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8日,
《人民日報》兩篇重要稿件:
《擴增量,利用外資上臺階(堅定信心 開局起步)》
《幸福祥和過春節 文明風尚暖人心》
提到了惠州的外資項目建設
和新時代文明實踐志愿服務情況
一起來看看!
01
《人民日報》頭版重要位置報道了:
安姆科廣東惠州基地正在開足馬力生產,
一期年產值將達8億元。
擴增量,利用外資上臺階
(堅定信心 開局起步)
《人民日報》
(2023年01月28日 第01版)
新年伊始,外資企業加緊布局中國市場。
1月,在廣東省惠州市仲愷高新區,安姆科廣東惠州基地正在開足馬力生產。最近,總部位于瑞士蘇黎世的消費品包裝公司安姆科投資10億元建成的全球軟包裝樣板工廠正式投產,一期年產值將達8億元。
與此同時,位于江蘇省蘇州高鐵新城的中荷(蘇州)科技創新港項目現場繁忙有序,辦公塔樓里的配套設備正在抓緊施工安裝。未來這里將搭建起中荷兩國光電技術、生物醫藥、汽車高端零部件等多個領域的交流合作平臺,2023年有望正式投產啟用。
今年第一季度,美國3M公司將在安徽省合肥工廠建成一條熱失控屏障轉換生產線,生產的產品應用于電動汽車的電池系統,能有效提高電池熱管理性能。越來越多先進產品將裝備中國新能源汽車。
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二十大報告中指出:“推進高水平對外開放。”“合理縮減外資準入負面清單,依法保護外商投資權益,營造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一流營商環境。”
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指出:“更大力度促進外資穩存量、擴增量,培育國際經貿合作新增長點”。
外資企業是我國重要的市場主體,更大力度促進外資穩存量、擴增量,是我國擴大高水平對外開放的重要舉措,也是服務構建新發展格局的應有之義。
依托超大規模市場優勢,以國內大循環吸引全球資源要素,營造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一流營商環境,更加開放的中國不斷以自身新發展為世界提供新機遇,持續成為外資企業眼里的投資熱土。2022年,我國實際使用外資金額12326.8億元,按可比口徑同比增長6.3%,保持穩定增長。
穩中有增,引資量質齊升
作為我國開放程度最高、經濟活力最強的區域之一,粵港澳大灣區是觀察我國利用外資動向的窗口。
2022年12月21日,由粵港澳三地政府聯合舉辦的首屆粵港澳大灣區全球招商大會拉開帷幕,吸引了全球數百家企業,涉及先進制造、生物科技、新一代信息技術等產業領域,最終達成合作項目853個、投資總額2.5萬億元。
招商大會上,西門子能源宣布,西門子能源(深圳)有限公司正式注冊成立。“這幾年,我們見證了粵港澳大灣區打造‘國際一流灣區’的愿景正在從藍圖變為現實。”西門子能源全球高級副總裁姚振國說,“西門子能源將以開放務實的心態,創新合作模式,積極支持粵港澳大灣區的能源轉型。”
近年來,盡管外部環境紛繁復雜,但我國利用外資保持穩定增長。2022年,在2021年實際使用外資金額首次突破萬億元高基數基礎上,我國吸引外資實現穩中有增、量質齊升,保持穩中向好態勢——
引資結構不斷升級。2022年,高技術產業實際使用外資增長28.3%,占全國36.1%,較2021年提升7.1個百分點,其中電子及通信設備制造、科技成果轉化服務、信息服務分別增長56.8%、35%、21.3%。
“這說明我國產業轉型升級成效顯著,已形成與全球高技術產業發展相匹配的產業基礎和創新體系,在科技創新前沿領域、綠色經濟轉型、應對氣候變化國際合作、數字經濟發展等領域,跨國公司希望與中國企業共同成長,分享中國經濟轉型升級的紅利。”商務部研究院現代供應鏈研究所所長林夢分析道。
區域布局持續優化。2022年,我國中部、西部地區實際使用外資分別增長21.9%和14.1%,高于全國平均水平15.6個百分點和7.8個百分點。其中,山西、河南、廣西、陜西吸收外資分別增長229.6%、119.8%、49.1%、33.6%。
