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
市政協常委會專題協商獻策交通物流樞紐建設
構建便捷集疏運體系 賦能高質量發展
物流一頭連著生產,一頭連著消費,在國民經濟中發揮著基礎性作用。黨的二十大報告強調,要“建設高效順暢的流通體系,降低物流成本”。
作為粵港澳大灣區重要節點城市,惠州如何建設綜合集疏運體系,為做大做強“2+1”現代產業集群,打造全球電子信息產業鏈重要物流節點、世界級綠色石化產業重要物流節點、粵港澳大灣區綠色農產品物流中心和大灣區東岸多式聯運物流樞紐提供有力支撐?今年下半年,市政協緊扣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圍繞“加快交通物流樞紐建設,構建便捷高效的集疏運體系”,首次采用“1+7”調研方式,組織1個專題調研組和7個調研小組,采取小分隊形式,深入調查研究,充分溝通協商。12月8日,在市政協十三屆常委會第九次會議上,市政協常委、委員與市領導、有關職能部門負責人面對面一起協商,為推動惠州交通物流樞紐建設建言獻策、凝聚共識。
惠州港。 惠州日報記者張藝明 攝
著力構建海陸空一體化綜合集疏運體系
近年來,市交通部門開展《惠州市交通物流樞紐(基地)布局規劃》研究,計劃依托惠州西火車站、惠州港、惠州機場及粵港澳大灣區綠色農產品生產供應基地建設,打造具有“集全球、疏全球”功能的四大綜合性物流樞紐,并在各縣(區)布局七大具有“立足灣區、輻射全國”功能的物流基地和N個物流節點,構建“4+7+N”三級物流體系。
與會政協委員一致認為,在推動交通物流樞紐建設過程中,鐵路、公路、機場、港口是重要支撐,快速發展的惠州需要加快構建海陸空一體化綜合集疏運體系。
港口集疏運通道建設,是市政協委員江宗斌關注的話題。他說,惠州港岸線、海島資源等自然稟賦優越,綜合高效開發潛力巨大,具備建設超大型泊位的能力。
“立足惠州港現有基礎,發揮區位優勢,緊扣服務于國家發展戰略、服務于經濟轉型升級、增強港口核心競爭力等三大核心,加快推進港口基礎設施、現代物流園區等載體建設。”江宗斌說,一方面要強化規劃統領作用,按照惠州港“一港兩地四區”的定位,加快打造“一主一輔”海港物流樞紐;另一方面,要大力加快基礎設施建設,進一步完善港口集疏運條件吸引重要投資伙伴。
市政協委員劉偉國認為,惠州外向型經濟特征明顯,迫切需要搶抓機遇發展航空物流業,使其成為惠州新的經濟增長點。
“雖然惠州對航空貨運需求量較大,但大部分貨物都通過周邊城市機場集散。”劉偉國表示,調研發現,造成這一現象的原因是惠州機場存在航空物流企業支撐力不足及自身保障能力、競爭力較弱的短板。為此,他建議圍繞機場打造惠州綜合交通樞紐中心,加快機場路網建設,快速聯通東莞、汕尾、河源等地,在機場內實現軌道交通、城際大巴、市內公交的多式聯運,擴大機場服務半徑。
鐵路物流是交通物流業的重要組成部分。針對惠州鐵路物流供給端能力不足、多式聯運體系尚未形成等短板,市政協委員鄧力認為,可在惠州西站東北側建設惠州鐵路物流樞紐。“這里既是京九鐵路站場,也是惠大鐵路起點,具有鐵路路網成熟、土地資源豐富及可快速聯通惠城區、大亞灣開發區、仲愷高新區等產業集聚區的優勢。”鄧力建議,盡快啟動項目可行性研究,并成立工作專班開展相關工作。
惠州港。 惠州日報記者張藝明 攝
加快推進跨境物流樞紐建設
惠州地處粵港澳大灣區重要節點,區位優勢明顯,加快推進跨境物流樞紐建設對提高供應鏈保障能力和產業鏈競爭力,促進高質量轉型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2020年以來,惠州積極推進中國(惠州)跨境電子商務綜合試驗區建設。據了解,目前已有大亞灣的惠州港、惠陽淡水的惠陽跨境電商分揀清關中心、惠陽新圩的惠州市國際快件監管中心等3家站場進駐海關并正常作業,博羅泰美粵港澳大灣區(廣東·惠州)綠色農產品生產供應基地已有海關實驗室進駐……跨境物流站場建設取得了一定成效。
“調研發現,惠州跨境物流站場建設水平離物流樞紐的要求還有較大差距。”市政協委員劉志宏建議,以中國(惠州)跨境電子商務綜合試驗區建設為重要契機,通過打造“三基地、兩保障、一平臺”積極推進跨境物流樞紐建設。具體而言,就是要大力推進惠陽跨境物流基地、博羅綠色農產品跨境物流基地、惠城-仲愷保稅物流基地等3個基地建設,提升惠州港跨境海運和惠州機場跨境空運保障能力,盡快推動跨境電商線上平臺運營使用。
市政協常委鄭勇強認為,進入新一輪高質量發展階段,惠州要把握時代契機,搶抓政策紅利,盡快開通中歐班列,以國際化視野,推動交通和物流建設邁上新臺階。
“中歐班列已成為吸引產業投資的重要因素。”鄭勇強說,廣州、東莞、深圳、汕頭等惠州周邊城市及贛州、長沙等內陸城市均已開行中歐班列,惠州應加強調研,全面謀劃,爭取上級支持,在站點建設、聯動國際資源等方面作出努力。
不斷完善多式聯運體系
市發展和改革局有關負責人介紹,該局正在開展的《雙循環新發展格局下惠州港與香港港聯動發展研究》中,提出了“通過海港、空港、鐵港、路港組成的多式聯運物流網絡,促進港口集疏運和多式聯運融合發展”的思路,與市政協的調研內容是相通的。
如何提升公、鐵、水、空多式聯運能力和水平?協商會上,市政協委員圍繞這一話題展開熱烈討論。
“惠州交通物流業發展具備一定基礎,但還缺乏多式聯運設施,總體上呈現出‘小、散、外’的特點,難以滿足經濟社會發展需求。”市政協委員黃河表示,惠州近年來經濟快速發展,物流業消費需求不斷升級,多式聯運市場空間和潛力巨大。
黃河建議,鼓勵、支持本土多式聯運物流企業發展成為多式聯運平臺的核心運營商,依托“一帶一路”和粵港澳大灣區國家戰略,以粵東粵北地區豐富的貨源為基礎,對內通過“公鐵空海”模式連接汕頭、潮州、汕尾、河源、梅州等粵東粵北地區主要城市,對外依托鐵路、空運、海運連接海上絲綢之路沿線的國家和地區,逐步建成雙向對流的跨區域、跨國境、全程化多式聯運通道。
市政協委員董平天表示,近年來,惠州在農產品物流樞紐規劃布局及建設方面力度大,成效明顯,但也存在物流成本高、田頭冷藏設施偏少等不足,為此他建議加快惠州農產品物流樞紐規劃布局及建設。
“出臺相關政策,鼓勵和引導物流企業、農業企業等在惠州建設農產品物流樞紐。同時,堅持出口導向,以高標準倒逼產業提質增效、轉型升級,推動惠州優勢特色農產品走出去。”董平天說。
惠州日報記者歐陽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