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
我市建立村(社區)監督站,貼身監督當“探頭”
打通基層監督“最后一公里”
“這個‘三資’賬單有問題,多個商鋪租賃未經招投標程序,要向街道紀工委報告”“這個村集體經濟組織合同管理不規范,要向鎮紀委報告并督促清理整改”“村里一黨員長時間未參加黨支部的組織生活,需要重點關注”……對這些在日常工作中發現的問題,惠州市各村(社區)監督站都做到了及時上報并跟進處理。
聚焦村級小微權力運行。在市委的堅強領導下,市紀委監委牽頭,聯合多部門開展村(社區)監督站試點工作。經過近2年時間,從無到有、從理論到實踐,監督站已在惠州大地全面鋪開,全市1325個村(社區)1250個監督站建成運行。
村(社區)監督站站長和兼職監督員、信息員“走馬上任”,將視野集中在鄉村、社區等基層服務組織,當起村級監督“探頭”和“哨兵”,將監督觸角延伸至“最后一公里”,通過提前介入、貼身監督、抓早抓小,強化對村(社區)干部行事用權的監督。
監督站分片區對場所安全生產等情況進行監督檢查。
先試點后推廣
打造1250個群眾身邊的監督“哨所”
2022年8月12日,大亞灣開發區澳頭街道衙前村迎來“喜事”,村民們在村委會通過抽簽的方式“分房”,共享合作項目“秋谷海生活園”的發展成果。
當天現場除了村民朋友,還迎來幾位特殊“見證人”。衙前村監督站工作人員全程在場,從選房村民身份驗證、現場穩控、政策咨詢、抽簽分戶型、抽簽確定房號、房屋登記等各項環節開展監督,確保抽簽儀式全程公開、公平、公正。
像衙前村這樣的村級監督站,我市目前設立了1250個,配備了304名站長,選聘2327名兼職監督員和3580名信息員。他們作為廉政政策“宣傳員”、廉情信息“偵察員”、黨務政務“監督員”、問題線索“情報員”和情況反饋“聯絡員”駐扎村(社區)一線。
鄉村、社區是最基層的服務組織,村(社區)干部處在服務的第一線,是鄉村振興的“領頭人”,還是群眾身邊的“大管家”。他們實際掌控著村(社區)大量的資金、資產和資源,尤其是村(社區)黨組織書記、村(居)委會主任、集體經濟組織負責人“三個一肩挑”后,村(社區)干部能否依法依紀依規履職盡責,更是直接影響群眾的獲得感和黨在群眾中的形象。
為提高對村(社區)權力運行監督的有效性,市委嘗試設立村(社區)監督站。
2021年初,在借鑒先行地區經驗做法基礎上,市紀委監委綜合考量集體經濟總量、社會發展潛力、干部履職情況、村民利益沖突等核心特征指標,在全市選取四類8個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的鎮(街道)開展試點,探索創建具有惠州特色的村(社區)監督站。
2021年3月31日,市第一批87個村(社區)監督站正式掛牌運行。當時,村(社區)監督站是新生事物,是一項創新工作,全國沒有統一規定,也沒有現成的模板照搬。市紀委監委牽頭研究制定出臺了《關于進一步加強村(社區)干部監督的指導意見》和相關方案細則,從宏觀、中觀、微觀三個層面,對村(社區)監督站進行總體設計和規范。
村(社區)監督站按照“劃片分區”設站,推行“一村(社區)設一站、站長一管多”模式,在每個村(社區)設立一個監督站,一名站長同時兼管3至5個監督站。其中,經濟體量特別大、利益沖突凸顯的村(社區),單獨配備站長;常住人口特別少的“空心村”,按照地理、經濟、文化聯系緊密度設立綜合監督站,或者就近并入鄰村(社區)監督站。
“村(社區)監督站成立后,主要通過定期談話、列席會議、參與監督、收集廉情等方式,強化對村(社區)干部全天候、近距離、常態化的監督。”市紀委監委相關負責人說,以此實現對村(社區)公權力和公職人員、受委托從事管理人員的監督全覆蓋,從而有效推動監督職能向基層延伸。
