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惠同學移動課堂”走進惠州學院附屬學校。
“小朋友們,你們為什么不想和父母溝通?”“他們會否定我的想法。”“他們會否定我的情緒。”“爸爸媽媽會批評、指責我。”8月28日,受惠州城投中科家園邀請,“小惠同學移動課堂”走進惠州學院附屬學校,20多組惠州日報小記者親子家庭參加此次活動,家長和孩子一起學習孩子的習慣養成與溝通方法。
惠州學院附屬學校位于匯聚科技、研發、高等教育的河橋科教城,是由惠州市城投集團投資建設,惠州市教育局直屬管理,國家兩大科學裝置總部區、惠州學院均在附近,是為惠州引進和留住高層次人才而重點打造的新學校,今年9月開學。
本次“小惠同學移動課堂”由譚學競主講,她是惠州日報編委、惠州日報幸福家庭教育工作室負責人、高級家庭教育指導師、高級心理咨詢師、高級催眠師、惠州市關心下一代家庭教育宣講公益大使。
她為大家帶來的是《習慣養成與溝通方法》,現場小記者和家長積極與老師互動,譚學競以學員及平時咨詢個案為案例,告訴大家讓孩子養成好習慣及懂得與孩子良好溝通的重要性,可以讓孩子對自己的人生負起責任,也能讓孩子身心健康成長。
那么孩子需要養成哪些習慣呢?譚學競認為首先是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家長要讓孩子做力所能及的事情,不要剝奪孩子學習成長的權利;其次是讓孩子做分內的事情,這樣可以培養孩子關心他人、關心集體的品質;還有是出了問題敢擔當的責任等。
譚學競總結說,孩子不愿意跟父母溝通,一般是因為孩子會覺得父母常會否定自己的想法和感受,很多時候父母也會指責批評孩子。當孩子沒有感受到父母的尊重時,他們就會關閉親子溝通的大門。父母想要與孩子溝通,就要懂得尊重和傾聽孩子。
準七年級學生星星說,這次講座讓她受益匪淺,“我平時有點叛逆,有時候媽媽批評我,我就會和她發生沖突,有情緒時也不知道該怎么處理。今天學習了怎么和家長好好溝通,知道可以幫家長做一些事情,增進和家長的關系,培養感恩之心。”
文 惠州日報記者范文燕
圖 惠州日報記者邱寶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