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
春節期間惠州共接待游客496.08萬人次比增71.5%實現開門紅,實時人口數不減反增
西湖景區實時客流量多次排名全省第一
看花燈、泡溫泉、踏浪花、品美食、賞年俗……龍年春節惠州好戲連臺,“請到廣東過大年·一起‘惠’美好”系列活動精彩紛呈,文旅市場“熱辣滾燙”,文旅消費持續火爆。
據不完全統計,2024年春節期間(大年初一至初八,下同),惠州全市共接待游客496.08萬人次,較2023年春節(除夕至初六)增長71.5%;實現旅游收入36.04億元,較2023年春節(除夕至初六)增長97.2%。
其中,最熱門的當屬國家5A級景區惠州西湖。大數據顯示,春節期間惠州西湖景區客流量多次在全省4A級以上景區實時人流排名榜位列第一,成為眾多游客心中的旅游首選目的地。
更值得一提的是,雖然很多人返回老家過節或外出探親旅游,但春節8天假期中,根據聯通大數據分析,近日惠州實時人數達730多萬,超出605萬的常住人口125萬。
2月11日百度遷徙大數據平臺顯示,惠州居全國熱門遷入地(目的地)第17位。活躍的人氣帶來蓬勃的朝氣、興旺的財氣,也為惠州高質量發展注入新動能。
春節期間惠州西湖游人如織。惠州日報記者張藝明 攝
文旅市場更熱
惠州西湖景區接待游客約124.28萬人次,比增79%
上午觀宋式婚禮秀、下午逛煙火“宋街”、晚上賞璀璨花燈……這個春節,惠州西湖景區將民俗年味作為主題,推出“羅浮山下四時春”系列活動,吸引全國各地游客前來游玩。
“羅浮山下四時春”——惠州西湖2024年新春燈會,營造火樹銀花、如夢如幻的視覺盛宴。2月12日,中央廣播電視總臺《新聞聯播》播出惠州西湖新春燈會的畫面,將大美惠州的動人景致呈現給全國觀眾,進一步提升了惠州西湖花燈的熱度。“早就聽說西湖花燈很美,我們從江西過來惠州過年,提前好幾天預約才搶到了號。”江西游客阿萍說,“來到現場觀看,果然是美輪美奐,特別是那些東坡的詩詞,很有文化特色,好多人都和我們一樣,一邊看一邊朗誦。”
西湖新春燈會吸引了眾多游客。
與惠州西湖花燈同樣火出圈的還有年初一到初七連續7天上演的宋式婚禮秀。宋式婚禮秀以惠州大戶陳直的兒子陳豐迎娶眉州新娘唐珠為場景,請來寓惠的北宋大文豪“蘇東坡”擔任儐相(即主持)。婚禮分為婚前禮、正婚禮、婚后禮三個部分,讓市民和游客沉浸式體驗宋式浪漫。不少在現場觀看的市民感嘆:“太震撼了,感覺好像穿越回到了古代!”
