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破行規!首只“不賺錢不收管理費”理財產品面市

        “看來,投資理財也要開始打破‘鐵飯碗’了。”因為有管理費、托管費、認購費等,所以不管基民賺不賺錢,基金公司都旱澇保收。現在,挑戰這一模式的銀行理財產品出現了。近日,招銀理財發行一只權益類理財產品,在產品設計、投資比例、投資策略等方面和公募權益基金高度類似,最關鍵是這只產品在投資者不賺錢的時候就不收管理費,因而也被業內稱為“首只不賺錢不收費”理財產品。

        凈值低于1元不收管理費

        “打破理財界的費率傳統”,基金市場又起風云,一只“不賺錢不收管理費”的銀行理財產品引起市場關注。近日,招銀理財發售的“招卓價值精選”(下稱“招卓精選”)產品說明書顯示,當產品累計凈值低于1元時,將暫停收取固定投資管理費。

        根據公開信息,招卓價值精選為R5級(高風險)的權益類產品,募集對象為個人投資者和機構投資者,采取開放式運作方式,80%~95%資金投資于權益資產,其余資金主要投資固定收益資產,特點接近股票型基金。從運作方式來看,招卓精選為開放式凈值型產品,每個開放日9:00~15:00均可申贖,不過成立后有6個月封閉期,在2023年11月30日之前的開放日只能申購不可贖回。從產品特征上來看,完全可以跟開放式基金類比。而在理財計劃費用一欄,該產品明確收取固定投資管理費,費率為每年1.50%,但如果當日累計凈值低于1.00元(不含),管理人將從下一自然日起暫停收取固定投資管理費,直至產品累計凈值高于1.00元(含)后恢復收費。目前,該產品僅在母行招商銀行銷售。

        在此之前,也有部分理財產品采取讓利措施,比如在養老理財產品試點及個人養老金理財產品中,多數產品均有費率優惠,包括暫免贖回費、投資管理費率低至0.1%/年,或階段性優惠至0.05%/年等。但在普通權益類理財產品中,明確表示“破凈”不收管理費的尚屬首例。

        招銀理財回應稱,累積凈值低于1元不收管理費,對于首發認購的客戶來說,是負責的態度,可以增強客戶體驗。另外,該產品投資經理的投資風格比較穩健,擅長積小勝為大勝,該條款也是招銀理財對投資經理的信心。

        “這種收費方式打破了公募理財產品收取固定管理費的模式,是一種宣傳獲客方法,可以增強客戶體驗,同時也體現出理財公司對自身資管能力及未來權益類市場的信心。”融360數字科技研究院分析師劉銀平說。

        管理費“旱澇保收”遭投資者詬病

        買銀行理財和公募基金等投資理財產品的時候,投資者最常聽到的是認購費、贖回費,如今許多投資者在手機上買賣往往是免認購費的,如果持有時間夠長,還能免除贖回費,因此,一些投資者就認為,買基金“免費”,其實不然。基金在日常運作過程中潛藏著許多的“隱形費用”,它們不時常被提及,但確確實實讓投資者掏了腰包。

        所謂的“隱形費用”通常包括管理費、銷售服務費、托管費等,其中,管理費占大頭。在行業內,私募基金的管理費最高,基本按2%的標準收取,股票型基金大部分是1.5%,混合型、指數型、債券型基金在0.5%~1%之間,貨幣型基金最低,不高于0.33%。此次招商銀行APP理財產品專區“卷”的正是管理費。

        “相比認購費和贖回費,管理費很少被提及,但確確實實是投資者購買過程中的主要成本,只是這個成本被平攤在產品日常運行的凈值當中,所以投資者感覺不出來。”一家股份制銀行理財經理稱,“管理費這個概念很直白,投資者把錢買成理財或者基金產品,由基金經理代為打理,勢必要付給基金經理一筆管理費。”

        按基金業內行規,購買公募基金、銀行理財等產品,無論盈虧,都要付管理費,“基民虧錢基金公司賺錢”的現象一直存在且備受詬病。尤其是去年至今,市場不斷調整,不少資管產品大幅虧損,被套住的基民顯然不想從“浮虧”變成“實際虧損”,大部分選擇在煎熬中等回本,而管理人卻依舊可以穩定收取管理費。

        此次招卓精選不僅攪動了理財界的費率傳統,也引起了整個資管行業的關注。某業內人士表示,資管行業的商業模式本就該如此,將機構收入與投資收益掛鉤,尤其對于公募基金來說,可以遏制高位發基金、基民虧錢基金公司照樣賺錢等現象。另一方面,也有業內人士表示,權益類產品波動性明顯大于債券類產品,如果凈值跌破1元面值就暫停收取投資管理費,將不利于其培養研發力量以及長期投資。權益類產品一旦陷入了保衛凈值的思路,操作上會更加謹慎,往往會失去向上彈性。

        各種費用下降或成為大趨勢

        要注意的是,“破凈”暫停收取投資管理費并不意味該產品完全不收費。多位理財經理提示,此類R5級高風險產品收益浮動較大、不保本,雖然不賺錢不收固定管理費,但該產品的托管費率為0.08%/年。認購費方面,當認購金額小于100萬元時認購費率為1.2%;認購金額大于100萬元時認購費降低至1000元,相比低風險產品費率更高,建議謹慎選擇。

        劉銀平表示,權益類理財產品的風險高,適合風險承受能力較高且有一定投資經驗的投資者,購買此類產品需要關注資管機構的投研水平、過去同類產品的歷史業績、產品的收費標準等情況。

        當前,資管市場競爭激烈,公募基金、私募基金、券商資管、銀行理財等機構在同一賽道上比拼。在競爭日漸激烈趨勢下,近年來基金行業也出現過多種管理費模式創新。比如此前一度被市場贊賞的浮動管理費率,管理費與基金業績掛鉤,根據計提業績報酬、浮動管理費率、收取附加管理費這三種方式收取管理費。雖然因缺乏震蕩行情對沖機制等原因,這類基金后來沒有密集推出,但這些創新舉措,依然為基金行業降低管理費作出不可忽視的貢獻。

        “不賺錢不收管理費,相當于將管理費與產品盈虧直接掛鉤,對于投資者來說是一大利好。”我市一位股份理財經理認為,招銀理財這一做法固然有些突然,其實也是大勢所趨。“之前市場就在卷產品申贖費用,費率打折和‘0費率’時有出現,現在終于卷到管理費這塊了,就看有沒有其他理財子公司和基金公司跟進了。”

        在基金業高質量發展背景下,基金公司已在全面降低各項費率,包括申贖費、和交易費,以及近期被討論較多的交易傭金。其中,基金的申贖費用是當前降費的主要陣營。無論是基金直銷平臺還是銀行、券商或第三方互聯網平臺,時常都在推行各類費率打折活動。此前,平安銀行、招商銀行、中國銀行、建設銀行、微眾銀行等機構一度祭出了“費率打折”等利器。這意味著,在降費大趨勢下,基金公司的高質量發展要不斷提升盈利質量,為基民獲取持續超額收益。

        惠州日報記者劉乙端

      編輯:任己章
      上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