外資主要來源地投資意愿穩定。2022年,投資增幅較大的來源地有韓國、德國、英國,分別增長64.2%、52.9%、40.7%。歐盟、“一帶一路”沿線國家、東盟對華投資分別增長92.2%、17.2%、8.2%。
“《區域全面經濟伙伴關系協定》(RCEP)的生效為中日韓等RCEP成員國間進一步深化經貿合作提供了廣闊空間。”林夢認為,RCEP成員國間在貨物、服務、投資等領域高水平的便利化自由化政策措施,顯著提升了東亞區域經濟一體化水平,釋放了區域內貿易投資增長潛能。中國還將進一步加快推動與更多國家和地區商簽高水平自貿協定,這無疑有利于促進全球貿易投資增長。
韌性強勁,競爭優勢不減
近期,中國貿促會對160多家外資企業和外國商協會進行了調研。結果顯示,99.4%的受訪外資企業對2023年中國經濟發展前景更有信心。受訪外資企業普遍認為,中國經濟韌性強,在市場潛力、工業體系、基礎設施、營商環境等方面具有綜合競爭優勢。
生產要素齊備,產業鏈供應鏈安全穩定——
生產線上,一臺臺設備有序工作。位于四川省成都市雙流區西航港開發區的加德納航空成都全球旗艦工廠內,源源不斷生產出的飛機零部件將交付給空客等國內外知名飛機制造企業。
目前,加德納成都工廠已從加德納航空英國總部轉移了大量機翼零部件的制造技術、工藝方法。以飛機機翼部分零部件為例,目前可生產零件約400種,未來業務還有望從飛機零部件擴展到發動機零部件等領域。
“中國有廣闊的市場前景,現在我們飛機零部件的產品需求正在激增。我們將持續擴展在華業務,努力實現更好發展。”加德納航空(成都)有限公司總經理詹姆斯說,公司正和中國商飛公司就C919大飛機零部件供應進行合作商談。2022年以來,企業新購入了一批精密加工設備用來提高生產能力,2023年將繼續提高產能。
在許多外資企業眼里,中國有超大規模市場的需求優勢,有產業體系配套完善的供給優勢,既是重要的生產基地,也是不可錯過的目標銷售市場。
大門越開越大,中國機遇世界共享——
2022年10月,法國巴黎資產管理控股公司和農銀理財合資設立的法巴農銀理財有限責任公司獲批籌建,注冊資本金10億元人民幣,其中,法巴資管出資51%,農銀理財出資49%。
作為中國金融業對外開放的見證者和受益者,法巴資管亞太區董事總監韋歷山對未來發展充滿信心:“中國堅定不移擴大開放,不斷以中國新發展為世界提供新機遇。目前,中國是全球第二大資產管理市場,擁有廣闊的發展前景,我們將把多年來在全球資產管理方面積累的先進經驗、多元產品和風控理念帶到中國,為中國投資者帶來更加豐富、優質的產品和服務。”
2022年以來,我國實施新版外商投資準入負面清單,在金融、汽車等領域放寬市場準入,發布《鼓勵外商投資產業目錄(2022年版)》,擴大鼓勵外商投資范圍,制造業引資專項政策精準出臺,15條舉措推動利用外資高質量發展,有效穩定了外資企業發展預期,為外商投資提供了更加廣闊的發展空間。
堅持改革創新,開放平臺積極發揮作用——
2022年,國際旅游零售商巨頭DFS(環球免稅店)集團成功中標重慶機場國內有稅零售特許經營權,這是DFS在中國有稅零售市場的首次亮相。“不僅是DFS,我們還先后落地杜福瑞(DUFRY)等世界三大重量級旅游零售商,眾多國際優質品牌相繼落地,將有力提升重慶機場商業的國際化服務品質,助力重慶建設國際消費中心城市。”中新(重慶)機場商業管理有限公司相關負責人說。
DFS集團加速進入中國市場的背后,是中新(重慶)戰略性互聯互通示范項目的有序推進。“我們公司本身就是中新合作的成果,由重慶機場集團和新加坡樟宜機場(中國)有限公司共同組建,通過引入新加坡樟宜機場的先進經營理念,我們摸索出了適合自己發展的商業模式,正加快推動重慶機場商圈提檔升級。”該負責人表示。
21個自由貿易試驗區覆蓋東西南北中,政府間合作示范項目、綜合保稅區、經濟技術開發區加快改革創新……如今,我國各類開放平臺先行先試,陸續出臺貿易投資自由化便利化舉措,成為吸引外資新高地。
多措并舉,打造更優環境
今年如何更大力度吸引和利用外資?