這場唯美的宋式婚禮秀,吸引了全網50多個平臺參與直播。據統計,僅2月12日(大年初三)上午的觀看量就超500萬人次。
記者從市文廣旅體局獲悉,春節假期8天,惠州西湖(含紅花湖)景區共接待游客約124.28萬人次,同比增長79%。其中,2月10日(大年初一),惠州西湖接待游客人數達17.9萬人次,同比增長91.3%。
值得一提的是,大數據顯示,春節期間惠州西湖景區客流量多次在全省4A級以上景區實時人流排名榜位列第一。憑借著高品質的旅游體驗,惠州西湖在這個春節多次出圈,成為眾多游客心中的旅游首選目的地。
馬蜂窩發布《2024年春節大數據報告》顯示,春節假期十大最受歡迎的活動包括廟會燈會、民俗表演、美食巡禮、海島度假、逛博物館等,這些活動在惠州也是春節熱門,特別是溫泉游、濱海游和鄉村游等,客流量同比均大幅增長。
在大亞灣黃金海岸,人流如織,游客們在藍天白云、沙灘大海間盡情地游玩嬉戲,十分熱鬧。記者了解到,許多游客都是“家庭游”,與家人一同驅車來大亞灣黃金海岸,看大海,品美食,感受嶺南的山海風光。“小朋友看到大海和沙子非常開心!”游客黃女士說,由于平時工作忙,比較少到海邊玩,趁著春節長假一家人來海邊散散心。
據不完全統計,春節期間,惠東、大亞灣片區共接待游客137.9萬人次,同比增長97%;南昆山生態旅游區共接待游客約4.4萬人次,同比增長37.74%。馬蜂窩發布《2024年春節大數據報告》顯示,巽寮濱海旅游度假區位列“親子游”熱門景點TOP10第9位,南昆山云頂溫泉位列“最受歡迎”溫泉景點TOP10第9位。
春節期間,惠州市推出10條最美農村路自駕游線路,串聯沿途美食美景美宿,使得全市各鄉村旅游點吸引了眾多游客,其中鄉村的生態環境、民俗風情、特色美食成為游客關注的重點。各地鄉村旅游景點緊緊圍繞舞龍舞獅、新春祈福等極具本地特色的民俗文化,推出眾多年味十足的新春旅游活動,吸引大批游客參與互動。
了解一座城,從博物館開始。惠州博物館結合節日特點和館藏特色,為廣大市民游客呈上多達17項文化大餐。年初一至初七,惠州博物館及下屬場館接待游客超13萬人次。今年春節前夕,惠州府衙遺址展示館、水東街縣(區)非遺館與東坡紀念館西湖分館相繼亮相,春節期間成為惠州新晉“網紅”景點。其中,惠州府衙遺址展示館開館以來,參觀人數連續增長至每日1200人次,總計接待游客逾萬人次。
“滿眼都是人人人”“到處都非常熱鬧”……這個比往年要多一天的春節假期,讓大家感覺惠州處處都是“人從眾”的景象。
拉動消費更強
全市實現旅游收入36.04億元,比增97.2%
春節假期是拉動內需、激活消費潛力的重要節點。今年春節旅游市場活力迸發,涌動的人流人潮,帶動假日消費持續升溫。
其中,餐飲住宿的消費拉動作用最明顯。“今年春節地派溫泉森林度假區的客房特別受歡迎,預訂增長明顯,客房入住率基本超過九成。”龍門縣旅游協會會長李星凱介紹。
“今年春節,父母從河北老家來到廣州和我們一起過年。”來自廣州的陳先生說,他們在龍門訂了兩晚的酒店客房,除了泡養生溫泉,還和父母一起品嘗龍門的特色美食,到周邊的鄉村走走,讓父母看看不同的風景。
國家稅務總局增值稅發票數據顯示,春節假期,受春節返鄉及出行旅游需求帶動,住宿服務日均銷售收入同比增長25.4%,餐飲服務日均銷售收入同比增長31.5%。
春節是團圓的節日,近年春節出游成為新趨勢,親子游、家庭游成為主力軍,以家庭為單位的出游人群拉動消費明顯。
馬蜂窩發布《2024年春節大數據報告》顯示,惠州位列2024年春節假期“親子游”熱門城市TOP20第10位。美團發布的2024春節“吃喝玩樂”消費洞察報告顯示,春節期間“滿房”成關鍵詞,其中,家庭親子客群的住宿訂單同比增長超過70%。有著濱海和溫泉特色資源的惠東,酒店業生意火爆。美團數據顯示,惠東住宿訂單量位居全國縣域前十。
