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全球影響力!億緯鋰能年內將建成全面研發機構

      原標題

      惠州千億級新能源電池產業集群再添強勁創新引擎

      億緯鋰能年內將建成圍繞電化學能源體系的全面研發機構,總部研發中心將成為具有全球影響力的電化學能源研究基地

        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加強企業主導的產學研深度融合,強化目標導向,提高科技成果轉化和產業化水平。歲末年初,我市千億級新能源電池產業集群建設再添一重大研發創新平臺——億緯鋰能總部研發中心在惠州正式落成。

        據悉,億緯鋰能總部研發中心是具有全球影響力的電化學能源研究基地。預計到2023年底,該公司將構建一個圍繞電化學能源體系的全面研發機構。億緯鋰能總部研發中心的落成,也是市委市政府、仲愷高新區與億緯鋰能深化戰略合作,打造千億級新能源電池產業集群的一項階段性成果,對完善我市新能源產業鏈、提升產業競爭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研發人員在實驗室工作。

        平臺建設

        億緯鋰能總部研發中心設五大研究院

        “2022年底,我們總部研發中心投入使用,我們所有研發人員都倍感振奮!”說起總部研發中心,億緯鋰能動力電池研究院副院長黃河分外激動,“總部研發中心建設了一條行業先進的中試線,每天能生產6000多顆電池,可以為我們的研發工作提供更強有力的支撐。”

        黃河進一步介紹,一個新產品的研發周期大約是兩年,要經過A樣B樣的測試,期間大約要生產幾千只電池進行測試驗證(電芯大小對應數量不一樣)。同時需要交付幾十萬只電池給客戶用于客戶的研發驗證。“以前,實驗室每天只能生產幾百顆動力電池。現在有了總部研發中心的實驗樓,制樣能力升級到每日幾千只,能大大提高我們的樣品交付能力。”黃河說。

        據介紹,億緯鋰能總部研發中心投入建設資金達到20余億元,建筑面積14.5萬平方米。中心內設動力電池研究院、電池系統研究院,內設電性能測試中心、安全測試中心、研發實驗室等,覆蓋圓柱電池、方形電池、模組、BMS、儲能系統等產品的精密檢測和分析。

        “億緯鋰能在惠州投資建設的總部研發中心是具有全球影響力的電化學能源研究基地,符合市場需求及人類可持續發展的要求。”在落成儀式上,億緯鋰能董事長劉金成博士介紹,站在新能源發展的歷史時刻,億緯鋰能建設了動力電池研究院、電池系統研究院、中央研究院、鋰電池研究院、鋰離子電池研究院五大研究院,同時也在裝備材料、移動能源技術等方面設立了多個研究所。預計到2023年底,億緯鋰能將構建一個圍繞電化學能源體系的全面研發機構。


      億緯鋰能總部研發中心鳥瞰(資料圖)。

        累計申請國家專利超過5870項

        億緯鋰能總部研發中心的落成,是億緯鋰能科技創新能力的集中體現,是該公司堅持科技創新、持續保持行業領先的重要成果之一。隨著億緯鋰能總部研發中心的建成,億緯鋰能的研究院面積已超過23萬平方米,可從硬件到軟件全面支撐億緯鋰能研發能力的多元化,并將為市場帶來更多擁有自主知識產權以及有核心競爭力的新技術、新工藝與新產品,助力億緯鋰能構筑國際領先的競爭力。

        據統計,截至2022年12月31日,億緯鋰能擁有19個電池研究所和19個大型研發實驗室,超過950臺高精密儀器,已累計申請國家專利超過5870項,其中獲得4項中國專利優秀獎,參與國家級項目17個,參與制定行業標準超過90個。

        與此同時,億緯鋰能先后獲批建設“博士后科研工作站”“鋰電池關鍵技術與材料國家地方聯合工程研究中心”“國家認定企業技術中心”等,并與武漢大學等高等院校、以色列StoreDot等技術公司,就新材料、前研技術等建立廣泛合作關系。