商務部相關負責人表示,要堅決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堅持穩字當頭、穩中求進,圍繞穩存量、擴增量、提質量,多措并舉,不斷提高利用外資的質量和水平。
商務部新聞發言人束玨婷表示,要合理縮減外資準入負面清單,加大現代服務業開放力度。加大自貿試驗區、自由貿易港、服務業擴大開放示范試點、國家級經開區等開放平臺先行先試力度,加快試點經驗復制推廣。推動利用外資實現穩存量、擴增量,我們有信心。
持續擴大開放,進一步放寬準入門檻。
近日,商務部印發沈陽市、南京市、杭州市、武漢市、廣州市、成都市等6個城市服務業擴大開放綜合試點總體方案。此前,我國已在北京、天津、上海、海南、重慶等5省市開展試點,在產業開放發展、貿易投資自由化便利化、體制機制改革等領域開展探索試點,形成8批43項經驗案例向全國推廣,2022年1—11月,上述5省市服務業吸收外資476.9億美元,占全國的36.8%,同比增長10.2%。
優化營商環境,落實外資企業國民待遇。
“為吸引外資入駐,廣東推出了一系列政策利好,包括外資獎補政策、跨國公司總部政策、外資研發中心支持政策、自貿試驗區專項支持政策等。截至目前,廣東累計支持符合條件的外資項目(企業)超過200個,兌現獎勵資金超35億元人民幣,撬動實際外資超過100億美元。”廣東省商務廳副廳長趙青表示,為吸引外資,廣東編制了《廣東省戰略性產業集群招商地圖》,外資企業可對照了解、重點投資。
“扎實做好利用外資的各項工作,要牢牢抓住改善營商環境這個牛鼻子。”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副主任隆國強表示,國際投資者全球布局,在一定程度上是對各個國家營商環境投票。要加快構建國內統一大市場,破除地方保護主義和行業壁壘,落實好外資企業國民待遇,保障外資企業依法平等參與政府采購、招投標和標準制定,加大知識產權和外商投資合法權益的保護力度。
加強服務力度,提升貿易投資便利度。
2022年以來,四川深入實施“外商投資服務專項行動”,以線下、線上方式召開政企座談會188場,協調、回應、解決外資企業問題訴求590余條,促成德國梅塞爾、美國艾默生等213個外資項目在川增資,增資額占合同外資比例達到52%。四川省經合局外資處處長林麗表示,2023年,四川將加大服務保障力度,為外商來川開展投資貿易活動創造更加便利的條件,促成一批標志性項目落地。
中國貿促會新聞發言人楊帆表示,貿促會將加強與跨國公司、外國商協會常態化聯系,辦好外資企業座談會,加強與相關部門、地方政府合作,組織更多政策宣講會、政企對話會,加強政策解讀和精準滴灌。
新征程上,堅持推進高水平對外開放,穩步擴大規則、規制、管理、標準等制度型開放。營造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一流營商環境,定能讓更多投資者分享中國的發展紅利,使外資在推動中國經濟發展中發揮更加積極的作用。
02
《人民日報》第四版報道了:
春節期間,
惠州市安排了系列文明實踐活動,
號召市民做文明風尚的傳播者與踐行者。
各地積極開展新時代文明實踐志愿服務——
幸福祥和過春節 文明風尚暖人心
《人民日報》
(2023年01月28日 第04版)
連日來,全國各地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積極開展特色濃郁、豐富多彩、年味十足的志愿服務活動:“百姓名嘴”生動宣講黨的二十大精神、志愿者深入社區送醫送藥、文藝工作者獻上精彩演出……眾多貼心、暖心、溫馨的志愿服務活動為新春佳節營造了幸福祥和的節日氛圍。
把黨的二十大精神送到基層
1月22日,大年初一,“志愿服務送關愛 文明實踐樹新風 奮進新征程文藝晚會”在廣東省臺山市舉辦。《我們都是追夢人》《我們的新時代》《灣區之春》等節目展現了臺山人愛國愛鄉、勇于拼搏的風貌,讓現場觀眾產生共鳴。晚會邀請了新時代文明實踐品牌項目“書記講堂”“快樂社區”“僑鄉紅廚娘”的代表現場講述臺山發展的豐碩成果,分享臺山人民奮斗的動人故事。臺城街道桂水村黨支部書記余偉強說:“2023年臺山迎春花市吸引了不少市民到我們桂水村參觀、買花,村民的收入提高了,村集體經濟收入也提高了。未來我們將堅持黨建引領,大力發展鄉村振興各項事業,切實提高村民們的收入。”
