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州:服務增收激活村級集體經濟一池春水

      原標題

      我市各地立足實際大力發展“生產服務型”集體經濟

      服務增收激活村級集體經濟一池春水  

        在發展村級集體經濟的過程中,只有堅持“精準施策、量體裁衣、靶向發力”原則,才能做好村級集體經濟這塊“大蛋糕”。近年來,我市各地立足實際,堅持黨建引領,大力發展“生產服務型”集體經濟,以村集體名義成立勞務服務公司或經濟服務組織,組織培訓本地閑散勞動力,提升勞動服務技能,承接村內、村外衛生保潔、垃圾清運、技術咨詢、項目施工等工作,實現群眾增收和村集體經濟壯大“雙贏”。

      惠城區小金口街道烏石村探索集體經濟發展新路徑,推動村級集體經濟收入穩步增長。惠州日報記者吳祖衛 攝

        “物業進鄉村”助力村級集體經濟增收

        “近兩年,我們村進一步探索集體經濟發展新路徑,成立村屬物業公司,與7家服務行業小微企業簽約,預計能直接帶動30人就業,并為村集體增收約40萬元。”惠城區小金口街道烏石村黨委書記、村委會主任駱路民說。

        烏石村地處城鄉結合區域,交通便利,經濟活躍,擁有糧油批發市場、中粵通物流園、烏石商貿廣場、烏石綜合市場等多家優質企業,村里積極為企業提供良好的保障支持服務,推動村級集體經濟收入穩步增長,2022年達750萬元。

        “‘物業進鄉村’是近年來街道在推動鄉村治理,發展壯大村級集體經濟方面的一種探索。”小金口街道辦事處農業農村辦公室主任張勁表示,接下來小金口街道將結合實際,進一步探索新思路、新舉措,讓村級集體“錢袋子”越來越鼓。

        通過管理服務推動基層社會治理、增加村級集體收入的做法,在我市并不鮮見。

        大亞灣開發區西區街道老畬村與深圳坪山毗鄰,全村戶籍人口約2100人,但外來人口約17000人,經濟活躍度高,基層治理難度不小。

        “通過村黨組織政策引領和統籌對接,結合各村民小組實際,支持鼓勵村民小組、村民成立物業公司,加強基層社會治理,探索集體經濟發展新路子。”老畬村黨總支書記、村委會主任吳春曉說,2022年村級集體收入約127萬元,雖然目前管理服務帶來的集體收入占比不多,但“物業進鄉村”對老畬村這樣的城郊村而言,是一種有益探索,促進了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雙提升”。

        “黨建+管理服務創收”助村級集體經濟破繭成蝶

        近年來,我市各地著力發揮黨組織戰斗堡壘作用和黨員先鋒模范作用,堅持黨建引領促發展、多元創收增質效,探索“黨建+管理服務創收”促進村級集體經濟發展新路徑。

        仲愷高新區潼湖鎮新光村成立現代都市智慧農業產業示范園聯合黨委,充分發揮區農村工作局黨組、潼湖鎮黨委、新光村黨總支、上片村民小組聯合黨支部、深圳市豐農控股有限公司黨支部等單位聯合共建的優勢,推行“聯合黨委+專業運營企業+新型職業農民”運作模式,助力村級集體經濟增收。

        據了解,該示范園項目現有基本農田資源1200余畝,主要有生產經營玉米等基本糧食作物種植區,規劃建設作物種植區、科技創新示范區、耕讀教育實踐基地、休閑采摘大棚區、農業觀光旅游區、農產品加工區等,預計每年為村集體經濟增收10萬元。

        2022年1月,龍門縣成立龍田鎮一二三產融合示范鎮建設項目聯合黨委,以黨建為紐帶,充分調動和凝聚政府、企業、屬地等各方資源,通過聯企帶農,推動絲苗米種植、蔬菜種植、胡須雞養殖產業在各村落地開花。目前,龍田鎮入選全國農業產業強鎮創建名單,現代農業產業對壯大村級集體經濟作用顯著,預計2023年全鎮15個村級集體經濟年收入均可達“10萬+”,其中9個村可達“20萬+”。

        博羅縣公莊鎮陂頭神村充分發揮黨組織戰斗堡壘作用,牽頭成立陂頭神鄉村旅游有限公司和陂頭神農春文化旅游發展有限公司,通過興辦制衣廠、木制品加工廠、惠民飯堂(湘村故事)等項目,有效促進村集體增收達80萬元,帶動周邊400余人就業,村民年平均收入增加2萬元,走出了強村富民新路子。

        勞務服務提升集體經濟增收內在動力

        發展壯大村級集體經濟,既要依靠外力,更要激發村民的內生動力。

        2022年7月,龍門縣永漢鎮見田村、馬星村試點先行,成立社辦企業,與轄區內企業簽訂合作協議,由社辦企業提供信息咨詢、社會化服務、環境衛生保潔、公益設施建設維護等各項服務,合作企業每年向社辦企業支付服務費用,為村民帶來就業崗位的同時,增加了村級集體經濟收入。

        據了解,兩個試點村成為龍門縣首批利用社辦企業完成“10萬+”任務的行政村。當前,社辦企業發展模式已經在永漢鎮推廣開來,由村級制定經營路線、鎮級研究把關,鼓勵各村社辦企業因地制宜多元化發展,避免經營范圍同質化,推動各類服務行業百花齊放,從過去企業入村“一錘子買賣”轉變成以優質服務實現持續共贏模式。2022年,永漢鎮22個村全數完成村級集體經濟“10萬+”任務。

        我市各地在發展“生產服務型”集體經濟過程中,堅持“多條腿走路”,不斷探索嘗試,逐步推廣和深化“服務創收”模式,充分激發村級集體經濟增收的內生動力和創業活力,推動村級集體經濟多元化發展,為強村富民、鄉村振興打下堅實基礎。

        惠州日報記者歐陽成 香金群

      編輯:任己章
      上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