        “億緯鋰能希望面向世界、面向未來,全力打造創造力最強的鋰電池企業,為國家、民族、人類可持續發展作出億緯人的貢獻。”劉金成說。

        人才支撐

        擁有3100余名研發工程師,碩博人才占比超50%

        人才是科技創新的動力之源。劉金成在接受媒體采訪時就曾以“一切都是人做出來的”總結評價人才的重要性。因此,自成立之日起,億緯鋰能就努力營造高質量引才留才環境,現已建立起完善的人才成長培養體系、全面的人才激勵分享機制、優質的人才工作生活環境,為企業長足發展夯實人才之基。

        在億緯鋰能,不同層級的人才都能找到屬于自己的成長、成就路徑。惠州億緯鋰能股份有限公司組織發展中心總監張清剛博士告訴記者,該公司擁有銷售、研發、制造和職能四大職族,共有1700余類崗位可供員工選擇。而每類職族,都擁有專業技術路線和管理路線雙通道,員工可根據自身能力和理想進行選擇。

        比如工程師,除了走主管、經理的管理崗位晉升路線,還可以走“專家”路線。工程師可通過完成“專家項目”獲得積分,進而獲得對應的專家津貼、待遇。

        圓柱電池事業部田經理,是億緯鋰能第一位“三星專家”。他2018年入職億緯鋰能,成為一名工程師。在億緯鋰能,他積極參加學習培訓提升自己,主動攻堅克難解決技術難題,參與完成了多項“專家項目”。今年6月,他的積分達到公司三星標準,成為億緯鋰能第一位“三星專家”。

        據介紹,根據“專家項目”制度,個人累積達到一定的積分,就能晉升為不同星級的專家。目前,億緯鋰能已有近400名星級專家。

        憑借出色的工作能力,田經理的管理職務也持續晉升,從工程師到主管,而今已是經理。

        為了幫助員工提升自己,實現個人成長、晉升,億緯鋰能還根據公司發展戰略與人才規劃的需求,成立了研修院,著重分類培養當前各類緊缺人才,包括總經理、廠長、項目經理、高級技師、儲備干部等,打造學習型企業,致力培養一流人才。2022年上半年,億緯鋰能研修院開展了八大學院的教學,以及各專項培訓,總共完成約3萬課時的培訓活動。

        “豐富的崗位類型、企業的快速發展,帶給員工更多晉升的機會、更廣闊的職業前景,讓億緯鋰能越來越具有人才吸引力。”張清剛說,截至2022年12月31日,億緯鋰能擁有集材料、電化學、結構設計和電子電路設計等跨學科綜合研發工程師3100多名,其中碩博占比超過50%。


      億緯鋰能總部研發中心在惠州正式落成。

        動力電池裝機量位列全球前十名

        在強大的人才實力支撐下,億緯鋰能持續保持行業領先。在上月的落成儀式上,億緯鋰能就發布了大圓柱電池、“π”電池系統、鋰金屬二次電池、固態及鈉離子電池、氫能技術的新技術新產品等一系列新產品、新技術,充分展現了自己國際領先的競爭力。

        據中國化學與物理電源行業協會統計,2022年,億緯鋰能鋰亞電池市占率全球第一,鋰原電池銷售額及出口額連續6年穩居國內第一;根據SNE Research統計,億緯鋰能2022年1月到11月動力電池裝機量位列全球前十。

        大圓柱電池也贏得國內外優質客戶支持,2022年4月億緯鋰能子公司億緯動力收到成都大運汽車集團有限公司的供應商定點通知書;2022年9月,億緯鋰能子公司億緯動力收到德國寶馬集團的定點信。

        在廣東省工商業聯合會(總商會)上月中旬發布的“2022廣東省民營企業100強”系列榜單中,億緯鋰能榮登“2022廣東民營企業100強榜單”,位列第80名;上榜“2022廣東省制造業民營企業100強榜單”,位列第42名。

        “億緯鋰能投資并建設世界一流研發中心,未來將繼續秉承‘創新發展、追求卓越’的理念,構建世界一流研發平臺,在技術上支撐世界一流鋰電池企業的發展。”劉金成說。

        文/圖 惠州日報記者林麗娟 魏怡蘭 通訊員張曼平 楊定霞

      編輯:任己章