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行”字樣不能隨便用

        4月19日,中國銀保監會發布關于“中國時間銀行”有關風險的提示,提醒消費者:銀保監會從未批準設立“中國時間銀行”,相關網站、社交平臺、APP等所稱“中國時間銀行”有關內容均為虛假消息,相關投資活動涉嫌違法犯罪,請公眾謹慎辨別,謹防上當受騙。

        最早出現的“時間銀行”,是指志愿者將參與公益服務的時間存進“時間銀行”,當自己遭遇困難時就可以從中支取“被服務時間”,后來被不法分子打著“時間銀行”的概念鉆了空子。今年年初,50多歲的王女士被朋友介紹了一款名為“時間銀行”APP,據稱該項目系“由國家民政部發起的互助養老模式,只要在線上充值一定時間幣就可以產生收益,時間幣還能一比一兌換成人民幣”。

        據悉,所謂“時間銀行”APP是“資金盤”的典型套路,通過不斷拉新人,以高額收益誘導用戶“投資”雇傭“志愿者”,吸納大量資金入盤,以此來發放所謂的“返利”,當無人加入時,此盤岌岌可危,很有可能崩盤跑路。

        近幾年類似“時間銀行”APP的騙局層出不窮,基本上都是“碰瓷”一些正規的合法機構、國家政策或知名企業。比如之前被揭露的“碳中和”項目、“一帶一路”項目和“中海油國際”項目等等,都是被不法分子利用新興概念、正規機構的名氣包裝出來的虛假金融項目,上當受騙的群體以中老年人居多。

        事實上,以“時間銀行”來命名也是違規的。銀保監會此次發布的風險提示同時提到,以“時間銀行”命名網站、APP、微信公眾號、自媒體賬號等行為,涉嫌違反《中華人民共和國商業銀行法》第十一條以及《中華人民共和國銀行業監督管理法》第十九條“未經國務院銀行業監督管理機構批準……任何單位不得在名稱中使用‘銀行’字樣”“未經國務院銀行業監督管理機構批準,任何單位或者個人不得設立銀行業金融機構或者從事銀行業金融機構的業務活動”的規定。

        惠州日報記者劉乙端

      編輯:任己章
      上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