據悉,自2022年11月初以來,廣東省依托全省2.8萬個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推出一系列學習宣傳教育活動,深入基層開展分眾化、互動化宣講,推動黨的二十大精神落地生根。
近日,江西省上饒市萬年縣選派22名紅色講師,組成紅色講師團到各鄉鎮新時代文明實踐所(站)開展理論宣講。萬年縣新時代文明實踐促進中心主任朱文鵬說,春節期間返鄉群眾很多,我們抓住這個時機,深入鄉鎮開展宣講,解答群眾關心的問題,很受群眾歡迎。
山東省梁山縣邀請宣講員、百姓名嘴、理論達人,在“理響梁山·空中理論課堂”欄目擔任主播,以《黨的二十大報告學習輔導百問》為主要內容,開啟冒熱氣、沾泥土、接地氣的宣講活動。
陜西省子長市采取“宣講+文藝”的志愿服務方式,把舞臺搭到群眾家門口,變“固定講臺”為“流動舞臺”,用說書、民歌、快板等群眾喜聞樂見的形式,宣講黨的二十大精神,目前已宣講120余場。
把黨的關愛送到群眾身邊
“這大冷天的,謝謝你們還記掛著我。”1月23日,家住山東省青島市即墨區通濟街道蔡家村的村民王竹英激動地對醫生趙廣良說。王竹英已是85歲高齡,常年自己居住。春節期間,“敲門醫生”趙廣良和轄區“家庭醫生”志愿服務隊的志愿者定期到王竹英家中為其做健康監測,并重點為老人講解如何做好居家防護。
據了解,即墨區通濟街道依托新時代文明實踐所(站)成立“家庭醫生”志愿服務隊,積極開展“敲門醫生”關愛行動,2022年以來為轄區老年人進行健康義診、居家服務共計600余次。為更好保障老年人度過一個幸福祥和的春節,“家庭醫生”志愿服務隊為老年人開展免費上門服務,了解老人身體健康狀況,滿足多層次、多樣化的居家養老服務需求。
北京市海淀區策劃推出新時代文明實踐“社區互助小藍箱”項目,天津市東麗區華新街道在各新時代文明實踐所(站)設立“共享藥箱”……春節期間,各地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針對群眾就醫用藥等需求,以新時代文明實踐所(站)為依托,設立“共享藥箱”,動員轄區居民積極捐獻多余藥品,形成互幫互助的良好風尚。
“感謝村里的‘共享藥箱’,讓我們能第一時間取到藥物。”青島市即墨區藍村街道稻香村村民姜顯壽說。姜顯壽的父親因感染新冠病毒,在除夕當天下午發起了高燒,而家中的退燒藥被較早感染的老伴服用完,此時周邊的藥店因為過節的緣故停止營業。就在心急如焚之時,姜顯壽想到了村里新時代文明實踐站的“共享藥箱”。“小藥箱里的藥品很齊全,我第一時間領到了藥,真的太及時了。”姜顯壽說。
助力構建平安和諧社會
針對春節期間婚慶等活動增多、交通安全隱患增加等情況,各地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積極開展宣傳工作和志愿服務,大力倡導文明新風,助力構建平安和諧社會。
江蘇省徐州市賈汪區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開展“文明集市”暨春節大聯歡活動,集中設置“新春送福”“便民服務”“法律咨詢”“健康義診”等志愿服務攤位,同時開展“文明婚慶”等宣傳宣講活動。1月16日舉辦的首場“文明集市”吸引了大量市民,其中“廢舊電池換圖書”等活動受到歡迎,市民們帶著廢舊電池前來兌換,用實際行動參與綠色環保,響應全民閱讀,助力文明新風尚。
春節期間,廣東省惠州市安排了系列文明實踐活動,推出“三蘇”家風家訓專題講座及展覽、“閱讀點亮童年”親子故事會等志愿服務,著力推動移風易俗,引導群眾自覺反對鋪張浪費、大操大辦等不良習俗,倡導文明交通、文明旅游、文明觀影等,號召市民做文明風尚的傳播者與踐行者。
江西省鷹潭市交通街道龍源社區新時代文明實踐站開展“破除陳規陋習 推進移風易俗”主題宣傳活動,引導居民自覺抵制大操大辦、鋪張浪費、互相攀比之風。
內蒙古自治區巴彥淖爾市臨河區開展平安過節志愿服務,組織交通安全志愿者開展安全運輸宣傳、安全知識教育等志愿服務。四川省西昌市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舉辦“幸福西昌春運暖程”文明實踐志愿服務活動,組織志愿者在各交通場站為返鄉群眾提供信息咨詢、文明勸導、行李搬運等志愿服務,并發放交通安全、防詐騙知識等宣傳資料,助力營造平安和諧的社會氛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