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惠州高質量發展貢獻科技力量

      原標題:

        習近平總書記視察廣東重要講話重要指示精神在我市科技領域引發熱烈反響

        為惠州高質量發展貢獻科技力量

        習近平總書記在視察廣東時強調,實現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是中國式現代化建設的關鍵。要深入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加強區域創新體系建設,進一步提升自主創新能力,努力在突破關鍵核心技術難題上取得更大進展。要加強對中小企業創新支持,培育更多具有自主知識產權和核心競爭力的創新型企業。要強化企業主體地位,推進創新鏈產業鏈資金鏈人才鏈深度融合,不斷提高科技成果轉化和產業化水平,打造具有全球影響力的產業科技創新中心。要推進粵港澳大灣區人才高地建設,形成高端科創人才聚集效應。

        “總書記的重要講話,為實現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指明了前進方向、注入了強勁動力、提供了根本遵循,讓人倍受鼓舞、倍增干勁。”連日來,習近平總書記視察廣東重要講話、重要指示精神在我市科技領域引發熱烈反響。大家紛紛表示,要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重要指示精神,沿著總書記指引的方向奮勇前進;在大力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加快建設國家創新型城市進程中,堅持目標導向、堅定發展信心,不辱使命、勇于擔當,為惠州奮力打造廣東高質量發展新增長極、加快建設更加幸福國內一流城市貢獻科技力量。

        引入更多優質科普資源服務惠州

        “習近平總書記親臨廣東視察并發表重要講話,對實現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推進粵港澳大灣區人才高地建設等寄予厚望,讓大家歡欣鼓舞、倍感振奮。”市科協黨組書記易康表示,市科協系統將深刻領會習近平總書記關于科普和全民科學素質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不斷提升科普服務質量,推動全民科學素質行動落實落地,不斷深化科學普及和全民科學素質工作共建機制和動員體系,提升科普服務質量,完善科普工作平臺,加強科普隊伍建設,創新科普形式,大力打造多元協同、上下融合的科普格局;推動科普工作融入粵港澳大灣區建設,加強各節點城市資源共享,引入更多優質科普資源服務惠州。

        在開展科學普及工作中,我市將繼續做強做大“科技館‘雙進’活動”“科普大篷車‘六進’活動”“中科院老科學家科普報告會”“大學生科普義教活動”“科普游自由行”等科普品牌。推動惠州科技館服務提質增效,優化科技館展品展項,提升服務質量,充分發揮科普主陣地功能。

        “實現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青少年大有可為。”易康說,我市將不斷提升青少年科技教育水平,進一步提升市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青少年機器人競賽、青少年無人機競賽等品牌競賽活動的質量水平,推動教育“雙減”落地見效。優化拓展科技人才服務,建設完善“科技工作者之家”服務平臺,廣泛開展線上線下融合互動的建家活動。

        圍繞產業鏈部署創新鏈,全面推進新型研發機構建設,是實現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的重要抓手。惠州市綠色能源與新材料研究院執行院長董海峰說:“惠州綠能院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搶抓機遇、攻堅克難,努力突破化石能源領域變革性技術,解決‘卡脖子’技術難題。”今年是全面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的開局之年,該院將立足惠州,充分發揮自主創新能力,重點突破化石能源轉化效率和環境約束的“瓶頸”,開展從原創基礎研究、工程放大研究、科研成果轉化到收益反哺的全鏈條創新,輻射大灣區及全國化石能源產業,引領化石能源產業的綠色化、智能化和高端化發展,融入大灣區國際科創中心建設。

        其中,以需求為導向,聚焦重大能源、“卡脖子”產品、雙碳核心技術,變革過程研發及工程放大模式,促進成果轉移轉化及企業孵化;構建技術-平臺-人才三位一體發展模式,匯聚強大合力,積極提升創新整體效能,推進創新鏈產業鏈人才鏈深度融合;構建協同攻關新模式,聯合優勢科研力量,積極參與籌建綠色能源新材料工程化創新基地,加快新技術產業化進程。

        企業助力惠州智造走出國門

        加快實現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是推動高質量發展的必由之路,對企業發展尤為重要。“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講話,為我們企業發展提振了信心,增強了企業作為科技創新主體的動力。”廣東利元亨智能裝備股份有限公司監事會主席、研究院院長杜義賢介紹,作為惠州電池生產設備龍頭企業,近年來利元亨儲能產品生產裝備占比持續翻番。面對高質量發展的新形勢,該公司今年將堅持“技術立業、苦練內功”,專注智造、主動創新,緊緊圍繞“2+1”現代產業發展主攻方向,聚焦電子信息產業集群中新能源電池智能裝備制造板塊,在深耕鋰電池生產裝備的同時,進一步擴大研發光伏電池和燃料電池的智能化生產設備。

        記者了解到,利元亨研發制造的智能化裝備分別通過CE、NRTL等各種歐美國家標準的認證。截至去年底,在國內外知識產權方面布局超2818項,并參與了十余項國家標準、行業標準和團體標準的制定。目前,利元亨研發費用占比約11%,保持行業領先。今年,利元亨不斷向國際領域的研發、制造、機械零件加工和售后服務發力,持續推進產業鏈全球化布局,為惠州智造走出國門提供助力。

        惠州市富利源機械有限公司落戶惠陽平潭已經12年,這是一家集產品設計、科學研發、工廠制造、銷售貿易、售后服務于一體的現代化機械設備企業,也是目前中國最大的珍珠棉發泡整廠設備專業制造商之一。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實現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是中國式現代化建設的關鍵。”對此,該公司總經理蔣維認為,隨著國內外市場擴大,國內面臨一個重大考驗就是人工成本。企業用工成本逐年上升,這也意味著企業要提升自主創新能力,實現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需要向無人車間、自動化生產邁進。

        2021年,該公司在焊接車間投入新設備,實現了部分流程無人操作、自動焊接,這不僅提高了勞動效率,也避免了粉塵對工人的傷害。接下來,該公司在組裝領域也考慮用一部分機械手代替工人。按照計劃,今年該公司目標產值是1.5億元。“我們有獨立研發團隊,公司自主研發了自動收卷技術。”

        把創新作為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

        科技是第一生產力、人才是第一資源、創新是第一動力。加強科技人才隊伍建設,是實現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的重要保障。“習近平總書記在廣東考察時強調,實現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是中國式現代化建設的關鍵。我們科技工作者責任在肩,要承擔起我們的歷史使命,努力突破關鍵核心技術難題,為國家的發展建設貢獻自己的力量。”惠州視維新技術有限公司光學資深工程師桑永昌博士說,我國制造業從低水平勞動密集型向高水平技術密集型轉型升級的需求越發迫切。只有在高科技方面實現自主突破,才能夠進一步帶動我國的現代化建設。作為企業科研人員,要將創新作為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堅定不移走自主創新道路,努力實現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

        市農業農村綜合服務中心研究員劉鳳沂表示,作為農業科技工作者,將始終秉持“愛農”“為農”情懷,堅守“姓農”“強農”初心,緊緊圍繞農業產業發展的技術問題,如種業振興、植物保護、農業資源環境、數字農業、農產品質量安全和加工等領域,深入開展科技服務和技術培訓,加速農業科技成果轉化應用,全方位為農業農村現代化發展提供科技支撐,切實以科技創新賦能鄉村振興。

        統籌 惠州日報記者劉豪偉

        采寫 惠州日報記者李向英 歐陽成 謝菁菁 李芳娟 劉豪偉 特約通訊員王維國 通訊員陳麗凡

      編輯:小麗
      上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