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
新老商圈加快轉型升級 多業態組合式發展提升競爭力
商圈注入潮基因 “圈”出城市新活力
每逢周末或節假日,約上三五好友到惠州各大商場或特色街區逛街、吃飯、購物,逐漸成為人們休閑娛樂的一種生活方式。
無商不成市,商圈作為重要的消費載體,是一座城市活力與魅力的“晴雨表”。
如今,大小商圈在惠州“遍地開花”。惠州華貿天地、港惠新天地、金山湖中心、天虹、麗日、水東街……在惠城區,形成了江北CBD總部商圈、金山湖片區高端商圈、演達花邊嶺綜合商圈、環西湖文旅休閑娛樂商圈等4大區域商圈格局。
每個商圈有各自的精彩,卻共同演繹出惠州這座城市的商業活力和城市煙火氣。
2024年1月1日,在惠州華貿天地,市民歡慶新年的到來。 惠州日報記者鐘暢新 攝
A 模式之變
迭代升級跨入“多中心”時代
今年28歲的慧敏是土生土長的惠州人,關于惠州商場最早的記憶,是7歲那年奶奶帶著她到西湖百貨商場買了一條紅裙子,媽媽還帶著她去人人樂超市備年貨買了很多糖果。
隨著年齡漸長,城市日新月異。如今,已經工作的她和朋友常去惠州華貿天地或金山湖中心逛逛。
慧敏的經歷,正是過去20多年惠州城市中心區變化的縮影,也從側面印證了惠州商圈的發展和變遷。
2000年4月,惠州第一家大型商場——人人樂購物廣場開業,成為惠州首家商超模式的商業綜合體。除人人樂外,百佳、海雅百貨和數碼街等大型百貨店如雨后春筍般涌現。各類大型商圈業態也逐漸豐富,呈現“百花齊放”的態勢。其中,具有代表性的包括港惠新天地和天虹等,集中在市中心區南部片區。
隨著惠州城市不斷發展,城市中心區逐漸“南進北拓”,東平中心和江北CBD逐漸發展成熟。尤其是江北片區商圈蓬勃發展,逐步成為新的核心商圈,標志著惠州大型高端商業業態往北轉移,惠州商圈也由過去的“單中心”跨入“多中心”時代。
梳理惠州商圈發展歷程不難發現,新商圈不斷崛起,老商圈漸漸式微。2014年,多家商場超市因經營不善黯然退場。
“這些商場位置都不錯,且積累了多年口碑和客戶群,怎么就不行了呢?”不少人惋惜道:難道是因為老了?
“老了”只是一種感性認識。隨著互聯網時代的發展,惠州商圈的迭代升級加速。
在業內人士看來,老商圈經營模式單一,跟不上新的消費觀念,最終在迭代升級中“黯然失色”。特別是隨著私家車普及,停車難成為制約商場發展不可忽略的因素。“老商場早期規劃停車位不足,對客流量影響極大,也減弱了商場的消費動力,從而影響商業體的改造意愿,最終陷入惡性循環。”
當前,惠州各大商圈是如何在“大浪淘沙”中活下來,并持續保持旺盛的生命力?
記者梳理發現,目前,惠州商圈主要有現代商業綜合體和文創街區商圈。前者包括惠州華貿天地、港惠新天地、金山湖中心、三環天虹、大亞灣萬達廣場等,后者則包括水東街、祝屋巷等。
多業態組合式發展模式,成為現代商圈制勝市場的“秘訣”。
越來越多商圈正以購物中心為核心,打造更加開放、多元化的消費空間。如美國紐約的洛克菲勒中心等世界著名城市綜合體,就是以購物廣場為中心紐帶,鏈接購物、休閑、餐飲、居住等多元功能,成就一個濃縮的CBD城中之城。
惠州市區金山湖中心,市民迎接新年。惠州日報記者鐘暢新 攝
“放眼惠州各大商圈,任何一家稍具規模的商業綜合體內都能看見時尚潮流的品牌專營店、美食云集的特色餐廳、設施先進的巨幕影院……”惠州華貿天地總經理何振城說,近年來,惠州各大商圈在品牌招商方面十分注重業態組合,尤其在引進首店等方面可謂不遺余力,既成為引領惠州乃至整個大灣區的時尚生活方式,也凸顯了各商圈發展的核心競爭力。
惠東天虹購物中心就以概念店、創新店、首店為矩陣,集餐飲、運動、潮玩等多業態于一體,推出了超強王牌業態組合。天虹數科商業股份有限公司華南三區(粵東區域)總經理賀曼曼說,正是由于集多業態于一體,讓天虹成為客流聚集地。
談及港惠新天地長盛不衰的“密碼”,港惠新天地總經理秘海英透露,“我們堅持以新運營模式、新營銷方式、新技術應用進行創新和變革,讓城市商貿中心充滿煙火氣。”
