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經兩日的吊裝工作,太平嶺核電一期工程2號機組除氧器近日完成吊裝就位,為2號機組常規島設備引入奠定基礎。
據介紹,除氧器是整個核電設備中最長的容器設備,總長約46米,總重量約220噸。它也是核電二回路的重要設備之一,主要給二回路給水熱力除氧,以提高進入蒸汽發生器給水的品質。
除氧器是整個核電設備中最長的容器設備,總長約46米,總重量約220噸。
將如此龐然大物放到常規島21.5米高的作業面上,可不是像把“大象放進冰箱分成3步”這么輕松的事情。據了解,除氧器先分兩段從廠家運輸至重件碼頭,完成卸船、場內運輸、開箱和場內儲存后,等待廠房、地基等建設具備條件后,再將除氧器依次運輸至常規島西側位置,然后分兩次用600噸履帶吊吊裝至作業平臺,完成調整落位。
除氧器吊裝就位,為2號機組常規島設備引入奠定基礎。
“為了確保除氧器吊裝就位工作順利實施,機械部安裝監督管理專項組深度參與、全程把關,針對設備到貨、開箱檢查、設備倉儲、設備吊裝進行了充分的準備。”中廣核惠州核電有限公司相關負責人表示,除氧器的吊裝就位,意味著常規島具備廠房封頂和屋面斷水的條件,目前2號機組常規島即將進入安裝高峰期,后續將按計劃開展高壓加熱器、低壓加熱器等一系列設備的引入安裝工作。
太平嶺核電項目是我國首個生態核電示范工程,粵港澳大灣區首座自主三代核電技術“華龍一號”項目,分三期規劃建設6臺百萬千瓦“華龍一號”核電機組。目前,項目一期工程穩步推進,預期將于2025年陸續投產發電;二期工程已于去年12月獲得國務院核準,開工前各項準備工作正在有序推進。
惠報全媒體記者馮麗均 通訊員楊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