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8月15日是首個全國生態日,10多位嶺南美術名家齊聚惠州開展綠美廣東生態建設主題調研采風活動。最近2個多月以來,從躋身“全國影視指定拍攝景地”,到全程在惠取景的《追光的日子》登上央視熒屏,再到眼下眾多書畫名家前來采風寫生,惠州再次以其不斷厚植的生態文明底色展示出城市獨特魅力。
生態是惠州的獨特優勢,“綠”是惠州城鄉的鮮明特點。目前,全市森林覆蓋率61.67%,比全省平均水平高出3個百分點,已榮獲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示范市、國家環境保護模范城市、國家森林城市、國家水生態文明城市等一攬子“國字號”榮譽。根據生態環境部通報的今年1~6月全國環境空氣質量狀況,惠州空氣質量在168個重點城市中排名第三。過去幾年,惠州在多項經濟指標增速領跑全省的情況下,環境空氣質量依然穩居全國重點城市前列;水環境質量保持穩定優良,東江干流水環境質量優,集中式飲用水源水質達標率和近岸海域水質優良面積比例均達到100%……一張張城市名片、一個個權威數據,集中標注了水清山川秀、天藍空氣好的美麗惠州畫卷。這背后既有黨委和政府的不懈努力,也有每一個惠州人的自覺付出。
碧水浩浩,青山幽幽,良好生態環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人人所向往、大家都期盼。好山好水好空氣,給600多萬惠州人帶來強烈的獲得感和幸福感,更需要每一個惠州人用心保護、精心呵護。近年來,惠州持續優化宣傳模式,不斷豐富宣傳渠道,廣泛傳播生態文明理念和綠色低碳生活方式,教育引導更多人關注、投身生態環境保護實踐,共同助力生態文明建設。首個全國生態日當天,許多志愿者和中小學生自發來到廣東象頭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積極參與全市生態環境主題教育系列活動,實地觀察物種多樣性,聆聽生態科學知識,體驗環保科研監測。而放眼惠州大地,最讓人感佩的群眾性環保實踐活動,是公益撿跑正成為一種全市新風尚。這種社會自覺,是人與自然和諧共生觀念扎根心田的生動注腳。生態文明的種子也只有在人心扎根發芽,綠美惠州生態建設才具有最可持續的動力。
人不負青山,青山定不負人。生態環境保護是“國之大者”,生態文明建設關乎中華民族永續發展。更多惠州人從自身做起,不僅在全國生態日,更要常年常態,大力支持環保、主動參與環保,讓全民生態文明自覺意識不斷增強,惠州的天將更藍、地將更綠、水將更清,惠州的生活將更愜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