秘海英認為,港惠在“購物中心業態+百貨精細化管理”的運營模式下,堅持動態布局、首店引領品牌招商策略,自主研發智慧零售商業系統,不斷創新線下營銷玩法,為商貿經濟高質量發展帶來了全新活力與動力。
B 生態之聚
積極擁抱數字化營造商業生態圈
電商改變了很多人,甚至是這個時代。
如今,80后、90后的消費習慣,讓傳統商圈成為越來越多網購一族的“試衣間”。
“外出商場購物時,我通常會看一下品牌和價格,然后對比網購平臺再下單,這樣就可以省下不少錢。”談起在商場消費的習慣,90后市民劉女士說。
來自電商的沖擊是導致傳統商圈走下坡路的主要原因之一,而體量過剩、業態單一和同質化競爭,進一步加大了電商沖擊效應。對此,業內人士曾作了一個形象的比喻,“傳統商場就像一個‘盒子’,如果不隨潮流玩出圈,就越來越無法適應新時代商圈經濟高質量發展的要求。”
面對電商沖擊,不少商圈積極擁抱數字化,采用“線上+線下”方式,滿足消費者多元化的消費需求。例如,天虹在持續推出各類線上線下活動的同時,率先在行業內推出手機自助買單服務,率先推出天虹APP“極速退貨”服務,成為全國首家實現線下實體門店購物線上退貨的實體零售企業。惠州華貿天地自2022年起打造線上平臺,通過本地生活賽道直播實現營銷流量變現。僅2023年上半年,惠州華貿天地自營的直播營銷團隊就實現營銷總額突破1億元。
一方面,拓寬線上線下新零售銷售渠道;另一方面,鏈接多元化業態,將商圈發展規劃與周邊商業乃至整個城市商業發展深度融合,營造商業生態圈,重新煥發商業活力。
一幕身臨其境的場景,讓顧客在“羅浮仙境”的詩情畫意中行走;一個煙火濃郁的客家集市,勾起惠州人熟悉的赴圩景象;由一群傳遞愛與善的IP精靈幻化演繹而成的光影劇場,將虛擬與現實奇妙交織融合……
隨著港惠新天地三期“羅浮里”即將試業,這種依托全新“商業+文旅”模式,深度鏈接現代商業與城市文化,營造情景演繹與顧客互動相結合的“商業+公園”沉浸式體驗空間,將呈現出新的文旅生態購物中心。
鏡頭轉到西湖、水東街、祝屋巷等老城區一帶。近年來,隨著水東街、祝屋巷被活化利用,通過以文帶旅激發消費活力,讓這些千年商埠又重新煥發活力,再一次成為人們熱捧的“打卡點”。水東街合江市集人頭攢動。惠州日報記者黃鑫威 攝
每逢有遠方的朋友來惠州游玩,土生土長的惠州人周成兵總會拉著他們到水東街打卡,尤其是入夜之后,在合江市集品嘗特色美食,在電音劇場里伴著音樂搖擺,也可以到樓上盡覽惠州夜景……
“在這里,我總能為朋友們找到適合他們的玩法!”周成兵自豪地說。
2023年11月,水東街兩塊“國字號”招牌——“國家級夜間文化和旅游消費集聚區”和“國家級旅游休閑街區”正式掛牌。
“在水東街,活動可謂‘周周有亮點、月月有重點、季季有主題’,讓水東街人氣越來越旺。”惠城區橋東街道黨工委書記楊惠強介紹,近年來,水東街文旅商圈集中培育“夜色惠精彩”夜間文旅品牌,不斷豐富東江夜游、夜演、夜讀等新“夜”態,形成了“潮生活+夜時尚”的東江活力街區。
“橋東的優勢在文化、活力在旅游。”楊惠強表示,水東街將依托國家級旅游休閑街區、國家級夜間文化和旅游消費集聚區的品牌優勢,堅持“品牌立街、串珠成鏈、以文帶旅、以旅富民”,努力將水東街文旅商圈發展為全國影視拍攝基地、粵港澳大灣區文旅新地標、惠州老字號特色街區,推動其發展為惠州“文旅商會客廳”。
C 競合之勢
發展“首店經濟”實現錯位經營
有江湖的地方就有競爭,商圈之間同樣如此。
目前,市區各大商圈集中分布于江北、河南岸、東平、金山湖等片區,地處不同區域卻面臨著激烈的市場競爭。
“惠州商圈之間的競爭,整體是良性的,但優勝劣汰的市場規則不會變。”世聯行粵東地區董事總經理周玉仁認為,市場蛋糕就這么大,想要吸引更多客戶和流量,就必須“八仙過海各顯神通”,在運營、服務、品牌引進等方面拿出“撒手锏”。
例如,重點發展“首店經濟”。“湊湊火鍋”是深受歡迎的網紅餐飲店,在惠州,“湊湊火鍋”目前只在惠州華貿天地有一家店,市民想打卡品嘗,就會去惠州華貿天地消費。
記者從市商務局了解到,目前,我市制定了鼓勵發展首店經濟的相關政策,鼓勵我市大型商貿企業積極引進國內外優質品牌,聚力激發惠州時尚消費、品質消費、品牌消費,建設國內外品牌消費集聚區。
