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新漫談】月餅能用“鄉”味驅散“尬”味嗎?

        中秋節少不了吃月餅,猶記得小時候一家人圍坐在院子里,等到月上中天,拿著面盤那么大的月餅和月亮比大小,比完之后大快朵頤的快樂。長大以后,很多人吃月餅吃的是中秋節的儀式感,吃的是一家團圓的美好寓意,吃的是對故鄉的鄉愁,味道卻不再是小時候那個味道了。

        月餅的歷史很多人都說不清,不過說起年年買、年年送、年年剩的尷尬,大家都有很多話要吐槽。是從什么時候起,月餅已經成為尬味滿滿的應節食品代名詞了呢?


      中秋月餅。

        物質貧乏年代,人們吃月餅,吃的是一口“高糖高油”的“生活好滋味”。因為生存需要,我們的祖先一直偏好含糖、脂肪量高的食物,在過去高熱量食物有限的情況下,一塊月餅能提供大量的糖分和脂肪,堪稱美味的熱量炸彈,吃到就是賺到,不僅平民喜歡,貴族也青眼有加。比如《紅樓夢》七十六回里,賈府過中秋節,賈母就有她的專屬月餅,還因吹笛人吹得好,把月餅送給吹笛人作為獎賞:“說著,便將自己吃的一個內造瓜仁油松瓤月餅,又命斟一大杯熱酒,送給譜笛之人,慢慢的吃了,再細細的吹一套來。”

        到了現在,物資豐富了,熱量的獲取更加容易,人們早已從“吃飽”向“吃好”轉變——更加注重健康飲食的現代人,自然不再那么愛吃高糖高油的月餅了,“小甜甜”也就變成了“牛夫人”。為了促銷,各路商家開始絞盡腦汁搶熱點,推出五花八門的新口味,往餅皮里塞匪夷所思的料:珍珠奶茶月餅、酸菜牛蛙月餅、螺螄粉月餅、臭鱖魚月餅……但熱度過后,對月餅的整體尷尬處境似乎并沒有帶來根本性改變。每年中秋節過后,吃不完、送不掉的月餅,依然是痛點。有沒有什么辦法,能讓我們的傳統節慶食品走出一條新路呢?

        今年中秋節前夕,惠州日報視頻號推出了系列“月餅有‘鄉’味”視頻報道,惠州的博羅、惠陽等縣(區)創業青年結合當地農產品和產業鏈,研發出福田菜心月餅、柏塘山茶月餅、觀音閣黑糖月餅、鎮隆荔枝月餅等新品。據試吃者說,口味清甜不油膩,還帶有菜心的清爽、山茶的茶香,以及黑糖和荔枝獨有的甜蜜。本地人吃出鄉愁,外地人吃出地域特色,作為中秋國慶長假走親訪友的手信,還真有點香呢!


      福田菜心月餅。

        鄉土文化是最好的“香料”,綠色健康是最潮的時尚。年輕一代吃月餅,講究一個“綠色輕簡”的“健康味”:包裝要簡約環保;用料配比要低卡、符合膳食原則,拒絕齁甜或齁咸;個頭要小巧,避免浪費;再來點“非遺秘技+文化鄉愁”,既傳統、又時尚,就更好了。這不,惠州本土老字號“郭師傅”讀懂年輕人,越來越吃香。據《惠州日報》報道,“郭師傅”在堅守傳統味道的同時,緊跟時代和科技的熱潮,在月餅包裝設計、個頭大小上下足功夫,開發更貼合年輕人需求的產品,并瞄準年輕人喜愛的網絡平臺,取得銷量的節節攀升。百年“郭師傅”的探索嘗試,值得借鑒。

        9月18日,中國數據研究中心發布《2023中國月餅行業消費與品牌現狀白皮書》,2023年,作為疫情結束后的第一個中秋節,考慮到市場的全面放開及消費者購物等情緒反彈,預計月餅產量增長率5%,將達到45.88萬噸,市場規模同比增長8%,將達到263億元。這樣一個百億級產業,如何更好地傳承傳統滋味、避免浪費,是一個值得深思的課題。

        傳統,需要創新性發展;經典,期待創造性演繹。想起“茅臺咖啡”的“跨界融合”——假如來一個“醬香型月餅”,你吃嗎?嘿嘿。

        惠州日報記者林奶花

      編輯:海晏
      上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