經過近半年的試點和推廣,試點鎮(街道)形成經驗成果,為其他鄉鎮(街道)提供一看就懂、照著能做的具體操作指引。隨后,村(社區)監督站設立在全市鋪開。
如今,監督站的作用已經初步顯現,通過1250個群眾身邊的監督“哨所”建成運行,基層干部自覺接受監督、群眾積極參與監督的良好風氣正在逐步形成。
在2021年村級換屆前,全市紀檢監察機關收到涉及村組干部的檢舉控告量在全市總量中的占比持續處于40%以上。監督站設立后,2021年涉及村組干部的檢舉控告總數同比下降8%,在全市總量中的占比降到35%,實現數量和占比的“雙下降”。
監督站運行一年來,全市村(居)“一把手”問題線索數和立案查處數分別下降了33.8%和27.6%。數據折射出監督站通過真做、真管、真監督,能夠推動解決群眾急難愁盼問題,促進村組干部作風轉變。
監督站開展農村集體“三資”管理專項整治,查看相關臺賬資料。
展開精準監督
盯緊關鍵人關鍵事解決群眾急難愁盼
“學校門口設立家長等候區,以后接孩子更安全。”聽到回音后,學生家長連聲稱贊社區監督站“管用”。
在日常走訪中,惠城區橋西街道更樓下社區監督站收集到某小學部分學生家長反映:學校門口與馬路距離較小,緩沖區域不足,上學、放學時段人車混行現象嚴重。尤其在放學時,接送的家長、等候的學生都沒有一個相應的安全區域。
接到家長反映后,社區監督站主動與社區書記溝通。在與多方聯系后,共同制定安全方案,讓問題得到妥善解決。
這是惠州村(社區)監督站通過監督提升群眾幸福感的縮影。
在村(社區)監督站履行職責時,市紀委監委緊盯關鍵人、關鍵事,全面加強“三資”監管等,關注和解決“監督誰”“如何精準監督”和“如何以監督提升工作水平”等問題。
新一屆村(社區)“兩委”班子成員平均年齡40.6歲,比上屆下降2.4歲,88.8%的“兩委”班子均至少配備了一名35歲以下年輕干部,年富力強的“80后”成為主力軍;共有大專及以上學歷的班子成員5268名,比上屆增加2735名,占比從33.6%大幅提升至65%;共有女性班子成員2216名,比上屆增加323名。
這是2021年1月25日,我市完成全市村(社區)“兩委”換屆選舉后,8105名“兩委”干部的新“畫像”。這些干部也是村(社區)監督站的重點監督對象。
在全市村(社區)監督站建設工作現場推進會上,市紀委監委相關負責人指出,“換屆后,‘頭雁’隊伍優化,但‘一肩挑’后‘頭雁’的責任更大,能力素質要求更高,更要警惕廉政風險。”
數據顯示,2021年,全市被紀檢監察機關立案查處的村組干部共570人,其中“一肩挑”人員135人,占比23.7%;村(居)民小組長118人,占比20.7%。
同時,紀檢監察干部在查辦案件中發現基層一線黨員干部尤其是農村干部,違紀違法問題呈逐年上升趨勢,特別是在村企合作、“三舊”改造、弱勢群體保障等領域。村(居)民小組長是要重點關注的人群。全市近2萬名村級監督對象中,村(居)民小組長就有1.1萬名左右,他們手握大量資源。據市農業農村局統計,全市農村集體經濟組織資產總值中,村小組一級資產總值占比在50%以上。
博羅縣石壩鎮石壩村監督站在開展轄區村、小組“三資”賬目清查過程中,發現監督轄區內下坑村上棟小組對公賬戶出現異常的大額取現情況,且與村小組賬目開支記錄不相符,隨即將情況報告石壩鎮紀委。在鎮紀委的指導下,石壩村監督站工作人員采取核對村小組收支票據、向村小組干部了解等方式,發現上棟小組小組長陳某良涉嫌挪用村集體資金的嚴重問題,石壩鎮紀委立即對該問題立案審查。2022年8月,石壩鎮紀委給予陳某良留黨察看二年處分,責令其辭去村小組長職務,追繳回被挪用村集體資金。
