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
省人大代表魏曉慧關注鋰電池回收利用
建議探索構建新能源電池回收利用產業體系
“隨著新能源汽車產銷量快速攀升,未來將有大量新能源汽車逐步進入退役期,動力電池的回收問題變得日益緊迫。”來自惠州代表團的省人大代表魏曉慧非常關注鋰電池回收利用行業發展,認為不管是從產業基礎、市場前景看,還是出于應對出口目的地法規的考慮,鋰電池回收利用行業都非常值得培育,建議探索構建新能源電池回收利用產業體系。
探索形成多樣化的回收利用商業模式
《新能源汽車動力蓄電池回收利用管理暫行辦法》規定,汽車生產企業應建立動力蓄電池回收渠道,負責回收新能源汽車使用及報廢后產生的廢舊動力蓄電池。魏曉慧介紹,我國新能源電池回收的責任主體為汽車生產企業。目前國內已經初步建立起鋰電池循環回收體系,根據回收主體不同分為四種模式:車企、電池廠、電池回收利用企業以及互聯網+產業聯盟。
“相對于電池制造環節,回收處理要符合環保要求,付出的成本會更高。”魏曉慧認為,廣東在搶占新型儲能產業賽道、做大做強儲能電池產業的同時,也將面對規模龐大的退役電池。目前,與儲能電池、動力電池制造商相比,電池回收利用行業發展不夠充分,成了整個儲能產業鏈的短板。
“建立多方面的動力蓄電池回收利用商業合作機制,探索形成多樣化的動力蓄電池回收利用商業模式,特別是要落實好回收利用處理標準。”魏曉慧建議,《新能源汽車動力蓄電池回收利用管理辦法》即將出臺,作為鋰電池生產大省,廣東在落實國家政策法規的同時,應在完善生產者責任延伸制度上下功夫,依托新能源電池生產、回收利用龍頭企業,通過自主回收、聯合回收或委托回收等模式,構建新能源電池回收利用體系。
規劃形成“一條龍”產業集聚區
“目前我國動力電池回收主要采用濕法冶金工藝,在拆解、粉碎、低溫熱解、萃取等環節都存在一定風險。”魏曉慧建議規劃動力電池回收利用產業集聚區,引導動力電池回收企業進入化工園區,完善用電、污水處理等公共服務,加強危險品貯存運輸、電池拆解等方面監管,提高園區的安全生產水平。同時,依托電池回收利用企業,可加強對接上游電池企業,重點招引一批電池制造企業,形成電池制造、回收、梯次利用、再生利用的產業集聚區。
動力電池回收領域的成本和回收效率是核心因素,需要科技提供支撐。因此,鼓勵本地科研院所、龍頭企業開展鋰電池回收關鍵核心技術創新研發,支持本地龍頭企業參與標準制訂等,并加大高效拆解、再生利用先進工藝設備的推廣應用力度,提升資源利用效率。魏曉慧介紹,惠州學院目前正在籌備建設能源學院,擬新增新能源材料與器件、儲能科學與工程等相關專業,為新型儲能以及電池回收利用提供人才支撐。
為防止“小作坊”式的回收處理,引發電池自燃、爆炸和對周邊環境的污染風險,建議加大監管力度,加強對鋰電池回收利用企業、再生資源回收點的環保檢查、安全生產檢查。同時,依托新能源汽車國家監測與動力蓄電池回收利用溯源綜合管理平臺,開展動力電池流向追溯,督促汽車生產、電池生產、報廢機動車回收拆解及綜合利用等企業落實溯源管理。
惠州日報記者劉建威 特約通訊員郭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