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州:一村一本致富經 集體經濟有“錢”景

      原標題

      我市各地立足自身資源優勢大力發展特色產業

      一村一本致富經 集體經濟有“錢”景

        深秋時節,來到著名的“蠔鄉”惠東縣鐵涌鎮赤岸村,只見海面上蠔排連綿不絕,收蠔的小漁船不停穿梭,岸邊一個個簡易棚下,蠔農對收獲的生蠔進行分揀清洗,把準備售出的蠔苗裝車,一派豐收盛景。

        赤岸村地處考洲洋畔,海洋資源豐富,生蠔養殖歷史悠久。近年來,該村以市場需求為導向,利用村里6000多畝海洋灘涂,持續在“一村一品”即生蠔養殖特色產業上發力。

        “2022年,村里通過水產養殖專業合作社引進‘三倍體’新品以及蠔苗養殖模式,有效提高了灘涂養殖利用率。帶動周邊村民就業的同時,也助力村集體經濟增收20萬元,全年達到120萬元!背喟洞妩h總支部書記、村委會主任方容祥說。

        赤岸村是我市農村發展特色產業的一個縮影。近年來,我市各地立足自身優勢發展多元化產業,念好“山字經”、做好“水文章”、打好“生態牌”,助力村級集體經濟發展跑出“加速度”。

      惠東縣鐵涌鎮赤岸村的連片蠔排迎來收獲季節。惠州日報記者楊建業 攝

        挖掘特色資源,發展鄉村旅游

        賞花海美景、品特色山茶、采摘蔬果,還有豐富多樣的兒童游樂設施……每逢節假日,博羅縣城之郊的田牌村都能吸引眾多游客前來游玩打卡。

        “近年來,我們抓住‘東江畫廊’鄉村振興綜合示范帶建設機遇,挖掘村里的特色資源,以發展文旅產業為支撐,通過村企合作引進‘花為你開’‘河谷櫻花’等農旅項目,壯大村級集體經濟!碧锱拼妩h總支部書記、村委會主任黃金柳說,加上大力發展傳統茶產業,村級集體經濟收入從2019年的7萬余元增長至2022年的65萬元。

        立足資源稟賦,培育特色產業,是實現鄉村振興的重要途徑,也是壯大村級集體經濟的重要舉措。近年來,我市許多鄉村努力將資源優勢轉化為產業優勢,發展餐飲民宿、休閑觀光、農耕體驗等鄉村旅游產業,讓村級集體經濟“壯”起來。

        龍門縣地派鎮芒派村是革命老區,紅色資源豐富。2017年年底,廣東省啟動“紅色村”黨建示范工程,芒派村被列為“紅色村”示范點。為用好豐富資源,地派鎮黨委謀篇布局,成立龍門縣首個村級旅游發展公司,將紅色資源串珠成鏈,建設振興飯堂、黨員教育基地、村史館等,通過提供講解、培訓、食宿、參觀等一條龍服務實現營收。

        “現在,越來越多的人來村里研學、培訓、觀光,帶動了村民和村集體增收。”芒派村黨總支部書記、村委會主任羅榮華說,通過深化“紅色+綠色”協同發展,村級集體經濟收入一下從2021年的4.6萬元增長至2022年的16萬元,今年更是突破了20萬元。

        在發展村級集體經濟過程中,我市各地圍繞鄉村旅游做文章,不少資源豐富的村子走出了一條以鄉村旅游推動鄉村振興的新路子,助力集體經濟“更上一層樓”。

        深化村企共建,拓展增收渠道

        593畝葡萄園、302畝無土栽培蔬菜基地、350畝火龍果種植園、1480畝水產養殖、380畝香蕉園、300畝四季蔬菜種植基地……這不僅僅是一串串數據,也是惠城區馬安鎮龍塘村通過盤整和有效規劃土地,引進現代農業企業,推動種植產業規;l展的生動寫照。