在工作開展過程中,村(社區)監督站還嘗試用上“智慧大腦”。惠陽區新圩鎮村(社區)監督站充分利用“惠州市農村三資平臺”開展農村“三資”領域監督檢查。截至2022年11月中旬,全鎮129個集體經濟組織共清理805份合同,其中存在簽訂主體不適合、租期過長和租金偏低等問題的合同有78份。針對上述問題,新圩鎮紀委組織相關職能部門、各村(社區)財會人員、村(社區)監督站工作人員召開專題會議,研究討論對不規范合同的處置工作,防止集體利益受侵害。
“基層監督站成立后,不僅督促‘兩委’班子在陽光下用權,更為服務老百姓帶來了新思路。”市紀委監委相關負責人說,監督站緊盯群眾期盼,以實實在在的監督成效提升群眾獲得感和幸福感。
監督站工作人員走訪村委會。
完善運行機制
進一步規范村(社區)“小微”權力運行
“經專項監督,2022年37個未及時交賬的村小組已全部完成交賬報賬,村小組交賬報賬不及時問題得到有效整治。”這是惠東縣吉隆鎮開展村(社區)監督站工作的匯報中所提到的。這背后是多方聯合規范小微權力運行的結果。
打通基層監督“最后一公里”,需要凝聚各級各方力量。我市在村(組)干部日常權力監督中,提出不只是單靠鎮(街)紀委帶著監督站唱“獨角戲”,要探索建立健全黨委統一領導、各職能部門協同推進、紀檢監察機關督促查糾、監督站協助監督、群眾積極參與的工作體系。通過“1+X”協同監督模式,讓業務部門、管理部門、監督部門和基層群眾共同參與進來,切實提升監督工作質效。
惠東縣吉隆鎮的專項整治工作就整合了多方力量。惠東縣吉隆鎮的村(社區)監督站聯合財政所、農辦、綜治辦等部門集中開展當前村級監督存在突出問題的排查與整治工作,提出由財政所發出書面提醒函、監督站聯合財政所到各村召開專題會議、鎮紀委書記約談相關負責人“三步走”的方式開展專項監督。
在工作開展中,各監督站分別到6個村委組織村小組長召開專題會議,重點通報部分村小組交賬報賬不及時、清產核資工作進度滯后等問題。同時,開展“以案促改”和財務知識專題培訓,利用本鎮村干部因違反財經紀律受黨紀處分的案例開展警示教育,充分利用身邊事教育身邊人。
龍門縣則堅持問題導向,通過多種方式聯動監督、“貼身”監督,運用“縣紀委監委+監督站+相關職能部門”“鎮級紀委監察組+監督站”等多種形式,對營商環境、“庸懶散拖”、“三資”管理等落實情況深入監督,發現并解決群眾急難愁盼問題217件。自監督站運行以來,截至2022年12月底,入戶走訪群眾9036次,接待引導群眾來訪1868次,發現問題850個,協調督促解決問題760個,協助立案32件,進一步加強了對村級權力運行的有效監督。
此外,在村(社區)監督站運行過程中,市紀委監委還不斷通過培訓、總結等方式,改進、提升工作方法,打造村級監督“能手”,使基層監督體系從“有形覆蓋”向“有效覆蓋”轉變。
仲愷高新區惠環街道的村(社區)監督站建立“一查二報三規范”工作機制,從發現問題、督促整改、健全制度等環節入手,對5個村(社區)農村集體“三資”管理開展專項監督,通過查閱村務賬務,發現問題后及時上報,提出規范性工作建議并跟蹤督促落實整改,形成監督工作閉環。2022年以來,監督站共發現合同簽訂、津貼補貼發放不規范等問題20多個,通過發出《工作提醒函》進行反饋通報,逐條督促整改。
接下來,市紀委監委將全面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深入貫徹落實二十屆中央紀委二次全會、十三屆省紀委二次全會和十二屆市紀委三次全會部署,激活基層監督“神經末梢”,從強化人員管理、規范運行機制、完善培訓體系等方面發力,以規范促成效,充分發揮監督站“探頭”“前哨”作用,實現村級權力監督精準化、常態化,著力凈化基層政治生態。
文/圖 惠州日報記者袁暢 通訊員余雪春 李翠平 邱寧 張宏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