前區劇痛,伴呼吸困難,大汗淋漓,全身濕冷,口唇紫紺,血氧飽和度最低時僅70%。博羅縣人民醫院急診醫學科接診后,立即開啟綠色通道,經檢查診斷其為“急性廣泛前壁心肌梗死、心源性休克”,這是急性心梗中的極重癥情況,死亡率極高,需緊急手術,但手術風險極高。
出于對該院醫療技術的信任,家屬打消了轉廣州醫院救治的想法,選擇繼續在該院治療。博羅縣人民醫院醫護人員迎難而上,一場與死神爭分奪秒的較量就此開始!多學科醫生為患者氣管插管全麻下行急診PCI治療,醫護人員默契配合,應對了血壓急速下降不能維持、心律失常等各種危急情況,順利完成了手術。
出院后,溫先生恢復良好。復診時,他和家人為醫生團隊送上錦旗致謝。
“就近獲得優質醫療衛生服務,大病不出縣、鄉鎮,是民之所盼,我們采取多項舉措,滿足群眾‘家門口’就醫需求,持續提高人民就醫獲得感和滿意度。”博羅縣人民醫院黨委書記林燕峰說,5年多依托緊密型醫聯體幫扶與發展,該院把省高水平醫院惠州市中心人民醫院的人才和技術優勢,轉化為專科發展的內生動力,各專科醫療技術水平不斷提升。同時,該院落實醫改,深入推進緊密型醫聯體和緊密型縣域醫共體建設,將“醫聯體建設紅利”通過縣域醫共體平臺惠及鄉鎮群眾;幫扶11個分院開設“特色專科”,更好地服務當地百姓;精準幫扶楊村分院和石灣分院,兩院2023年住院量分別同比增長30.28%、55.8%。
惠州緊緊圍繞人民群眾看病就醫的急難愁盼問題,多措并舉,讓百姓在“家門口”便能“看得上病、看得好病”。例如,實施新一輪基層醫療衛生服務能力提升計劃。2023年7月,市衛生健康局制定印發《關于落實“百縣千鎮萬村高質量發展工程”實施新一輪基層衛生健康服務能力提升五年(2023-2027年)實施方案》,包含3大工程16個具體項目,以扎實的舉措將“百千萬工程”任務落實落細,促進基層醫療衛生服務提檔升級。2023年5月在博羅縣召開惠州市緊密型縣域醫共體建設工作推進會,推動三個試點縣把縣域醫共體建設作為一項重要政治任務,集中力量攻堅突破,切實發揮緊密型縣域醫共體分級診療的重要作用。2023年8月經省衛生健康委審核判定,惠東縣、博羅縣、龍門縣三個縣域醫共體建設均達到緊密型標準;龍門縣被遴選為廣東省第一批縣域醫共體建設高質量發展綜合試驗區。
夯實基礎,著力提升“縣(區)第二人民醫院”服務能力
近日,45歲的患者徐女士因腎結石并腎積液到惠東縣第三人民醫院(惠東縣多祝鎮衛生院)就診。“以前這種病要到縣、市三級醫院做手術,現在足不出鎮在‘家門口’就能做了,很方便!”徐女士告訴記者,醫護人員為其進行了輸尿管軟鏡手術治療,手術順利,恢復良好。
惠東縣第三人民醫院執行院長吳妙鋒介紹,該院自升級建設后,軟硬件設施得到大大提升。同時,依托惠東縣縣域醫共體緊密型建設,惠東縣第三人民醫院作為縣域醫共體多祝分院,人、財、物由縣域醫共體總院縣人民醫院統一管理,縣級優質醫療技術逐步下沉到縣第三人民醫院。其中,外科微創手術、血透技術、腸鏡胃鏡檢查、電子喉鏡等項目以及中醫康復和卒中中心的開展,均填補了惠東縣山區醫療技術的空白,大大方便了當地及周邊鄉鎮群眾的就醫需求。2023年,該院住院人數達4046人次,同比增長48%。
記者了解到,2023年以來,我市著力提升“縣(區)第二人民醫院”服務能力。2023年8月,市衛生健康局印發《“縣(區)第二人民醫院”(縣域醫療次中心)綜合服務能力提升總體工作方案(2023-2025年)》,重點在臨床專科建設、適宜技術推廣、人才隊伍建設、信息共享等關鍵環節推動優質醫療資源下沉,確保“辦好用好‘縣(區)第二人民醫院’”重點任務落實。通過市級三甲公立醫院和縣級醫院與“縣(區)第二人民醫院”專科共建計劃,推動已建成使用的6家“縣(區)第二人民醫院”重點打造了27個臨床專科、5個名醫工作室,有效提升“縣(區)第二人民醫院”專科服務能力,全年住院人次同比增長45.2%。全市的縣域內住院率達到75.8%,同比提高7.6%;二級以上公立醫院下轉基層病例數同比提升45%,更多基層群眾在“家門口”就能享受到優質便捷的醫療服務。
同時,我市還積極開展“優質服務基層行”活動,經過省市級專家組復核,我市基層醫療衛生機構新增10間“基本標準”、6間“推薦標準”。截至2023年底,我市有69間基層醫療機構通過“基本標準”及以上,其中33間機構通過“推薦標準”(全省排名第六)。2023年全市基層醫療衛生機構診療人次同比增長5.03%,基層醫療衛生機構住院人次同比增長52.3%。
惠州日報記者周智聰 通訊員周鑫 周偉
新聞科普
區域住院率 市域內住院率是指常住居民留在本市域內住院的比例。縣域內住院率是指縣域內常住居民留在本地醫療機構住院的比例。
區域住院率是評價“大病不出市、縣”醫改目標的重要依據,即居民留在當地住院的比例,是評價一個地區醫療機構服務能力、將“患者留在當地”的具體表現。區域內住院率的提升,表明患者看病就醫難題得到緩解,越來越多群眾無需舟車勞頓異地就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