        “推動農村土地經營權有序流轉,鼓勵農業適度規模經營,不僅可提高土地綜合利用效率和產出效益,也有助于促進農民增收,做大村級集體經濟‘蛋糕’。”龍塘村黨總支部書記、村委會主任文榮華說,近年來,龍塘村黨總支部充分發揮“火車頭”作用,切實做好土地流轉、資源盤活,吸引多家優質企業進駐,發展特色農業,極大地增加了村級集體經濟收入,2022年村級集體經濟收入達140余萬元。

        農業產業要實現規;、現代化發展,需要加快培育特色優勢產業龍頭企業、專業合作社、家庭農場和種養大戶等新型農業經營主體。聚焦產業振興,我市各地鄉村因村制宜、大膽探索,深化村企共建,完善聯農帶農機制,構建企業與村集體、村民利益鏈接的新模式,實現“企業有效益、村級可增收、農民能致富”。

        博羅縣石壩鎮烏坭湖村因地制宜發展特色產業“三黃胡須雞”養殖,構建以“龍頭企業牽頭,農民合作社、家庭農場和農戶參與”的產業化聯農帶農機制,通過村企合作、保底價等多種方式,帶動本村及周邊村鎮3000多戶村民加入養雞行業,實現產業發展聯農帶農。

        “村域4家省級農業龍頭企業年產20多萬羽套種雞,年出欄雞1600多萬羽,三黃胡須雞養殖產業年產值達6.8億元!睘踣韬妩h總支部書記、村委會主任黃文輝說,烏坭湖村是全國鄉村特色產業億元村,產業發展也壯大了村集體“錢袋子”,2022年村級集體經濟收入約44萬元。

        在龍門縣藍田瑤族鄉上東村,一顆顆金黃飽滿的百香果已經成為村民的“致富果”。2021年,上東村委會在藍田瑤族鄉黨委政府的推動下,與企業合作運營,建成百香果種植及繁育基地305畝。

        “村集體與企業合作,以資金入股,企業每年給予上東村集體資金投入分紅和純利潤分紅。”上東村黨總支部書記、村委會主任劉軍文介紹,目前,基地給村集體年均分紅30多萬元,2022年村級集體經濟收入達52萬元。同時,基地還為村民提供40多個就業崗位。

        延伸產業鏈條,促進產業融合發展

        特色“產業鏈”帶動“致富鏈”。推動鄉村產業發展壯大,要通過延伸產業鏈條拓展產業增值增效空間,為此,我市各地加快全產業鏈、全價值鏈建設,推動鄉村特色產業蓬勃發展,促進鄉村一二三產業深度融合。

        惠東縣安墩鎮葵雙村依托得天獨厚的山地資源條件,引進蜜柚種植,利用村兩委干部、黨員的種植技術和銷售渠道優勢,成立種植指導隊、行業協會,并領辦10多個專業合作社,發展“支部+協會+合作社+N”模式,引導村民以土地作為股份入股,帶領村民“上產業鏈、進合作社、入產業基地”。

        目前,葵雙村累計打造10多個蜜柚種植基地,種植面積1.1萬畝以上,年均產量超過5000萬斤,輻射帶動500多人就業,戶均年收入增加6萬元以上。同時,開發出柚子果汁、柚子月餅、柚皮糖、柚子茶等產品,提高了產品附加值,通過“種、產、銷”協調發展走出了一條增收致富的特色發展路子。

        博羅縣橫河鎮環羅浮山核心區的郭前、西群、西角、嶂背、老圩、橫河等村,緊鄰顯崗水庫,既有國家3A級景區、新農村示范片建設基礎,又有豐富的山水和畬族風情文化等資源,通過做大做強景田百歲山、羅聚源、畬寨山泉等水產業,引進富春山居田園林綜合體、九品香水蓮新型水稻主體聯合種植等農文旅融合項目,推動村級集體經濟持續增收。

        我市各地大力發展鄉村特色產業,把生態效益更好轉化為經濟效益,讓鄉村振興、農民致富、集體增收的后勁更足了。

        惠州日報記者香金群 歐陽成

      編輯:任己章
      上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