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河高速改擴建項目新澤西護欄生產速度刷新全省紀錄

        6月1日,在惠河高速改擴建項目T9標新澤西護欄預制場,機械手臂抓起鋼筋籠吊運至澆筑區,放入模具進行混凝土布料后,移動小車將其送進蒸汽艙,經數小時恒溫恒濕環境養護,一片護欄順利完成預制。

        這是該項目打造的新澤西護欄智慧生產線,單片護欄生產周期約6小時,每天可預制160片護欄,是目前全省產能效率最大、自動化程度最高的生產線。目前,項目兩側拼寬路基填筑、橋梁基礎等施工全面鋪開,正朝著啟動全線第一次交通轉換目標穩步推進。

        每日生產新澤西護欄480塊

        新澤西護欄是一種混凝土墻式板塊,常用于高速公路中央分隔帶,也用作高速公路改擴建過程中的臨時隔離墩,主要起分離車流、防撞阻斷的作用。在惠河高速改擴建項目建設過程中,需要新澤西護欄51126塊。

      生產中的新澤西護欄。

        項目負責人蘇高裕告訴記者,項目部在全線規劃建設了3個新澤西護欄預制場,采用全自動化的智慧環形生產線,施工工藝和產能品質得到大幅提升,按照日生產480塊的速度,3個多月就能完成項目護欄預制任務,生產規模和效率為省內第一。

        據介紹,該生產線包含鋼筋籠制作區、混凝土澆筑區、蒸汽養生區等六大功能區,各區域由軌道串連成一個環形整體,區域間配備了機械臂、擺渡車和移動小車,實現工序無縫銜接,從鋼筋籠到新澤西護欄成品,只需上車“走一圈”即可完成變身。

        該項目新澤西護欄生產線使用了多項微創新技術。比如,首次運用納米級脫模劑,最大程度降低拆模對護欄表面的影響,讓護欄外觀品質如“鏡面反光”;首次引入真空式吸盤,實現重達3.6噸的護欄快速脫模;應用大型混凝土振動臺,高頻率振搗可快速排除混凝土內氣泡,保證護欄內實外美。

        首次引入“方艙式”光伏蒸養

        “新澤西護欄生產效率與養生時間的長短直接相關,我們首次引入‘方艙式’光伏蒸養工藝,恒溫恒濕的養護環境能讓混凝土更快達到設計抗壓強度。”蘇高裕說。

        

      新澤西護欄生產速度刷新全省紀錄。

        傳統的新澤西護欄養生采用室外養護的方式,需人工灑水控溫,易受多種環境因素干擾,生產時間需十幾小時。該項目新澤西護欄生產線引入了4個蒸養方艙,可同時容納80片護欄,艙內安裝了蒸汽管道、溫度和濕度傳感器,由智能控制系統實時調節蒸汽量,不受外部天氣、環境對質量造成的影響,最快4小時可成型,相比傳統養護效率提升近3倍。

        同時,項目部引入空氣能、太陽能等清潔能源,在蒸養艙頂部布設光伏板,為護欄生產提供綠色電能,摒棄靠電力、燃煤加熱釋放蒸汽的養生方式,達到環保節能的目的。

        惠河高速改擴建項目是粵東北地區連接粵港澳大灣區的交通大動脈,全長約116.6公里,起于河源市東源縣,終于惠州市惠陽區,采用雙向八車道高速公路標準改擴建。項目建成后,將進一步加強粵港澳大灣區與江西省等中部地區聯系,推進深莞惠都市圈核心區與河源等地連接。

        惠報全媒體記者戴建 通訊員劉志浩

      編輯:小麗
      上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