“2022年,我市對華貿天地、港惠新天地、天虹等大型商業綜合體引進國際、國內一線品牌、開設地區首店給予資金獎勵。”市商務局有關負責人介紹,截至目前,已支持惠州華貿天地、港惠新天地、天虹商場等大型商業綜合體共引進各類惠州首店100余家,形成規模效應、品牌效應,進一步提升了我市消費等級和品質。
港惠購物中心舉辦亮燈等活動吸引人氣。 惠州日報記者劉煒煒 攝
競爭不僅僅是在市中心區商圈,同樣也存在縣(區)和城市之間。
專職跑網約車的孫全告訴記者,近兩年來,他經常會接到從惠州華貿天地、港惠新天地、水東街、惠州山姆會員商店到博羅、惠東、惠陽甚至汕尾、河源的“大單”,引來不少同行羨慕。
“在與乘客的交談中,我了解到他們多數是來惠州消費的,去山姆會員商店購物,去港惠、華貿、金山湖逛街,去水東街泡吧,在縣(區)和周邊城市非常流行。”
不過,這種消費客群的跨區域流動,并不是單向的。在惠州的縣(區),同樣有優質的地標式商圈,不僅是當地居民的消費首選,也能吸引其他縣(區)居民前往消費。如惠東、博羅、惠陽三地的天虹,成為吸引遠近消費者的商業旺地。根據移動大數據,2023年“五一”、中秋國慶期間,惠東天虹商圈蟬聯惠州市商圈客流量第一,客流峰值分別達到5.19萬人/天、5.40萬人/天。
在業內人士看來,作為粵港澳大灣區重要節點城市,惠州交通便利、商貿發達、旅游資源豐富,全市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穩居全省前五,是粵港澳大灣區熱點消費目的地和旅游打卡點。
特別是惠州山姆會員商店,作為山姆在粵東區域的首店,吸引了大量惠州周邊城市的消費者驅車前來購物。
“每逢節假日和周末,超市都‘人滿為患’。”惠州山姆會員商店工作人員告訴記者,除了惠州本地消費者,還有眾多河源、汕尾、東莞、揭陽等地的消費者。“特別是節假日,外地消費者占比更高。”
面對區域競爭加劇,各大商圈如何實現良性錯位經營?
“商圈在做定位規劃時,應該更著重從區域的功能定位做文章。”周玉仁建議,比如在惠城區,江北最大的競爭力在于聚集著大量寫字樓、星級酒店、公司總部、城市精英白領等,華貿天地、佳兆業等商圈可以側重做商務、白領等方面的文章。而在港惠新天地、金山湖中心等商圈所在地,人口密、公園多,可以圍繞休閑、居家、親子、度假等領域進行布局,相信商業效果會更好。
對此,市商務局有關負責人透露,我市將啟動新一輪商業網點規劃編制,將充分調研目前我市商業網點空間布局、商圈發展趨勢、消費業態特點等,結合最新城市發展規劃,制定規劃指引商業消費發展新路徑。
在良性競爭中提升,在錯位經營中壯大,惠州商圈“圈”出城市新活力。
業界觀察
打造“城市級”“灣區級”大商圈
“山姆能在粵東、珠三角內具備吸引力,主要還是因為其獨特性、唯一性。”資深地產專家、天策行總經理李建鋒認為,山姆會員商店是惠州的一張商業名片,然而以惠州在區域、交通、人口等方面的優越條件,不應該只有這一張商業名片。
在李建鋒看來,像惠州華貿天地、港惠新天地、金山湖中心、水東街等商圈,有兩個都是廣東省省級示范特色步行街(商圈),它們在項目定位、商業體量、引進品牌、運營服務、文化底蘊等方面,都具備了“出圈”成為大灣區商業地標和競奪大灣區消費資源的實力。
“增強惠州商圈在整個大灣區的競爭力,最理想是片區內的商圈進行聯動開發,從片區小商圈做成城市級大商圈,以合作來替代競爭。”周玉仁認為,江北、河南岸-金山湖兩大區域,就有足夠好的條件,打造成為一個“城市級”“封面級”“灣區級”商圈。
比如河南岸-金山湖片區,定位為人居新高地、城市會客廳,人口密度大、數量多,商業業態豐富,還有大空間的濱水濕地公園、體育館、休閑樂園等,景觀、空氣、休閑、配套等指數都堪稱“AAA+”。
“先天條件那么好,不做成一個真正城市級、灣區級都有影響力的商圈,那就太可惜了。”周玉仁建議,相關政府部門從頂層設計,出臺相關規劃,由龍頭項目牽頭,進行聯動錯位開發,突出特色、揚長避短,打造一個“無形又有形”的城市大商圈。
統籌 惠州日報記者劉煒煒 袁暢
采寫 惠州日報記者劉煒煒 游璇鈺 劉豪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