美團研究院副院長厲基巍表示,今年春節假期,吃住行游購娛等多個生活服務業消費向好,為全年消費市場開了個好頭,也彰顯了內需潛力。同時,各地打造的新型消費集聚區、節慶活動在促進消費方面的效果愈加顯著。
春節期間,惠州西湖景區舉辦的新春燈會和系列民俗活動,直接帶動了惠州西湖景區周邊“吃住行購娛”等全產業鏈的發展,釋放游客旅游消費潛力。
從除夕到正月初八一連9天,“省級旅游休閑街區”祝屋巷這條緊挨著西湖的老街古巷,持續開展“龍韻華章·鳳舞新春”系列春節活動,“新春龍”“財神爺”“祝家軍”等巡游活動以及非遺和美食集市等吸引游人如織,街區內的餐飲店更是排起長龍。“在網上的旅游攻略看到這里有幾家店的客家菜特別正宗,我們逛完西湖就直沖祝屋巷來了。”帶著一家老小從深圳來惠州游玩的陳女士說。
據不完全統計,春節期間祝屋巷人流量達到36萬人次,總營業額700多萬元,對比去年同期分別增長28%和25%。
擁有國家級夜間文化和旅游消費集聚區、國家級旅游休閑街區等兩塊“國字號”招牌的水東街,吸引眾多游客前來觀賞打卡、旅游消費。移動大數據顯示,春節8天假期,水東街累計接待游客70.56萬人次。
從海邊到山區、從城市到鄉村,從白天到夜間,百變的惠州讓游客流連忘返,文旅熱度不斷攀升,旅游消費也持續火爆。據不完全統計,春節期間,全市實現旅游收入36.04億元,較2023年春節(除夕至初六)增長97.2%,實現“開門紅”。
服務供給更優
多部門協力提供優質保障和熱情服務
惠州旅游市場取得“開門紅”的好成績,與惠州豐富多彩的文化旅游資源、得天獨厚的自然生態環境密不可分,背后也有賴于多部門與行業提供的優質保障和熱情服務。
安全是旅行最佳的目的地,更是文旅消費市場的頭等大事。春節期間,惠州西湖景區人流量非常大,在景區門口持槍執勤的特警不僅給了游客巨大的安全感,還被網友稱為“今年西湖最美的打卡點”,吸引眾多游客與執勤特警合影,并向他們致敬。
2月11日(大年初二)下午4時48分,在惠州西湖景區大門附近,一名孕婦突發不適倒地,家屬在旁呼救。惠州公安執勤交警發現后立即呼叫支援并迅速撥打120,途經的惠城分局警力也立即參與到救援中。熱心市民、惠州交警、惠城公安、醫護人員接力暖心守護,用遮陽傘、油布合力筑起“臨時產房”,全力護佑母子平安。
今年春節天氣晴好,惠州濱海旅游持續火爆,更有不少游客在海邊燃放煙花爆竹慶祝新年。對此,惠東平海在全力規范轄區旅游市場秩序的同時,加強煙花爆竹銷售及燃放管理。春節假期每天安排工作人員到燃放區值班值守,對未按規定燃放煙花爆竹的游客進行規勸引導,并安排保潔人員在23時對燃放點及沙灘煙花爆竹進行清運,確保游客度過平安喜樂的春節假期。
春節景區景點總是“人從眾”,交通出行堵車、停車問題令人頭疼。2024年惠州西湖新春燈會高峰期,惠州分別在市區江北片區市民服務中心和江南片區惠州植物園設置公交車接駁點,游園觀燈游客可將車輛停放在公交接駁點、上落客點周邊的停車場,換乘免費接駁公交車輛往返,出行更加便捷。
志愿服務也是惠州景區的一道靚麗風景線。春節期間,全市文廣旅體系統組織志愿者開展“文明旅游進景區”活動,在羅浮山、南昆山、巽寮灣、雙月灣等景區景點提供志愿服務,協助維持景區秩序、引導游客游覽并進行講解、提供旅游咨詢服務,精心策劃“送福”活動等,展現了惠州市民的熱情好客。
大年初六,來自香港的楊先生和楊太太專程到惠州西湖游玩,并請志愿者幫忙拍了一張合影。“惠州西湖風景很美,還有花燈,過年氣氛很濃厚。”楊太太說,“志愿者也很有禮貌,很親切,服務很好。”
統籌 惠州日報記者香金群
采寫 惠州日報記者香金群 譚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